对赌进入第二个月,苏锦的改革初见成效,成本确实在下降。然而,沈放并未坐以待毙。
这日清晨,将军府门外聚集了一群商户,个个面色不善。
“苏姑娘,您这是要把我们往死路上逼啊!”布商王老三率先开口,“昨日沈公子那边放出话来,说有友商愿意以我们一半的价格供货,还说我们这些老商户就知道坐地起价,欺负将军府!”
苏锦眉头微皱,这沈放果然不是省油的灯。她正要开口,油商李四却抢先道:“更过分的是,外头都在传,说将军府的'抠门政策'是要把我们这些手艺人往绝路上逼,说什么'抠门伤工匠,将军府不仁'!”
“就是!”铁匠张五附和道,“我家那小子昨儿个回来就问我,是不是真的要饿肚子了。这话传得,好像我们马上就要关门大吉似的!”
苏锦听完,不禁莞尔一笑:“诸位莫急,且听我说。沈公子这招确实高明,砸价与舆论双管齐下,不过——”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这是砸价不砸质,咱们先过抽检门再说话!”
陆在行适时端来茶水,苏锦接过茶杯,慢条斯理地说道:“诸位可知,那些'友商'的货色如何?”
“这...”众商户面面相觑。
苏锦放下茶杯,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昨日我已派人去查看了那些'低价货',结果如何,诸位且看。”
她将纸张展开,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数据:“布料:经线密度不足标准七成,染色不匀,水洗后严重褪色;铁器:含碳量过高,韧性不足,易断裂;油脂:掺杂杂质,燃点偏低,有异味...”
“这些货色,别说用在军中,就是寻常百姓家也不敢用。”苏锦合上纸张,“沈公子这是想用次品来证明咱们的价格高,可他忘了一点——”
她站起身,声音清脆:“砸价容易砸质难,想要过我们的抽检门,先把质量关过了再说!”
王老三恍然大悟:“苏姑娘的意思是...”
“很简单。”苏锦拍拍手,刘德二立刻端来一个托盘,上面放着几样物品,“从今日起,所有供货商的货品,都要先过我们的抽检关。不达标的,一律退货,还要扣除检验费用。”
她拿起托盘上的一块布料:“这是按我们标准制作的布料,诸位看看手感、色泽、密度。”
众人传看一圈,纷纷点头称赞。
苏锦又拿起一块明显粗糙的布料:“这是那些'友商'的货色。诸位觉得,哪个更适合做军服?”
对比之下,高下立判。
“可是苏姑娘,”李四担忧道,“万一那些人真的降价,咱们怎么办?”
苏锦笑道:“降价?他们敢降,我们就敢收。不过——”
她从袖中又掏出一张纸:“这是我新拟的《保底质保条款》。凡是供货给将军府的,都要签署这个条款。”
“什么条款?”众人好奇。
苏锦清了清嗓子:“第一,所有货品必须达到我们的质量标准,不达标的一律退货并扣除检验费;第二,供货商要提供质量保证金,金额为货款的两成;第三,如果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供货商要承担三倍赔偿;第四,连续三次不达标的供货商,将被列入黑名单,三年内不得参与将军府采购。”
众商户听完,倒吸一口凉气。
“这...这条款是不是太严了?”张五小心翼翼地问。
苏锦摇摇头:“不严。诸位想想,如果你们的货品质量过硬,这些条款对你们有什么影响吗?反而是那些想要以次充好的人,才会害怕这些条款。”
她站起身,环视众人:“我苏锦向来说话算数。只要诸位的货品质量达标,价格公道,我保证将军府的订单不会少给你们一分。但如果有人想要浑水摸鱼,以次充好,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王老三率先表态:“苏姑娘说得对!我们老老实实做生意的,不怕这些条款!”
其他商户也纷纷点头赞同。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声。众人回头一看,只见沈放带着几个人走了过来,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
“苏姑娘,听说你在这里开什么'质量大会'?”沈放拱手道,“在下也来凑个热闹。”
苏锦淡淡一笑:“沈公子来得正好。我正要宣布新的采购规则,你也听听,免得以后说我们不公平。”
沈放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哦?什么规则?”
苏锦将《保底质保条款》递给他:“请过目。”
沈放接过一看,脸色顿时变了。这条款简直是为他的“低价策略”量身定制的陷阱!
“苏姑娘,这条款是不是太苛刻了?”沈放强作镇定,“商场如战场,哪有这么多条条框框的?”
苏锦笑道:“沈公子此言差矣。正因为商场如战场,所以更要有规则。没有规则的战场,那叫混战,不叫商战。”
她指着条款说道:“这些规则,对所有供货商都是一样的。沈公子如果觉得苛刻,那说明心里有鬼。如果问心无愧,这些条款反而是对诚信商户的保护。”
沈放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苏锦趁热打铁:“沈公子刚才不是说有友商愿意以一半价格供货吗?那就让他们来试试,看看能不能过我们的抽检关。”
她转向众商户:“诸位也听到了,有人要以一半价格供货。如果他们的货品质量能达标,我苏锦绝不食言,立刻与他们签约。但如果达不到标准...”
苏锦的声音突然变得严厉:“那就是欺骗将军府,欺骗军中将士,这样的人,我们绝不姑息!”
众商户齐声叫好,沈放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这时,刘德二突然开口:“苏姑娘,要不咱们现场验货?我这就去把那些'友商'的货品拿来,当着大家的面检验一下?”
苏锦眼睛一亮:“好主意!刘德二,你去把昨天收集的样品都拿来。”
不一会儿,刘德二抱着一大堆东西回来了。苏锦当众展示那些“低价货”的质量问题,从布料的密度到铁器的韧性,从油脂的纯度到木材的干燥度,一一对比分析。
在场的商户们看得目瞪口呆,这些“低价货”的质量确实惨不忍睹。
“诸位看到了吧?”苏锦总结道,“一分价钱一分货,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想要用次品来冲击市场,最终害的还是自己的信誉。”
沈放知道今天是败了,但他并不甘心:“苏姑娘,你这套理论听起来不错,但实际操作起来,恐怕没那么简单。市面上的货品良莠不齐,你能保证每一批都能检验出来吗?”
苏锦胸有成竹地说:“这个沈公子不用担心。我已经制定了详细的检验流程和标准,还会培训专门的检验人员。而且,我们还会建立供货商档案,记录每一次的供货质量,形成信用评级。”
她顿了顿,看向沈放:“沈公子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参与我们的供货体系。只要质量达标,价格公道,我们欢迎任何有诚意的合作伙伴。”
沈放深深地看了苏锦一眼,拱手道:“苏姑娘果然厉害,在下佩服。不过,这场对赌还没结束,咱们走着瞧。”
说完,他带着人离开了。
众商户看着沈放离去的背影,纷纷松了一口气。
王老三感慨道:“苏姑娘,您这一招真是高明!既保护了我们这些诚信商户,又堵住了那些想要浑水摸鱼的人的路。”
苏锦笑道:“这叫以制度管人,以规则治市。只要规则公平透明,大家都按规则办事,市场自然就会良性发展。”
陆在行在一旁点头赞许:“小姐这一手,既化解了危机,又立了规矩,实在是高明。”
苏锦收起条款,对众人说道:“诸位回去后,可以仔细研究一下这个条款。有什么意见或建议,随时可以来找我商量。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公平、透明、高效的供货体系,让大家都能在这个体系中获益。”
众商户纷纷表示赞同,带着满意的心情离开了。
目送众人离去,苏锦转身对陆在行说道:“陆伯,你觉得沈放还会有什么招数?”
陆在行沉思片刻:“沈公子这人不简单,今天吃了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不过小姐这一招确实厉害,以质量为标准,以制度为准绳,他想要钻空子就难了。”
苏锦点点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倒要看看,他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