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轮艰苦谈判,大山药业与华兴资本最终签署了战略投资协议。华兴资本以可观估值注资,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并派驻了一位财务总监参与管理。资金到位那天,公司上下欢欣鼓舞,仿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然而,张大山还来不及品尝喜悦,就已经感受到了资本的重量。华兴资本派驻的财务总监姓吴,是一位精于数字、对现金流和利润率有着苛刻要求的资深人士。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审核所有预算,并对周明提出的“技术研发投入”和“追溯系统二期建设”项目提出了质疑。
“张总,周总,”吴总监在第一次经营分析会上,指着ppt上的数据说,“根据对赌协议,我们未来三年的复合增长率必须达到30%以上。目前公司的利润空间主要来自成本控制和部分高端订单。周总提出的新厂区扩建和研发投入,投资巨大,回报周期长,会严重拖累短期业绩。我建议暂缓这些长期项目,集中资源用于市场扩张和营销投入,快速做大规模和营收。”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让周明皱紧了眉头。李秀云也忍不住开口:“吴总监,我理解业绩压力。但大山药业的根本在于技术和品质。新厂区是为了满足欧盟Gmp标准,进军国际市场的必要投入;研发和追溯系统是我们的护城河。如果为了短期业绩放弃这些,无异于饮鸩止渴。”
“李总,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吴总监推了推眼镜,语气不容置疑,“资本市场看的是数字,是增长率。如果不能完成对赌,华兴有权要求回购股份,甚至触发更严厉的条款。到时候,别说未来了,公司能不能活下去都是问题。”
会议陷入了僵局。张大山坐在主位,面色凝重。他理解吴总监的压力,也对对赌协议的风险心知肚明。但他更深知,如果放弃技术和品质的投入,大山药业就会沦为一家普通的、靠价格和营销驱动的药企,最终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迷失自我,失去安身立命的根本。
“吴总监的意见很重要,业绩压力我们必须正视。”张大山缓缓开口,打破了沉默,“但秀云和周总说的也有道理,技术和品质是我们的命脉,不能动摇。我的想法是,不能简单取舍,而要寻找平衡。”
他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新厂区建设可以分阶段进行,第一期先满足最迫切的产能升级和欧盟认证需求,控制投资额度。研发投入方面,区分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基础研究保持必要投入,应用开发则更紧密地对接市场需求,追求快速转化。市场费用要花,但要花在刀刃上,重点投向能树立品牌形象、带来优质客户的高端渠道和学术推广。”
他看向吴总监和周明:“请吴总监牵头,重新做一份更精细的财务预算和现金流规划,确保在满足对赌底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支持技术投入。周总和技术团队,也要拿出更具体的项目计划和效益分析,证明投入的必要性和潜在回报。我们需要用更专业、更数据化的方式,来管理这种平衡。”
这个方案虽然没有完全满足任何一方,但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框架。吴总监和周明都表示会有细化方案。
然而,战略层面的分歧刚刚找到调和的可能性,一场新的风暴又悄然而至。
这天,张大山收到了一封来自省知识产权局的公函,以及一份法院的传票。“华东药业”以“紫丹参”品种权归属存在争议为由,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声称大山药业申请的专利涉嫌侵权!
诉状中,“华东药业”搬出了几位所谓的“业内专家”证词,含糊地指控“紫丹参”的育种基础材料来源不明,可能利用了某些“公有领域”的资源,质疑大山药业独占品种权的合法性。
这明显是一起蓄谋已久的、旨在打击大山药业核心资产的恶意诉讼!一旦对方得逞,不仅“紫丹参”这颗摇钱树可能不保,大山药业的品牌信誉也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无耻!”李秀云看到法律文件后,气得脸色发白,“他们这是眼看市场竞争不过,就开始耍流氓!”
张大山紧紧攥着传票,眼神冰冷。他知道,这又是一场硬仗,一场比价格战、渠道战更残酷的法律战。“华东药业”及其背后的资本,正在用各种手段,多维度地围剿大山药业。
资本的压力、战略的分歧、外加突如其来的法律诉讼……张大山的肩头,仿佛压上了千斤重担。他深吸一口气,对李秀云说:“秀云,别慌。你立刻组织研发中心和法务部,把所有关于‘紫丹参’选育过程的原始记录、实验数据、鉴定报告全部整理好,越详细越好!我们要用铁一般的事实,迎战这场官司!”
他走到窗前,看着楼下。资本的注入带来了发展动力,也带来了业绩的枷锁;对手的打击从市场蔓延到了法庭。他明白,从现在起,每一场战斗,都不再是简单的商业较量,而是涉及资本、法律、技术、舆论的全面战争。
他拿起电话,接通了郑先生的号码。这一次,他需要的不仅是管理咨询,还有顶尖的知识产权法律资源和应对复杂商业诉讼的战略建议。
资本的重量,法律的刀刃,同时落在了他的肩上。他必须挺住,为了这片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基业,也为了那些信任他、跟随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