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脉泉的泛蓝水光突然开始剧烈波动,原本稳定的灵气突然变得紊乱,泉底甚至泛起细碎的暗红——这是灵脉阴阳失衡的征兆。守渊族老者急得直跺脚,手中的石杖不断敲击泉边的符文,却只能勉强稳住波动,无法彻底平复:“蚀灵王的黑石碎片还残留在泉底!之前没清理干净,现在正干扰灵脉阴阳的平衡,再这样下去,灵脉泉会彻底枯竭!”
陆行川立刻上前,镇渊杖的蓝光探入泉中,果然感应到几缕微弱却顽固的蚀灵气息,正缠绕在灵脉泉的核心——那是维持阴阳平衡的关键所在,一旦被污染,整个大荒的灵脉都会出现连锁反应。“需要三族和守渊族合力,一边清理蚀灵碎片,一边稳固灵脉核心。”他迅速做出判断,目光扫过身边的同伴,“守渊族熟悉灵脉泉的古法,负责引导灵气流动;羽族用风雷灵光驱散泉面的紊乱;蚀骨族的骨符能封印蚀灵碎片,防止扩散;人族和我一起潜入泉底,清理核心处的碎片!”
“我也去!”小阿木举起灵脉哨子,暖光已与灵脉泉的水光产生共鸣,“哨子能感应到碎片的位置,还能护住你们的灵脉,防止被残留的蚀灵伤到!”
陆行川点头,没再拒绝——小阿木的哨子对灵脉的敏感度远超常人,有他在,清理碎片会更顺利。众人立刻分工:守渊族老者带领族人在泉边布下古法符文阵,淡金色的光纹顺着泉沿蔓延,渐渐稳住泉底的波动;林风带着羽族射手搭弓,风雷灵光汇聚成一道光网,笼罩在泉面上,将紊乱的灵气牢牢锁住;老巫医则将十枚骨符掷入泉中,骨符在水中化作黑光点,精准围住几处蚀灵碎片的藏身之处。
“可以下去了!”守渊族老者大喊,符文阵的金光突然变强,在泉底开辟出一条安全通道。陆行川握紧镇渊杖,小阿木紧随其后,两人顺着通道潜入泉底——水下的能见度极低,只有镇渊杖的蓝光和哨子的暖光交织出一片微光,照亮了前方的灵脉核心。
核心是一枚拳头大小的莹白晶石,周围缠绕着三缕暗红的蚀灵碎片,碎片不断撞击晶石,试图污染它。“小心!碎片有腐蚀性!”陆行川提醒道,镇渊杖的蓝光化作利刃,轻轻挑起一缕碎片——碎片刚离开核心,就被老巫医的骨符黑光瞬间封印,化作一缕青烟消散。
可就在清理第二缕碎片时,碎片突然爆发出一阵红光,朝着小阿木的哨子扑来——它竟想吞噬哨子的暖光!小阿木反应极快,哨音陡然拔高,暖光形成一道屏障,将碎片弹开。陆行川趁机上前,蓝光彻底包裹碎片,将其从核心上剥离,交给泉边的老巫医封印。
最后一缕碎片最为顽固,它紧紧缠在晶石上,像是与核心融为一体。陆行川的灵脉暗伤突然传来刺痛,在水下维持蓝光本就消耗巨大,此刻更是感到力不从心。“陆队长,用灵核的力量!”小阿木突然喊道,哨子的暖光牵引着一缕莹白灵光从上方传来——是阿渊将灵核的灵光通过镇渊杖传递下来!
灵光注入蓝光,瞬间变得无比锐利,陆行川咬紧牙关,将蓝光刺向最后一缕碎片。碎片发出刺耳的尖鸣,最终被蓝光剥离,化作飞灰消散。灵脉泉的水光终于恢复稳定,泛蓝的灵气顺着泉沿的符文阵蔓延,与周围的灵脉纹路重新连接,形成一道柔和的光带。
陆行川带着小阿木浮出水面,两人都有些虚弱,却难掩脸上的笑意。守渊族老者走上前,将一枚刻有灵脉泉纹路的石佩递给陆行川:“这是守渊族的‘衡灵佩’,能感应灵脉阴阳的平衡,以后你就是三族与守渊族的‘灵脉协调者’,若再有失衡,佩身会发出预警。”
陆行川接过石佩,佩身的微凉触感传来,与镇渊杖的蓝光隐隐共鸣。他看向众人,心里有了新的想法:“灵脉平衡需要长期维护,不如我们建立‘灵脉巡查盟约’——三族和守渊族各出五人,组成巡查队,每月轮流巡查灵枢洞、灵脉泉、废灵渊这三处关键地点,一旦发现异常,立刻用共契令通知所有人。”
“我同意!”羽族叔公率先响应,“羽族的射手擅长远程探查,适合负责高空灵脉的巡查。”
“蚀骨族的骨符能预警蚀灵,我们负责地面的符文维护。”老巫医补充道。
守渊族老者也点头:“守渊族熟悉灵脉泉的古法,会定期调节阴阳,确保泉脉稳定。”
当天下午,四族的巡查队就在灵脉泉边正式成立。陆行川将衡灵佩交给巡查队队长,又将镇渊杖的蓝光注入巡查队的令牌——令牌上的四族符号瞬间亮起,象征着四族同心守护灵脉的承诺。小阿木看着这一幕,灵脉哨子的暖光与令牌的灵光交织,在空中形成一道小小的彩虹,引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返程时,陆行川骑着马走在队伍最前,衡灵佩在腰间轻轻晃动,镇渊杖的蓝光与远处灵脉谷的灵光遥相呼应。他回头望去,守渊族的灵脉泉泛着柔和的蓝光,废灵渊的灰雾已淡了许多,灵枢洞的方向传来隐约的灵核共鸣——这一切,都在诉说着大荒灵脉的新生。
他知道,守护灵脉的路没有终点,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危机,但只要四族同心,只要镇渊杖还在,只要还有像小阿木、阿渊、林风这样愿意并肩作战的同伴,他就有信心守住这片土地的灵气,让大荒的每一寸灵脉,永远安宁,永远明亮。
灵脉谷的守灵铃再次响起,这次的铃音穿过山林,越过泉脉,传到废灵渊的深处,也传到了每一个守护灵脉的人心中——那是希望的声音,是同心的声音,更是属于大荒灵脉永远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