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子谷仓的一侧,一个旧拌桶斜靠着,周围洒落着些许谷粒和灰尘,仿佛一位迟暮的老者,静静诉说着往昔乡村收获时节的繁忙与故事。拌桶呈四方形,由厚实的木板拼接而成,桶身较高,四角用铁钉钉合加固,岁月的侵蚀让木板颜色暗沉,部分地方出现了裂缝,铁钉钉头也锈迹斑斑。桶的内壁因长期与稻谷摩擦,变得光滑,还残留着淡淡的谷香。
陆延路过谷仓,目光被这个旧拌桶吸引。他走上前,轻轻抚摸着桶身,粗糙的触感带着历史的厚重,思绪一下子回到了过去。“这个旧拌桶,以前在秋收时可是重要的工具,承载了好多乡村收获的喜悦与忙碌。”陆延的眼神中满是怀念,往昔秋收的场景如画卷般在脑海中展开。
小时候,每到稻谷成熟,村里的人们便忙碌起来。大人们将收割好的稻谷挑到拌桶旁,双手握住稻穗,用力地在拌桶的内壁上摔打。稻谷粒纷纷落下,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仿佛是丰收的乐章。陆延和小伙伴们在一旁帮忙捡拾掉落的谷粒,看着拌桶里的稻谷逐渐增多,心中充满了喜悦。
拌桶不仅是脱粒的工具,还承载着孩子们的欢乐。有时候,孩子们会趁着大人们休息的间隙,在拌桶里玩耍。他们在桶里你追我赶,模仿着大人劳作的样子,笑声在谷仓旁回荡。陆延还记得,自己有一次在拌桶里玩耍时不小心摔倒,膝盖擦破了皮,但他顾不上疼痛,又继续和小伙伴们玩了起来。
陆延还记得,有一年秋收,村里组织了一场脱粒比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稻谷脱粒干净。各家各户都派出代表,拿着自家的稻谷来到拌桶前。比赛开始,大人们熟练地挥动着稻穗,拌桶里的稻谷粒快速增多。最终,陆延的父亲凭借着娴熟的技巧赢得了比赛,大家纷纷围过来祝贺,那一刻,这个旧拌桶仿佛也成为了荣耀的象征。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现代化的脱粒设备走进了乡村,旧拌桶渐渐被闲置在谷仓旁。但每当陆延看到它,那些充满欢声笑语和丰收喜悦的场景就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这个旧拌桶,见证了村子里的丰收忙碌,也见证了乡村孩子们的欢乐童年。”陆延感慨地说道。这时,你也走了过来,点头说道:“是啊,它承载着乡村的收获记忆,是我们对过去乡村生活的美好怀念。”
陆延和你商量着如何让这个旧马桶在新时代发挥新的价值。或许可以对它进行修复,将其改造成一个独特的景观容器,种上一些花草,放在村子的休闲广场上,为村子增添一份别样的景致;或许可以把它捐赠给村子的民俗博物馆,配上关于乡村传统脱粒方式的介绍和图片,让后人了解过去乡村的农业生产场景。谷仓旁,微风轻轻拂过,旧拌桶在陆延和你的注视下,仿佛又有了新的意义,将继续在岁月中见证乡村的变迁,传承那份独特的乡村收获文化与童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