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20日晚上,在台灯的光晕下,陕重集团的财务报表铺满了桌面。秦宇轩摘掉眼镜,用力按压着鼻梁,试图驱散连日奔波带来的疲惫,但更深的凝重却从心底升起。
材料比他预想的还要触目惊心。
近三年来,陕重集团的营收连续下滑,利润率已逼近盈亏平衡点,而资产负债率却逐年攀升,像个不断膨胀的气球,随时可能炸裂。最让他眉头紧锁的,是几个异常扎眼的科目。
“其他应收款”余额巨大,且账龄多在三年以上,对方单位多是些名不见经传的贸易公司或关联企业,款项性质含糊地标注为“往来款”或“预付款”。
“管理费用”居高不下,尤其是“业务招待费”和“会议费”,金额远超同规模企业的正常水平。细看明细,许多开销的审批流程看似完备,却透着一股刻意的规整,反而显得可疑。
他的红笔在“研发投入”一栏重重划了一道。与高昂的管理费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研发投入占比低得可怜,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王建军口中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看来这“米”并未用在刀刃上。
“小李。”秦宇轩抬起头,看向一直在外间待命的秘书。
“省长,您吩咐。”小李立刻应声而入。
“两件事。”秦宇轩的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第一,以办公厅名义,发一个非正式的调研通知给省审计厅,请他们近期对省属重点国企,尤其是重工领域的企业,进行一次专项审计摸底,重点是往来款项和成本费用。注意,范围可以广一些,不要只盯着陕重一家。”
小李心领神会,这是避免打草惊蛇,也是为后续可能的大动作做准备。“明白。”
“第二,”秦宇轩指尖点了点桌上的报表,“通过一些非官方渠道,了解一下‘荣鼎贸易’、‘鑫发工贸’这几家公司的背景,特别是它们与陕重集团的历史业务往来。要谨慎。”
“好的,我记下了。”小李迅速在本子上记录,心头微凛。省长这是从宏观调研,直接切入了微观侦查,矛头已然指向了水面下的冰山。
小李离开后,秦宇轩再次将目光投向窗外。城市的霓虹无法完全照亮所有角落,正如这厚厚的报表,能反映问题,却未必能揭示全部真相。陕重集团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市场、技术、资金这些表面因素,其内部管理的混乱,甚至可能存在的蛀虫,才是真正致命的痼疾。
钱胜利那句意味深长的“年轻有为”,此刻回想起来,更像是一种隔岸观火的试探,甚至可能是一种有恃无恐的挑衅。这位在国资系统深耕多年的老主任,对陕重集团乃至更多省属国企的真实状况,究竟了解多少?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第二天一早,秦宇轩刚在办公室坐下,小李就送来了初步反馈。
“审计厅那边已经安排下去了,会尽快启动。关于那几家公司……”小李压低了些声音,“初步了解,都是注册资本不高、办公地点偏僻的小公司,但近几年与陕重集团的业务往来金额却不小。有消息说,‘荣鼎贸易’的实际控制人,可能和王董的妻弟有些关联。”
秦宇轩目光一凝。果然,水比想象的要深。
“省长,今天下午省政府党组有个例会,议题包括讨论下一阶段重点改革任务。”小李提醒道。
“嗯,我知道了。”秦宇轩点点头。这将是他第一次在省级层面正式提出自己的施政思路,必须抓住机会。
下午的党组会议上,省长赵劲松主持议题。在讨论到工业经济和国企改革时,他目光转向秦宇轩:“宇轩同志刚到任,这段时间也密集调研了,谈谈你的看法?”
与会者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钱胜利端起茶杯,低头吹着浮沫,看似随意,耳朵却微微竖起。
秦宇轩没有绕弯子,他结合调研所见和数据支撑,清晰指出了陕东省工业结构偏重、国企活力不足、创新能力薄弱等关键问题,语气沉稳,数据翔实。
“……因此,我认为,当前破局的关键,在于选取一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国企作为试点,率先打响改革攻坚战。一方面,帮助企业解决眼前的生存危机,盘活存量;另一方面,更要着眼于长远,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重塑核心竞争力,为全省国企改革蹚出一条路子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会场,最后落在赵劲松省长脸上:“我建议,可以将陕东重型机械集团,作为首个试点单位。”
话音落下,会议室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宇轩同志的思路很清晰,问题抓得也准。”赵劲松省长缓缓开口,表示了原则上的支持,“改革确实需要突破口。陕重集团是老牌国企,包袱重,问题多,如果能在这里取得突破,意义重大。不过,具体改革方案必须审慎周密,要充分估计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力。”
这时,钱胜利放下茶杯,笑了笑开口了:“秦省长的想法很有魄力啊。陕重集团的情况确实比较典型,作为试点有代表性。不过,这家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多,牵涉面广,改革一动,必然触动利益,恐怕会引起一些不稳定因素。我的意见是,方案可以酝酿,但启动不妨稍缓一缓,多做些铺垫工作,等条件更成熟些再推动,可能更稳妥。”
一番话,看似从大局出发,考虑周全,实则充满了拖延和否定的意味。
秦宇轩面色不变,平静回应:“胜利同志的顾虑有道理。改革必然会触及矛盾,但不能因为怕碰矛盾就裹足不前。越是困难,越需要拿出魄力。我们可以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深入企业,制定详细方案,确保改革在法治轨道和稳定前提下推进。‘等靠要’,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两人的目光在空气中短暂交锋,虽未激烈争论,但其中的分量,在场众人都能感受得到。
赵劲松省长最后拍了板:“既然有共识要改,也有决心要试,那就行动起来。宇轩同志牵头,国资委、工信厅配合,尽快拿出一个陕重集团改革试点的初步方案,上会讨论。”
散会后,秦宇轩回到办公室。他知道,今天的会议只是吹响了号角,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钱胜利的态度,已然说明了改革不会一帆风顺。
他站在窗边,再次眺望远方连绵的秦岭。山峦叠嶂,看似沉默,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改革之路亦如翻越崇山峻岭,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毅。
就在这时,小李敲门进来,脸色有些严肃:“省长,刚接到消息,陕重集团有一部分退休职工,因为医保报销和养老金的问题,正在厂区门口聚集,情绪比较激动。王建军董事长那边已经赶去处理了,但情况似乎有点棘手。”
秦宇轩猛地转过身。
问题,从来不会等你准备好才出现。改革的序幕,往往就是在这样的突发矛盾中,被强行拉开。
“备车,”他没有任何犹豫,“去陕重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