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初四年七月,烈日炙烤着燕山南麓的青河谷地。武泽苍亲率的两万北上援军,正沿着蜿蜒的河谷向北行进。士兵们的铠甲在阳光下闪着银光,汗水浸透了他们的战袍,但每个人的眼中都燃烧着坚定的火焰——他们是去抗击蛮夷,保卫家园的。
“报!”一骑斥候飞驰而来,在武泽苍面前勒马急停,“前方二十里发现大军,看旗号是大皇子殿下的平叛军!”
武泽苍眉头微皱,他没想到会在这里与皇兄相遇。他抬手示意全军停止前进,银甲白袍在微风中轻扬。
“全军戒备,依地形列阵!”武泽苍的声音沉着冷静,不见丝毫慌乱。
安国军迅速行动,以令人惊讶的效率在河谷两侧占据有利地形。这些新兵在武泽苍和赵铁鹰数月来的严格训练下,已初具精锐之姿。
不多时,南方烟尘滚滚,三万平叛军如铁流般涌至青河谷地。大皇子武泽宏金甲红袍,跨坐一匹枣红骏马,在亲兵簇拥下来到阵前。他目光如炬,直视对面军阵中的武泽苍。
“四弟,你好大的胆子!”武泽宏声如洪钟,在河谷间回荡,“抗命不遵,私自带兵北上,莫非真要造反不成?”
武泽苍策马出阵,神色平静如常:“皇兄误会了。弟北上只为抗击蛮夷,保疆卫土,何来造反之说?若皇兄真心为国,何不与我合力抗蛮?”
武泽宏冷笑一声,手中马鞭直指武泽苍:“巧言令色!蛮夷之患不过是疥癣之疾,你违抗皇命才是心腹大患!今日就让你知道抗命的下场!”
说罢,他挥旗下令:“全军进攻!生擒武泽苍者,赏千金,封万户侯!”
战鼓擂响,三万平叛军如潮水般涌来。马蹄声震天动地,刀枪映日生寒。面对人数占优的敌军,安国军士兵不禁有些紧张,许多人握兵器的手心渗出汗水。
“按计划行事!”武泽苍冷静下令,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周围将士听得清清楚楚。
令旗挥动,安国军迅速变阵。前排士兵突然向两侧撤开,露出后面数百辆特制的“铁刺车”——这是鲁师傅根据武泽苍的构思设计的防御车,车身覆有铁皮,车前和两侧布满长达三尺的尖刺,可有效阻挡骑兵冲击。
平叛军骑兵冲锋正猛,猝不及防间纷纷撞上铁刺车。战马悲鸣,骑士惨叫,前排骑兵人仰马翻,后续部队收势不及,自相践踏,乱成一团。
“弓弩手,放!”赵铁鹰一声令下,隐藏在阵中的弓弩手齐射,箭雨如蝗,遮天蔽日,射倒大批敌军。
武泽宏在后方高台上观战,见状大怒:“步兵上前!冲破这些破烂!”
号角声中,平叛军步兵方阵踏着整齐步伐向前推进。这些士兵训练有素,盾牌并举,组成一道移动的城墙,稳步向安国军阵地压来。
就在双方即将短兵相接之际,安国军阵中突然抛出无数陶罐,划过天空,落在敌群中碎裂,流出黑色粘稠液体——这是武泽苍命人紧急从当地油田提炼的火油。
“放火箭!”赵铁鹰再次下令。
无数火箭射入敌阵,触及火油的瞬间,顿时燃起一片火海。平叛军士兵陷入烈焰包围,惨叫声不绝于耳,阵型大乱。
更让平叛军心惊胆战的是,安国军阵中突然响起震天鼓声,伴随着各种古怪的号角声和金属撞击声——这是武泽苍借鉴现代心理战的理念,用各种声响扰乱敌军心智。
“妖法!这是妖法!”平叛军中有人惊呼,恐惧如瘟疫般蔓延,军心大乱。
武泽苍看准时机,长剑出鞘,直指敌阵:“全军反击!为了家园,为了大武!”
安国军如猛虎下山,冲入混乱的敌阵。令人惊讶的是,他们以十人小队为单位,彼此配合默契,运用各种简单却有效的合击战术。长枪手阻敌,刀盾手近战,弓弩手远程支援,打得平叛军节节败退。
赵铁鹰一马当先,率领精锐骑兵直插敌军心脏。他手中长枪如龙,所向披靡,连续挑落数名敌将。平叛军虽人数占优,但指挥失灵,士气低落,已呈败象。
武泽宏在高台上看得目瞪口呆,他从未见过如此战法。身边的谋士急忙劝道:“殿下,形势不利,暂且退兵再图后计啊!”
“不!我不信!”武泽宏咬牙切齿,“我三万精锐岂会败给这些乌合之众!”
然而战场的现实是残酷的。安国军越战越勇,而平叛军已经开始出现溃逃。一些士兵丢弃兵器,向后逃跑,引发更大范围的溃散。
激战半日,平叛军终于全线崩溃。武泽宏在亲兵护卫下,狼狈南逃,连帅旗都丢弃不顾。
“停止追击,清点战场,救治伤员!”武泽苍下令道,目光扫过硝烟弥漫的战场,眼中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沉重。
战后清点,安国军以少胜多,歼敌八千,俘虏万余,自身伤亡不到两千。此战震惊天下,安国军威名远扬。
武泽苍没有庆祝胜利,而是立即前往战俘营。营中,被俘的平叛军士兵惴惴不安,以为难逃一死。他们中许多人带伤,衣衫褴褛,面色惶恐。
“速派军医为伤者治疗,分发食物饮水。”武泽苍对部下吩咐道,随即走向俘虏们聚集的地方。
被俘士兵见这位银甲白袍的王爷走来,纷纷低下头,不敢直视。他们想象中的羞辱和杀戮却没有到来。
“诸位将士!”武泽苍站在一处高地上,声音洪亮却带着温和,“我知道你们都是奉命行事,本无过错。如今蛮夷破关,肆虐北疆,屠戮我大武百姓。身为军人,保家卫国才是我们的天职,而不是兄弟相残!”
他指着北方,语气沉痛:“在那里,蛮夷的铁蹄正在践踏我们的土地,残杀我们的同胞。你们都有父母妻儿,难道愿意看到他们遭蛮夷蹂躏吗?”
俘虏中有人低头抽泣,显然被说中了心事。一个年轻士兵突然抬头喊道:“王爷,我的家人就在北疆!我不知道蛮夷已经破关,大皇子殿下说只是来平定叛乱的!”
武泽苍目光扫过众人:“我愿意给你们选择的机会。愿意随我北上抗蛮的,我武泽苍欢迎,一视同仁;想要回家的,发放路费,绝不阻拦。”他郑重承诺,“但请记住:今日我们放过彼此,为的是明日能共同抵御外侮!”
这番话语深深打动了被俘将士。当下就有七千余人愿意加入安国军,共同抗蛮。其余三千人领了路费返乡,必将武泽苍的仁德传播四方。
整编完成后,武泽苍继续北上。沿途又收编多股义军和溃散的边军残部。这些部队大多是被蛮夷打散的正规军或自发组织的民军,武泽苍来者不拒,只要愿意抗蛮,一律收编。
至八月初,北上援军已扩充至五万之众,声势浩大。武泽苍严明军纪,对所有部队一视同仁,很快获得新附各军的拥戴。
这日,大军行至燕云交界处的石门关,忽见前方烟尘大作,一支部队仓皇南逃。
“是边军!”赵铁鹰眼尖,指着远处溃逃的士兵,“看样子是吃了败仗。”
武泽苍立即下令列阵迎敌,同时派斥候探查。不久斥候回报:前方溃败的是云州守军,蛮夷大军正在追击。
“准备作战!”武泽苍毫不犹豫,“绝不能让蛮夷再南下!”
片刻后,果然见大批蛮夷骑兵追杀而来。这些蛮兵身材魁梧,披发纹身,骑着草原矮马,挥舞弯刀,呼啸而至。被追杀的边军见前方有大军列阵,如同看到救星,纷纷奔来。
“开门接纳友军!”武泽苍下令,“弓弩手准备!骑兵两翼包抄!”
蛮夷骑兵见前方突然出现大军,急忙勒马。但为时已晚,安国军弓弩齐发,箭如雨下,射倒前排蛮兵;同时两侧骑兵杀出,切断蛮夷退路。
武泽苍亲率中军突击,直取蛮夷主帅。新附的各军见王爷如此英勇,大受鼓舞,奋勇杀敌。
蛮夷本以为追击残兵易如反掌,不料遇到精锐大军,顿时大乱。激战两个时辰,蛮夷大败,丢下数千尸体北逃。
战后,武泽苍收容溃败的边军,从一位重伤的老将军口中得知云州已经失守,守将战死。蛮夷主力正在围攻最后的要塞——燕州。
“王爷,燕州若失,整个燕云防线将彻底崩溃。”老将军泣不成声,“蛮夷就能长驱直入中原了啊!”
武泽苍扶起老将军:“老将军放心,我等既来,必不让蛮夷得逞!”
他立即召集众将议事:“燕州危急,必须速往救援。但蛮夷势大,不可力敌,当智取。”
根据情报,蛮夷主力围攻燕州,后勤基地设在百里外的黑风谷。武泽苍定下计策:主力佯攻燕州,吸引蛮夷注意;同时派精兵奇袭黑风谷,断其粮草。
赵铁鹰主动请缨:“末将愿往黑风谷!”
武泽苍点头:“给你八千精兵,务必成功!”又对众将道,“其余各部随我进军燕州,但不可强攻,以牵制为主。”
三日后,武泽苍率主力抵达燕州外围。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惊——燕州城外,蛮夷营帐连绵数里,攻城器械高耸如林。城墙上硝烟弥漫,显然战事激烈。
蛮夷见援军到来,分兵迎战。两军对峙,每日小规模交锋,互有胜负。武泽苍故意示弱,诱使蛮夷主力不断出营作战,为赵铁鹰的奇袭创造机会。
meanwhile,赵铁鹰率精兵迂回至黑风谷。他选择夜间行动,士兵口含枚,马蹄裹布,悄无声息地接近蛮夷粮草大营。
“将军,守军约有两千,主要防守谷口,两侧山坡守备薄弱。”侦察兵回报。
赵铁鹰仔细观察地形,制定战术:“一队从正面佯攻,二队三队从两侧山坡潜入,直取粮草囤积处。”
深夜子时,行动开始。正面佯攻吸引守军注意,两侧精锐悄无声息地解决哨兵,潜入谷中。很快,粮草囤积处火起,随即火势蔓延,整个山谷陷入一片火海。
蛮夷守军惊慌失措,赵铁鹰趁势发动总攻,大破守军,焚毁全部粮草辎重。火光冲天,百里可见。
围攻燕州的蛮夷见后勤被毁,军心大乱。武泽苍趁机发动总攻,与城内守军里应外合,大败蛮夷。
燕州解围。守军开城迎接援军,百姓箪食壶浆,感激涕零。城中街道两旁,跪满了感谢的百姓,许多人泣不成声。
“王爷及时来援,救了我等性命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捧着碗清水,跪献武泽苍。
武泽苍下马接过水碗,一饮而尽:“老人家请起。保家卫国本是我辈职责,何谢之有?”
他在城中巡视,见百姓虽然面带饥色,但眼中已有希望之光。燕州守将李毅在守城战中身负重伤,卧榻相见。
“王爷,蛮夷虽暂退,但其主力未损,必会卷土重来。”李毅气息微弱却仍心系战事,“而且...朝中似乎有人不愿见北疆安宁...”
武泽苍眉头紧锁:“将军放心养伤,北疆之事,我自有主张。”
至此,武泽苍北上援军已规模空前,声威远震。更重要的是,通过连续胜利,安国军积累了与蛮夷作战的宝贵经验,各军之间也磨合得更加默契。
武泽苍在燕州重整防务,安置难民,同时派人联络各地残军,共同抗蛮。越来越多的边军和义军前来投奔,北上援军进一步壮大。
然而武泽苍明白,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蛮夷主力未损,必将反扑;而大皇子败退后,也绝不会善罢甘休。南北夹击之势,依然严峻。
“我们必须尽快彻底击溃蛮夷,才能回师南下,应对其他威胁。”武泽苍对众将道,“下一步,直捣蛮夷王庭!”
众将震惊。蛮夷王庭远在漠北,深入草原作战,风险极大。
但武泽苍意志坚定:“唯有彻底摧毁蛮夷的战争潜力,才能永绝后患。否则他们年年南下,边患永无宁日。”
经过周密准备,武泽苍亲率五万大军,北出边关,深入漠北,直扑蛮夷王庭。一场决定北疆命运的大战,即将展开。
而在南方,大皇子武泽宏败退回营后,羞愤交加,一病不起。二皇子武泽宽得知消息,趁机加大攻势,兄弟相争愈演愈烈。李自成也加速扩张,与张献忠爆发大规模冲突,中原乱局进一步升级。
乱世之中,武泽苍以抗蛮大义凝聚人心,势力迅速壮大。潜龙在渊,终将腾空。北疆的战火,只是他走向更大舞台的开始。
夜幕降临,武泽苍独自站在燕州城头,望向北方无边的黑暗。他知道,前面的路充满艰难险阻,但为了家国天下,他必须前行。
“王爷,夜深露重,请回营休息吧。”赵铁鹰不知何时来到身后。
武泽苍没有回头,只是轻声问道:“铁鹰,你说我们真能彻底解决边患吗?”
赵铁鹰沉默片刻,坚定回答:“末将不知,但末将相信,只要跟随王爷,必能还天下一个太平!”
武泽苍转身,拍了拍爱将的肩膀,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好!那我们就为这天下,杀出一个太平来!”
星空下,两位将军的身影屹立城头,如同北疆永不倒塌的屏障。而明天,他们将带领大军,深入那片未知而危险的土地,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