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大院的梧桐树在春风里摇曳,叶片像一片片翻动的绿浪。季秋水坐在三楼综合科最靠窗的位置,手边是一杯早已凉透的茶水。她翻开农业局送来的《春耕工作汇报》,一股油墨味扑面而来,却掩不住那满纸的“官香”。整整五页纸,正文用三号仿宋、1.5 倍行距排得满满当当,乍一看像块厚实的“政策板砖”,可细细一读,却只听见一排排空心砖落地的回声——
“一、总体思路
坚持高位推动、系统谋划、精准发力,以‘早、快、实’三字诀为抓手,锚定‘稳粮、优供、增效’三维坐标,构建‘党委统筹、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闭环工作体系,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内外联动的春耕备耕新格局……”
“二、重点任务
(一)在‘统’字上下功夫。强化顶层设计,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春耕生产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技术指导、督查考核、宣传引导、安全保障五个专班,实行‘日调度、周会商、月研判’机制,确保春耕工作推进到哪里,组织领导就跟进到哪里。
(二)在‘优’字上做文章。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聚焦良种、良法、良田、良机、良制‘五良融合’,打造10万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20万亩节水增粮示范区、30万亩全程机械化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8万亩以上。
(三)在‘实’字上见成效。突出项目为王,整合涉农资金2.6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1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农机深松整地、耕地轮作试点、化肥减量增效、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十大工程,做到任务清单化、时间节点化、责任具体化。”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组、村组干部包地块的‘三包’责任制,签订责任状124份,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链条。
(二)强化资金保障。县财政设立3000万元春耕备耕专项资金,实行‘专人、专账、专款、专用’,确保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进度走、进度跟着责任走。
(三)强化技术保障。组建‘专家+骨干+土秀才’三级技术服务团,开展‘百人联百村、千人进千户’活动,累计举办培训36期,发放技术资料5.2万份,实现技术服务全覆盖。
(四)强化督查保障。成立3个常态化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围绕农资下摆、农机检修、墒情监测等关键环节开展滚动式督查,发现问题现场交办、限期销号。”
“四、特色亮点
创新‘党建+春耕’模式,在田间地头建立临时党支部47个、党员先锋岗286个,开展‘党旗飘在田埂上’主题党日活动,让党徽在春耕一线熠熠生辉;打造‘互联网+春耕’平台,上线‘云备耕’小程序,实现农资订购、作业调度、气象预警、补贴申领‘掌上办’,累计注册用户4.8万人,点击量突破21万次;推出‘金融活水助春耕’行动,协调农商行、邮储银行发放信用贷款1.45亿元,惠及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2173家。”
“五、下一步打算
继续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人人笃行不怠’的精气神,推动春耕备耕由‘开门红’向‘全年红’转变,为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xx力量。”
一行行字像精心打磨的汉白玉栏杆,光泽耀眼,却经不起指尖轻轻一敲——全是空心的。季秋水拿笔在页边空白处画了一道又一道红线:
“播种面积128万亩——数据来源?”
“良种覆盖率96%——去年库存多少?今年调运多少?”
“整合涉农资金2.6亿元——哪2.6亿?财政指标文号?”
“技术服务全覆盖——专家团名单?电话?”
“云备耕点击量21万次——pV还是UV?峰值在哪天?”
……
空白处很快被问号占满,像一群扑棱着翅膀的小飞蛾,在灯下盘旋。她端起那杯凉透的茶,抿一口,苦味顺着舌尖一路滑到心里——这苦味不是茶叶的,是文字的:看似浓香滚烫,实则早已失了温度。
“小赵,”她把材料推给对面正在整理文件的赵雨桐,“联系农业局办公室,让他们补充具体数据。播种面积、良种覆盖率、农资下摆进度、农机调度台账,哪怕给一张Excel截图也行。”
小赵接过材料,面露难色:“科长,农业局那边说这是按往年模板写的,领导都没说有问题,还说我们管得太宽了。”
季秋水没说话,只是抬眼望向窗外。梧桐叶的影子投在玻璃上,像一张被揉皱的纸。她想起去年秋天,自己刚调来综合科时,老芮拍着她的肩膀说:“小季,你以前在报社写深度报道,现在写公文,得学会把‘辣味’藏在‘甜味’里。”可甜味裹得多了,辣味就被稀释得闻不见。
“模板?”季秋水冷笑一声,“模板是死的,地是活的。他们拿去年的模板糊弄今年的春耕,就不怕种子在地里造反?”
第二天一早,季秋水带着小赵直奔农业局。农业局的办公楼新刷了漆,门口“乡村振兴示范单位”的铜牌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但她们没去办公室,而是绕到后院,那里有一排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平房,是农资仓库。
仓库门锁着,窗户用报纸糊得严严实实。季秋水敲了半天,一个穿着褪色蓝工装的管理员才慢吞吞地开了门。仓库里弥漫着霉味和杀虫剂刺鼻的气息,一袋袋种子码得像小山,但最上面几层的包装袋上,生产日期赫然印着“2023年3月”。
“这些种子是去年剩下的,今年还没清理……”管理员支支吾吾地说,手指不自觉地搓着衣角。
小赵蹲下身,撕开一袋玉米种子,里面的籽粒干瘪,指甲一掐就碎。“这还能发芽?”她小声问。
管理员做了个噤声的手势:“领导说考核要好看,先放这儿。等新种子来了,混着装车,谁也看不出来。”
季秋水没说话,只是掏出手机,对着过期种子的包装袋连拍十几张。包装袋左上角印着农业局的标志,右下角印着“xx县良种补贴专供”。
回到办公室,季秋水把照片和调研笔记整理成《春耕工作存在的3个具体问题》:
问题一:过期种子仍存仓库,数量与去向不明
? 现场核实:县农资仓库3号库堆放玉米、水稻种子共计1 847袋(40 kg\/袋),生产日期全部为2023年3月—2023年7月,已超过保质期8—12个月。
? 风险后果:若按往年惯例“混装下摆”,将直接降低出苗率8%—15%,影响播种面积预估2.6万亩。
? 责任缺口:仓库台账未记录过期种子的清理计划,亦无报废审批流程,仅在角落标注“待处理”。
问题二:春耕补贴资金违规流向亲属门店
? 资金流向:2023年县级春耕良种补贴共1 200万元,其中68万元通过“德海农资有限公司”发放,该公司法人刘得为农业局局长王德海配偶之弟。
? 违规表现:德海农资2023年进货记录显示,60%以上为临期或过期农资,却按正品价格申领补贴;银行流水显示,20万元“购车款”由刘得账户直接转入王德海配偶个人账户。
? 群众影响:同期抽样10户种粮大户,仅3户知晓补贴须凭券购买指定门店农资,其余7户从未领取实物或折扣。
问题三:关键数据缺失,播种面积与农资下摆底数不清
? 汇报缺项:材料中宣称“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28万亩”,却无分乡镇、分作物明细;声称“良种覆盖率96%”,既无种子调运单,也无农户签收记录。
? 现场抽查:随机调取3个乡镇农资配送单,仅1个乡镇能提供到户签收表,另2个乡镇无法提供任何原始凭证。
? 连锁后果:农机调度方案按128万亩编制,若实际面积误差超过5%,将造成机具缺口30台套,延误播期3—5天。
问题附在汇报修改版后面,报给代县委书记、县长李建国。
第二天常委会上,李建国点名批评农业局:“汇报材料写得天花乱坠,实际工作漏洞百出——以后所有材料,必须经综合科‘写实性审核’才能上报。”
下午,农业局局长王德海气势汹汹地来找季秋水“理论”。他五十出头,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西装口袋里别着一支万宝龙钢笔,据说是省里某领导送的。
“季科长,你是不是对我们农业局有意见?”王德海把整改材料摔在桌上,“春耕汇报年年这么写,省厅都没说啥,你一个小科长挑什么刺?”
季秋水不争不吵,只是把过期种子的照片推到对方面前。王德海的脸色由红转白,照片上的种子包装袋上赫然印着农业局的标志,旁边还有他去年亲自题写的“科技兴农”四个字。
“这……可能是下面人疏忽了。”王德海的声音低了八度。
“叮——”季秋水的手机响了,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短信:“小季,农业局去年的春耕补贴有问题,部分资金流向了局长亲戚的农资店。”
季秋水心里一沉,却不动声色:“王局长,整改材料明天下班前交过来,重点写‘怎么处理过期种子、怎么追回违规补贴’。”
王德海走后,小赵凑过来:“科长,要不要查一下补贴发放记录?”
季秋水摇摇头:“不急。审计局的陈科长是我高中同学,下周他们要来农业局做专项审计,我们先留点悬念。”
傍晚,小赵拿着农业局的整改材料进来:“科长,他们把‘追回补贴’改成了‘督促整改’,还删了亲戚的名字。”
季秋水望着窗外,晚霞把县委大院的砖墙染成橘红色。她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跟着老记者跑农村,一个老农拉着她的手说:“姑娘,你们写稿子别光写领导开会,写写俺们地里的事,写写化肥涨价了,种子好不好使。”
“科长,”小赵欲言又止,“要不要直接捅上去?”
“不急,”季秋水摇摇头,“咱们这是审核材料,不是当‘文字警察’,是帮大家把‘虚活’变成‘实活’。不然到了基层,老百姓骂的是整个县委办。”
她打开电脑,新建一个文档,标题是《公文“写实性审核”十条标准》。
1. 材料里的“空话”,就是工作里的“漏洞”——你瞒得过文字,瞒不过老百姓的眼睛。
2. 凡是写“加强组织领导”,必须附带“谁负责、多少人、具体职责清单”。
3. 凡是写“强化资金保障”,必须注明“资金来源、文号、到账日期、支付节点”。
4. 凡是写“完成率、覆盖率、增长率”,必须提供“原始数据、采样方法、计算公式”。
5. 凡是写“群众满意”,必须附上“调查问卷样本、有效份数、具体意见摘录”。
6. 凡是写“创新机制”,必须回答“与原有机制差异点、试点范围、可复制性评估”。
7. 凡是写“问题已整改”,必须列出“问题清单、整改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限、验收人”。
8. 凡是出现“等、相关、若干、部分”等模糊词,必须逐一替换为“具体名称、数量、比例”。
9. 凡是引用上级文件,必须标注“文号、发文日期、适用范围、与本件对应条款”。
10. 凡报送材料,须在文末加“真实性承诺”——署具体联系人、手机号、核查日期,缺一不予受理。
写到最后一条时,老芮端着保温杯踱进来:“季科长,这份材料我看过了。农业局这次的整改报告,‘督促整改’四个字用了六次,就是不说具体怎么整改。”
季秋水望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老芮,听说农业局去年的春耕补贴,有好几笔都打到私人账户了?”
“可不是嘛,”老芮压低声音,“听说王德海的小舅子在县城东头开了家‘德海农资店’,去年光补贴就拿了八十多万。店是前年注册的,法人是他小舅子,实际经营的是他老婆。”
“叮——”手机又震动了,匿名信息跳出来:“别太较真,小心你的公车整改方案过不了会签。”
季秋水冷笑一声,把信息截屏发给小赵:“看来有人急了。”
第二天一早,小赵顶着黑眼圈闯进办公室:“科长,我连夜对比了全县农资店的销售数据和农业局的补贴发放记录,发现问题大了。”
她把一叠打印好的表格摊在桌上:“德海农资店去年销售额120万,其中政府补贴占68万,但进货记录显示,他们进的种子和化肥,60%是过期或临期产品。”
季秋水打开抽屉,取出一个牛皮纸文件袋:“这半年农业局的补贴发放情况,我都存档了。王德海的小舅子叫刘得,去年3月刚把农资店从个体户升级成公司,4月就拿到第一批补贴。”
她顿了顿,声音低下来:“我查过刘得的银行流水,去年5月有一笔20万的转账,备注是‘购车款’,收款人是王德海的老婆。”
小赵倒吸一口凉气:“这……够得上移送纪委了吧?”
“还不够。”季秋水摇头,“得让他们自己把证据送上来。”
一周后,审计局进驻农业局。王德海慌了手脚,连夜让财务科“调整”账目。但季秋水早把原始凭证复印了一份,通过匿名快递寄给了审计组。
审计结果出来那天,李建国在常委会上拍了桌子:“王德海同志,你小舅子的农资店两年拿了160万补贴,卖的是过期种子,你知情不知情?”
王德海当场被停职。
消息传开,县委大院炸开了锅。有人说季秋水太“轴”,有人说她是“文风整改的钉子户”。但只有小赵知道,科长每天晚上在办公室改材料到十点,只为把“加强组织领导”改成“组织200名干部下沉一线,帮助农民检修农机120台次”。
事情尘埃落定那天,季秋水独自坐在梧桐树下。老芮端着保温杯过来:“小季,王德海被‘双开’了,他小舅子的店也关了。你这下算立了功。”
季秋水摇头:“功不功的谈不上。我只是想起小时候,我爷爷种地,每年开春都要把种子泡在温水里,浮起来的不要,沉下去的才留下。公文也一样,浮起来的空话套话,得让它沉下去。”
月光下,她手机里的备忘录还留着一句话:“公文写作,要像老农种地,一锄一禾一春秋。‘加强领导’四个字,得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小赵递来一杯热茶:“科长,要不要把农业局那几笔可疑的补贴……”
“留着吧,”季秋水打断她,“有时候真相就像这杯茶,太烫了喝不得。咱们要做的,是让后来的人少喝点凉茶。”
梧桐叶沙沙作响,像无数细小的掌声。季秋水望着远处农田里亮起的点点灯火,那是农民在连夜抽水浇地。她知道,那些灯光里,没有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