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还好,到了晚上,家家想图个清净,孩子要写作业,老人要休息,这叮咣声就跟敲在人心口上似的,闹得人脑仁疼。
先是几家挨得近的受不了了,去找李老铁理论。
“李师傅,您这动静能不能小点?家里孩子没法写作业了!”
“就是,我家老爷子心脏不好,听这声心慌!”
李老铁也是个倔脾气,停下手里的锤子,抹把汗,眼睛一瞪:“小点声?这打铁又不是绣花!不用力气能打出好铁?我一家老小就指着这铺子吃饭呢!停了工,你养我啊?”
话不投机,吵了几次,没结果。怨气越积越深,有人就直接闹到了街道办,要求取缔这“扰民”的铁匠铺。
徐兰这下可作了难。她管这片儿的民事调解,手心手背都是肉。李老铁家困难,指着这铺子活口,人又老实本分,不是胡搅蛮缠的主。可居民们的抱怨也是实情,这噪音确实影响生活。
她去找李老铁商量,看能不能错开时间,或者想想办法减减噪。
李老铁蹲在铺子门口,抱着脑袋:“徐干事,不是我不讲理。这活儿催得急,耽误不起。再说,打铁就是这么个动静,祖祖辈辈都这样,我有啥法子?”
徐兰又去安抚居民,大家情绪更激动:
“没法子?没法子就搬走!不能因为他一家吃饭,就让咱们全院睡不着觉!”
“对!取缔!必须取缔!”
两边顶上了牛,徐兰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愁得嘴角起泡。
这官司自然传到了97号院。饭桌上,徐兰唉声叹气:“这李老铁也是,就知道硬顶!街坊们也是,一点不通融!这叫什么事儿!”
二蛋扒拉着饭,耳朵却竖着听。等徐兰说完了,他放下碗,眨巴着眼:“妈,打铁声…真就没办法治?”
“你有办法?”徐兰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下去,“你可别又鼓捣啥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别再惹出麻烦。”
“声儿嘛,就是动静,是波。”二蛋若有所思,“是波就有办法治。堵不住,还不会让它散开、抵消点?”
他饭也不吃了,撂下碗就往外跑:“我去铁匠铺看看!”
到了李家铁匠铺,离着老远就听见那震耳欲聋的叮当声。二蛋没直接进去,围着铺子转了两圈,又看了看四周的院墙。李老铁正赤着膊,挥汗如雨地抡大锤,火星四溅。
等李老铁歇气的空档,二蛋才凑过去:“李叔,忙着呢?”
李老铁见是二蛋,叹了口气:“二蛋啊,你也来看热闹?街坊们都嫌我吵呢。”
“不是看热闹,”二蛋摇摇头,“李叔,我想试试,看能不能让这声儿小点,不影响大家,您活也能照干。”
李老铁一愣,苦笑:“你有这心,叔谢谢你。可这打铁的声儿,是天生的,咋弄小?”
“事在人为嘛。”二蛋指着那沉重的铁砧和锻造台,“声儿是从这儿起来的,震得地面都颤。先在底下垫点东西,减震。”
他跑回97号院,从工具墙那边借来几个废弃的旧轮胎内胎,又让雷大炮找了几块厚实的旧毡布。
“爹,这轮胎内胎弹性好,毡布吸音,垫在下面,能吃掉不少震动产生的低频噪音。”
父子俩把轮胎内胎和毡布叠在一起,塞到李老铁的锻造台和铁砧底下。一试锤,果然沉闷了一些,那种震脚心的感觉减轻了。
“嘿!有点门道!”李老铁惊讶道。
“这才刚开始。”二蛋又指着铺子对着居民区的那面院墙,“声波打过去,硬墙反射回来,传得更远。得让它‘软’下来,吸音,或者让它乱反射,散开。”
他想起技术课堂里讲过的简单声学。让李老铁找了些废弃的细竹竿和干草秸秆,又让徐兰从街道仓库找来些破旧的麻袋片。二蛋指挥着,在院墙上横着钉了几根竹竿,然后把干草秸秆捆扎起来,外面裹上麻袋片,做成一个个长条状的草捆,挂在竹竿上,形成一道稀疏的屏障。
“这…这玩意能管用?”李老铁看着这像是要给墙穿草裙的玩意儿,将信将疑。
“试试呗。”二蛋调整着草捆的间距和角度,“声波过来,碰到这些凹凸不平的草捆,会漫反射,能量就分散了,不像撞平墙那么集中反射回去。就好比…好比一块石头扔进平静水面,水波传得远;要是扔进长满水草的池塘,波纹就乱套了,传不远。”
虽然听得半懂不懂,但李老铁还是照做了。
草墙挂上,再一试锤。声音似乎真的没那么集中刺耳了,变得分散了些,穿透力好像弱了点。周围几家探头出来看的邻居,脸上也露出惊奇的神色。
“光这样还不够。”二蛋知道这只是改善,不能根除,“李叔,咱得立个规矩。中午头,大家要午休,您这锤子能不能停俩钟头?让老人孩子眯瞪会儿。”
李老铁这次没犹豫,爽快答应:“行!这个我能做到!”
二蛋又对闻讯赶来的居民们说:“各位街坊,李叔也尽力了,也答应午休停锤了。大家也体谅一下。我这儿还有点小玩意儿。”
他拿出几个小蜡丸和一小包棉花:“这是用蜡封的棉花球,睡觉时候塞耳朵里,虽然不能完全隔音,但能挡掉不少尖声,起码能睡个踏实觉。谁家需要,来我这儿领,免费的。”
居民们看着李家铺子的改造,又见李老铁态度诚恳,还答应了午休停业,气已经消了一大半。再拿到这简易耳塞,虽然土,但也是个心意。
“唉,都不容易…能这样,也行吧。”
“中午能清静会儿就知足了。”
“二蛋这孩子,真是办了件好事!”
一场眼看要激化的矛盾,就这么慢慢缓和了下来。叮咣声虽然还有,但少了些震扰,多了些理解。
过了没多久,街道王主任突然带着几个穿中山装的人来到李家铁匠铺。原来是上面有个紧急的小军工订单,需要手艺好的老师傅打一批特殊零件,要求保密且环境要相对独立。考察了一圈,发现李家铺子位置相对僻静,而且经过改造后噪音控制得不错,对周边影响小了很多,正好符合要求。
订单接下来,李老铁又喜又愁。喜的是活好价高,愁的是要求高,时间紧,怕自己忙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