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二蛋,你真能鼓捣出来?”徐兰看着儿子那模样,心里升起希望。她现在对儿子的“瞎鼓捣”有种盲目的信心。
“问题不大!”二蛋一挥手,那股子“老六”的自信劲儿又上来了,“姐这需求提得很有技术含量!值得研究!”
他饭也顾不上吃,一头就扎进了他的工具角,把那堆宝贝零件翻得哗啦响。
自己摇,好办。钟表机构就是现成的参考!他找出几个废旧闹钟和座钟,拆出里面的齿轮组、发条和摆锤。难点在于动力的持续和稳定。单靠发条,得上弦,麻烦。
他琢磨了半天,目光落在墙角那几个从厂里废料堆捡回来的、沉甸甸的苏联大轴承上。这玩意儿滚珠多,密封好,转动灵活阻力小。有门儿!
他先把齿轮组重新排列组合,计算好传动比,让一个重锤(他用一个灌了铅的旧阀门做的)缓慢下落,带动齿轮,再通过一个曲柄连杆机构,把旋转运动转换成摇篮所需要的轻柔摇摆。重锤下落完一次,大概能摇上个把小时。
那暖和呢?他想起书上说的热水循环取暖。可摇篮里通水管子?太危险,也不现实。
他盯着那个苏联大轴承,又一个念头冒出来。这轴承内部空腔大,密封性极好!能不能把它当成一个蓄热体?
说干就干。他找来个废弃的医用输液瓶,洗干净。用胶皮管把输液瓶和轴承的一个油封口巧妙连接起来,做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里面灌上水。
使用时,先把输液瓶里的热水加热(比如放在炉边暖着),热水因为密度小会上升,进入轴承内部,把热量储存在那大铁疙瘩里。轴承本身热容量大,散热慢,就能持续给摇篮提供温和的热量。等水冷了,密度变大下沉,回流到输液瓶,可以再次加热。
“温控系统”搞定!
他把这套动力和加热系统,安装在一个用旧床板改造成的摇篮底下。摇篮本身也打磨得光滑无比,边角都包了软布。
最后,是测试。他把自己冬天用的厚棉手套塞进摇篮,模拟小娃娃,然后启动了机构。
重锤缓缓下落,齿轮发出轻微而规律的咔哒声,摇篮开始以一种令人昏昏欲睡的节奏,轻柔地、平稳地摇摆起来。同时,用手摸上去,摇篮底部靠着轴承的位置,果然散发着持续而温和的热度。
“成啦!”二蛋兴奋地一挥拳头。
全家人都围过来看稀奇。
“哎呀,真能自己摇!还怪稳当的!”徐兰惊喜。
“这暖和劲儿,刚好,不烫手。”雷大炮摸了摸评价道。
小燕直接趴摇篮边上看入迷了:“二哥,它能摇多久啊?”
“理论上,上一次‘发条’,能摇七八个钟头!”二蛋得意洋洋。
这么个笨重又精巧的“机械摇篮”,怎么运到部队去成了问题。最后是雷大炮找了厂里跑运输的熟人,好说歹说,才当特殊物资给捎了过去。
过了大概半个多月,大姐的回信来了。信纸上的字迹都透着激动和欣喜。
“爹,妈,二蛋,小玲小燕:
摇篮收到了!刚拿到的时候,家属院的人都来看热闹,说这是个啥铁疙瘩?等赵刚按二蛋信里说的法子组装好,启动起来,所有人都看傻了!
这东西太神了!摇得特别稳,比人摇晃得还舒服,速度力度都正好!底下那铁疙瘩(轴承)暖烘烘的,晚上摸着小被子都是温的,响响(我们给孩子起的小名)睡在里面可踏实了,晚上醒的次数都少了!可算救了我了!
赵刚说,这玩意儿比他们炮队镜的结构还精巧!二蛋你这脑子咋长的?真是咱家的宝贝!
对了,赵刚说,这摇篮比文工团的手风琴还稳当!响响大名叫赵志军,小名我看也别叫响响了,就叫‘齿齿’吧!纪念他舅舅这堆齿轮捣鼓出来的好东西!
……”
全家人传看着信,笑得合不拢嘴。尤其是二蛋,听到自己捣鼓的玩意儿被姐夫拿去跟炮队镜比,还被小外甥叫“齿齿”,心里那成就感,比拿了奖还美。
徐兰一边用手轻轻擦拭着眼角笑出的泪花,一边开心地说道:“齿齿?这个小名可真好啊!不仅非常接地气,而且还特别好养活呢!”
站在一旁的雷大炮,听到徐兰这么说,也不禁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然后满意地点头总结道:“嗯,确实如此啊!这活儿干得可真是太漂亮啦!完全没有丢咱们老雷家的手艺啊!”
原来,“机械摇篮”在部队家属院里可是立了大功呢!它不仅成功地帮助了大姐,还为二蛋换来了大姐信中满满的感激之情,以及外甥那个别致的小名——“齿齿”。这让二蛋心里头那点作为技术人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然而,这种满足感并没有持续太久。仅仅过了两天,二蛋就被胡同里的一桩闹心事给彻底搅和了。
这天傍晚,他下班骑车回胡同,远远就看见几个半大小子在胡同口打闹,不是追跑嬉戏,而是围着合作社刚垒好的煤堆扔煤块玩,比赛谁扔得远,碎煤渣子崩得到处都是。合作社的老马急得直跺脚,吼了几句,那几个小子嘻嘻哈哈跑开了,根本没当回事。
二蛋认得那几个小子,都是附近胡同的,爹妈不是双职工忙得顾不上,就是像棒梗那样缺乏管教。半大不小,狗都嫌的年纪,精力过剩,没处发泄,就开始祸害东西。
“这帮小兔崽子!”老马一边收拾散落的煤块,一边跟二蛋抱怨,“闲得腚疼!好好的煤块给摔碎了,多可惜!说也不听,骂也没用!要是能有地方让他们学点正经玩意,消耗消耗这身蛮劲就好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二蛋推着车往家走,看着那些跑远的半大小子背影,再想想自家院里那堆永远吸引着小燕和邻居孩子的零件工具,心里头琢磨开了。
光自己会鼓捣不行,光帮邻里修东西也不行。这好手艺、巧心思,得像种子一样撒出去,能发芽一棵是一棵。万一里面真能出几个好苗子呢?
晚饭桌上,二蛋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办个班?教那帮皮猴子手艺?”徐兰首先表示怀疑,“他们坐得住吗?别再把你的好工具给祸害了!”
雷大炮倒是觉得有点意思:“半大小子,学点手艺是正道!总比瞎跑惹祸强!我当年学钳工,也是这么大年纪。”
小玲撇撇嘴:“二哥,你可别对牛弹琴。”
小燕却举双手赞成:“好啊好啊!我也要学!二哥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