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院静室,落针可闻。
林凡盘膝于榻上,面色苍白如纸,额角有豆大的冷汗不断渗出,顺着脸颊的轮廓滑落。
那股来自紫府文宫深处的刺痛,并未因他停止催动浩然之气而消散,反而像是扎根的毒刺,化作了亿万根无形的钢针,在他的神魂深处疯狂搅动。 每一丝念头转动,都像是被这钢针碾过,带来神魂撕裂般的剧痛。
他能清晰地“看”见,那颗璀璨如钻的文心之上,一道微不可见的裂痕,仿佛是绝世美玉上的一道瑕疵,触目惊心。而且,随着内部力量的冲击,这道裂痕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慢而坚定地蔓延!
文宫之内,那片由浩瀚文气汇聚成的金色海洋,此刻正波涛汹涌,彻底失去了控制,疯狂地冲击着文宫的壁垒。每一次撞击,都让林凡的身体随之剧颤,嘴角溢出一丝鲜血。他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自己的精神世界即将在这片金色狂潮中彻底崩塌、溶解。
天地灌顶,福祸相依。
这股力量太过庞大,超出了他当前境界所能承载的极限。
强行驾驭,结果便是器毁人亡。
林凡没有慌乱。
越是危急的关头,他的心神反而愈发沉静。
他没有试图去强行镇压那暴走的文气,也没有去修补那道裂痕。因为他明白,堵不如疏。
他只是双手在身前,结成一个古朴而玄奥的手印。
这个法门,并非来自任何典籍,而是在文气灌顶的瞬间,与那磅礴的信息一同,烙印在他神魂深处的本能。
它不教人如何“堵”,只教人如何“疏”。
心神合一,林凡的意识,仿佛化作了一叶扁舟,主动投入了那片狂暴的金色海洋之中。
刚一进入,一股滔天的巨浪就狠狠拍下,他的意识之舟瞬间支离破碎!但林凡没有退缩,破碎了,便再凝聚!他一次又一次地冲入其中,不去对抗风浪,而是顺着那股最汹涌的潮流,去追溯其源头。
这股力量,从何而来?
府衙之前,万民的欢呼;台阶之上,知府的激赏;大儒身侧,发自内心的欣慰;甚至是被拖下去的陈松,那悔恨交加的恐惧……
一幕幕画面,在他心湖中流淌而过。
这一次,他不再是旁观者。他的心神,仿佛与这股力量融为了一体,他听到了!他听到了那喧嚣画面背后,无数细微却真实的心声!
“苍天有眼啊!我儿的冤屈终于昭雪了!”——这是一位老母亲喜极而泣的祈祷。
*痛快!这等才子,才配做我青州案首!”——这是一名年轻学子发自肺腑的激赏。
“善恶有报,公道长存!”——这是一位老吏对法度得以彰显的欣慰。
他渐渐明白了。
这灌入他体内的,不仅仅是青州府积攒千年的文脉之气。
其中,更夹杂着一种东西。
是“人心”。
是百姓对“正义”得以伸张的认可,是学子对“才华”不被埋没的期盼,是官府对“法度”得以维持的宣告。
这股力量,因他而起,却并非只属于他。
它承载着这座城池,此刻所有人的意志与期盼。
“文以载道……”
林凡的心中,浮现出这四个字。
过去,他以为“道”,是圣贤书中的道理,是经义文章里的微言大-义。
直到此刻,他才真正领悟。
所谓的“道”,并非虚无缥缈的空谈。
道,在人心。
道,在众生。
他的诗词文章,之所以能引动天地异象,之所以能让他登临案首,不仅仅是因为文采斐然。
更是因为,那些诗词中所蕴含的“不屈”、“清高”、“坚韧”、“豪情”,恰好与此刻青州府百姓心中那股郁结之气,产生了共鸣。
民心如水,文气如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强行催动这股力量,去凝聚一个只为了“守护”自身的符文,便是将这承载着万民期盼的“舟”,当成了他自己的私人物品。
这艘舟,自然会抗拒。
那道裂痕,便是“人心”的警告。
想通了这一层,林凡只觉得浑身一轻,那股针扎般的刺痛,竟奇迹般地减弱了许多。
他不再将这股力量视为需要征服的猛兽,而是将其看作一个需要沟通的朋友。
他的心神,不再是驾驭扁舟的舟子,而是化作了水本身,主动融入了那片金色的海洋。
他开始用自己的意志,去安抚,去梳理。
他不再是单向的“告知”,而是在自己的神魂深处,立下了一道庄严的誓言。
他告诉这股力量,他明白了它的来意。
他告诉这股力量,他愿意承载它的期盼,愿意以这凡人之躯,化作堤坝,守护它们的安宁;化作舟楫,承载它们的希望。
那片狂暴的金色海洋,渐渐平息了下来。波涛不再汹涌,骇浪化作微澜。
那股精纯、磅礴的浩然之气,变得温顺、亲和,缓缓流淌,主动开始修复那一道裂痕。
金色的能量,如同最细腻的丝线,将那道缝隙,一点一点地重新编织、弥合。
而在这个过程中,林凡对文道的理解,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何为文道?
吟诗作赋,是文道。
经义策论,是文道。
可这些,都只是“术”,是“器”。
文道的根本,是“心”。
这一刻,那句曾只在书中读过的宏愿,化作了他自己的道!
是一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心。
这才是文道的“根”,是文道的“魂”。
没有这个“根”,再华丽的辞藻,也不过是无根的浮萍;再强大的文气,也不过是无源的死水。
轰!
当最后一丝裂痕被彻底修复的瞬间,林凡的紫府文宫,猛地一震。
那颗重新变得完美无瑕的钻石文心,光芒内敛。
它的大小、形态,并未改变。
可林凡却感觉到,它变得不一样了。
如果说之前的文心,是一块坚不可摧的“刚玉”。
那么此刻的文心,便是一颗,蕴含着勃勃生机的“种子”。
它有了自己的“意志”,有了自己的“方向”。林凡甚至能感觉到,它在轻轻地“呼吸”,每一次吐纳,都在与冥冥中的天地众生进行着信息与能量的交换。这颗种子,将以众生愿力为土壤,以天地正气为雨露,终有一日,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林凡缓缓睁开双眼。
那一口浊气吐出,已再无半点金芒,平平无奇。
他眼中的世界,也恢复了正常。
他不再刻意去“看”那些五颜六色的气运,但那种与天地万物隐隐相连的感觉,却更加深刻。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了窗户。
外面,已是黄昏。
夕阳的余晖,为这座古老的城池,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远处,炊烟袅袅,孩童的嬉闹声,小贩的叫卖声,市井的喧嚣声隐约传来。这一切,不再是嘈杂,而是一种名为“人间烟火”的动人乐章。
这就是他要承载的“道”。
这便是他力量的“根”。
林凡的心中,一片澄澈。
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了。
青州府学,藏书万卷,固然要去。
但在此之前,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他要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这座城池的土地。
他要用自己的双眼,去看清这人间百态的真实。
他要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进这片名为“众生”的土壤里。
就在此时,院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紧接着,一个恭敬的声音响起。
“林案首,知府大人有请,说是赵家的人……已经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