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山河》的第五站,来到了一座位于江南水网密布处的千年古镇。这里小桥流水依旧,白墙黛瓦如画,但与其他商业化古镇不同,此地更多地保留了一份原始的静谧与沧桑。
当车队缓缓驶入古镇,看到那熟悉的拱桥、那沿河蜿蜒的长廊、那被岁月磨得光滑的青石板路时,沈清梧的心跳不由自主地漏了一拍。一种难以言喻的、混杂着亲切与酸楚的情绪悄然漫上心头。这个地方……在她的前世记忆里,有着模糊却又深刻的印记。是沈执砚曾来过?还是曾与某位重要的人物在此地有过交集?记忆的碎片如同水底的波纹,晃动不清,却真实存在。
连一向面无表情的冷五,在踏入古镇的那一刻,眼神也几不可察地波动了一下。他锐利的目光扫过那些古老的建筑布局和河道走向,肌肉记忆似乎比大脑更先一步认出了这个曾在他前世任务中出现过的地方。他的手无意识地微微蜷缩,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紧握兵刃的触感。
节目组的任务,是寻找隐藏在古镇深处、仍在坚守传统技艺的老手艺人,并记录他们的故事。
三人小组穿梭在窄巷弄堂里。宁惠馨依旧活力满满,看到什么新奇的小吃都要尝一尝,还试图用半生不熟的当地方言跟店家砍价,闹出不少笑话。白思亓则对古镇的水系规划和建筑结构产生了浓厚兴趣,拿着本子写写画画,分析其科学性和美学价值。
沈清梧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她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的熙攘,在寻找着某种更深层的东西。她循着一种莫名的直觉,带着宁惠馨和白思亓拐进了一条更为僻静、游客罕至的小巷。
在一家挂着“沈氏竹编”招牌、门面极其古旧的小铺前,她停住了脚步。铺子里,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正坐在矮凳上,手指翻飞,灵巧地将翠竹劈成细篾,编织着各种器物。那专注的神情,那与竹篾融为一体的沉稳,让时光仿佛在此刻凝固。
就在沈清梧被老手艺人吸引时,她的余光瞥见了隔壁一家不起眼的旧货摊。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充满岁月痕迹的杂项,大多是些不值钱的玩意儿。然而,其中一样东西,却像一道闪电,猛地劈中了她的心神!
那是一枚小小的、白玉雕成的双鲤玉佩。玉质不算顶级,雕工也略显朴拙,两条鲤鱼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圆环。玉佩上带着天然的、如同血丝般的沁色,系着已经褪色的旧绳。
沈清梧的脚步瞬间钉在原地,呼吸一滞。她的目光死死锁在那枚玉佩上,脑海中“轰”的一声,仿佛有什么坚固的壁垒被骤然冲垮!
一个虚幻的身影,伴随着这枚玉佩,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那是一个身着青衫、眉眼温润的少年郎。记忆里的画面模糊而温暖,他笑着,将这枚双鲤玉佩塞到她手里,声音清澈如山间溪流:“阿砚,愿你如这双鲤,顺遂无忧,永浴爱河……”
他是谁?
名字就在嘴边,她却不敢念出。那是一种混合着巨大悲伤、无尽遗憾、甚至还有一丝……被背叛的痛楚的情绪。这段记忆太过沉重,以至于成为沈执砚灵魂深处不敢触碰的禁区,也深深影响着今生的沈清梧。
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手指微微颤抖,几乎要站立不住。
“清梧?你怎么了?”宁惠馨最先发现她的异常,赶紧扶住她,关切地问。
白思亓也注意到她的失态,顺着她的目光看到了那枚玉佩,疑惑地歪了歪头。
冷五在几步之外,将沈清梧所有的反应尽收眼底。他看到了那枚玉佩,也感受到了沈清梧身上骤然爆发的、极其剧烈的情感波动。他的眼神骤然锐利起来,那玉佩……他似乎也有些模糊的印象。那是与沈执砚有关的人!是那个最终……他不敢再想下去,只是下意识地向前一步,更加靠近沈清梧,周身的气息变得更加冷硬,仿佛随时准备应对因这段回忆而可能引发的任何“危险”。
沈清梧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对宁惠馨和白思亓挤出一个有些勉强的笑容:“没……没事,可能有点低血糖。”她不敢再看那枚玉佩,匆匆移开视线,将注意力强行拉回到竹编老人身上。
然而,那枚双鲤玉佩和那个温润青衫少年的身影,却如同在她心中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久久无法平息。接下来的录制,她虽然努力维持着专业,但眼神深处的那抹恍惚和悲伤,却难以完全掩饰。
宁惠馨和白思亓体贴地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分担了更多互动任务。
夜晚,回到节目组安排的临水客栈。沈清梧独自一人站在窗边,望着窗外沉静的河水倒映着点点灯火。那个人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