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不过......”许昌似笑非笑,且带着意味深长地看着萧非,“人选方面,陛下没有明示,那酂侯可有建议?”
“全凭丞相做主。”萧非不接这茬,刚要起身拱手告辞,突然想到了什么,“丞相今日之事......”
“今日还有什么其它事吗?”许昌反而用疑问的语气问起萧非。
“对,今日只是议博士人选。”萧非起身拱手告辞。
走出丞相府时,萧非抹了把额头的汗水,心中暗骂刘彻狡猾,这哪是送奏章,分明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古代官场不好混啊!我还是专注躺平大计吧!
远处在马车旁等候的洗马,看到萧非擦汗,看了一眼太阳,“这日头也不毒啊!”嘀咕了一句,迎了上来。
洗马走到近前见萧非脸色不对,“君侯?”小心翼翼地问:“咱们是回未央宫复命?”
“回什么未央宫,回府!”萧非没好气道:“等下午丞相他们议出结果咱们还得来趟丞相府。”
坐在马车上的萧非靠着软垫闭目养神,可是心里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这一个个的都是人精,搞政治的人心都脏。我只是想做个安安稳稳的小侯爷,快快乐乐躺平怎么就这么难呢?
想到这里,忽然一个念头闪过,今天的事情是不是该先和刘彻说一下呢?
萧非猛地从靠着的状态直起身子,喊了一声:“停车!”又用手敲了敲车壁,“改道去未央宫。”
马车外的洗马明显愣了一下,“君侯!前面就是......”
“少啰嗦!”萧非一声轻喝。
马车一个急转,惊得路边几个挑担的货郎慌忙避让。
过了一会儿,萧非掀开车窗帘,望着远处未央宫巍峨的宫殿,心中盘算着该如何向刘彻禀报。
“君侯!前面就快到了。”洗马的声音从车外传来。
未央宫的轮廓越来越清晰,萧非放下车窗帘突然又犹豫起来,刘彻派我前去,应该有所预料。这奏疏虽然丞相已经通过,但人员没有议定,难保后续没有变动。若是贸然呈报,下午丞相府那边要是有了差池......再说了,都这个时辰了,要是被刘彻留住,不是耽误我午膳和午休了吗。
“等等!停车!”萧非再次叫停马车,顿了一下“还是先回府吧!”
洗马这次彻底懵了,“君侯,到底是......”
“让你去那就去那。”萧非没好气地说:“回府!”
车夫只能控制马车又一次调转方向。
回到酂侯府时,因为有侍卫提前回来,庖厨早已备好午膳,只是因为萧非几次改道,羊羹又重新炖上。
“把午膳端到花园亭子里去,我要在外面吃。”萧非吩咐完去屋内换便服。
穿着便服的萧非来到布置好的亭子,案上放着新蒸粳米饭,炖好的羊羹,几块炙得恰到好处的鹿脯和一条清蒸鲈鱼。萧非慢条斯理地用着膳,时不时啜一口酒,方才被人坑了的郁闷感渐渐消散。
用罢午膳,萧非命人在庭院摆了张躺椅,侍女们又轻手轻脚地在躺椅旁摆上矮几,放上驱蚊的熏香炉和茶水后,萧非往上一歪,接过侍女递过来的蒲扇往脸上一盖。冲着旁边人吩咐“未时五刻唤我,你们也去休息吧 。”随即闭上眼睛。
两名侍女没有听萧非的话,反而安静的站在一旁帮忙驱赶蚊虫。
“君侯!未时五刻了。”
家丞的声音将萧非从睡眠中唤醒。萧非掀开盖子脸上的蒲扇,坐起身子拿起一旁的茶水抿了一口,眯着眼看了看日头,太阳确实已经西斜了不少。
“嗯......”萧非舒服地伸了个长长的懒腰,浑身骨头“咔咔”作响,“你去备车吧!我换好官服就出发。”
马车缓缓驶向丞相府。萧非靠软垫掀开车窗帘,看着车外街上行人比上午少了许多的景象,有一下没一下地喝着新换的茶水。
“君侯,丞相府到了。”
下了马车的萧非抬头看了一眼丞相府匾额,默念:希望别又出新的幺蛾子。
下午的丞相府的门吏显然记得萧非,挥示意守门侍卫进去通报。
萧非刚跨进中庭,丞相府长史就迎了上来。
“酂侯!”丞相府长史拱手行礼,“酂侯来得不巧啊,丞相刚刚有事出府了。”
果然又出幺蛾子了,萧非眉头一皱,“那我上午送来的奏疏是否已经议定?”
“已经议定了。”丞相府长史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丞相走时也已做交代,酂侯请跟我来。”
萧非呼出一口气,“还好,还好。”跟在丞相府长史身后往丞相府正堂而去。
进入正堂,丞相府长史从案上拿起一个竹简,“这是酂侯你上午送来的奏疏。”又从一旁拿起另一个竹简,“这是拟定的《易》《礼》二经博士人选,请酂侯过目。”说完将两个竹简双手递给萧非。
萧非展开那份博士人选的简牍奏疏看了一眼上面的人名:丁宽、高堂生。
这两人确实是《易》《礼》大家。
“这是此二人的详细介绍。”丞相府长史又递过一个竹简。
萧非打开写有丁宽、高堂生详细介绍的竹简看了看心想:“准备的还挺充分。”
“甚好。那我这就回宫复命了。”萧非卷起简牍,“等丞相回来,和他说一声,这几个我都拿走了。”说完萧非转身离去,丞相府长史则施礼相送。
“回未央宫。”萧非向洗马吩咐完,重新登上马车。
萧非踏入宣室殿时,殿内布置的吉金连枝灯已经全部点亮。
萧非扫视殿内众人,看到站在连枝灯旁边的韩嫣,居然与上午和自己对话后,失魂落魄的模样大不相同。只见韩嫣他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身躯居然还跟着笑容微微晃动。他怎么半日功夫就变了个人似的?萧非十分诧异。
萧非忍住心中好奇,“臣参见陛下!”冲着刘彻施礼。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刘彻头也不抬,手中的笔在简牍上勾画着,“不就是送个奏疏吗?朕还以为你今日回不来了。”
萧非快步上前解释:“回陛下,丞相为了议定《易》《礼》二经博士人选,召集了太常等官员,故而耽搁了些时辰。”说着萧非取出两卷简牍奏疏,双手呈上,“此乃经由丞相府议定的人选及奏疏,请陛下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