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秀提着满满两袋还带着水珠的新鲜食材,用肩膀轻轻顶开家门。玄关处,她换鞋的动作利落干脆,目光已迅速扫过客厅——李敏正端坐在沙发上,腰背挺直,翻阅着不知从哪里拿来的一本财经杂志,姿态优雅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审视感。王一诺则有些局促地坐在侧面的单人沙发上,像是在接受检阅。
“李阿姨,我回来了。”秀秀的声音带着刚外出归来的轻快,打破了室内的寂静,“您看看中午想吃点什么?或者您缺什么日常用的东西?小区旁边就有个挺大的超市,我们可以现在去补一些。”
她将食材暂时放在玄关柜旁,语气自然得像是在招待一位常来的亲戚,而非一位突如其来的、意图不明的“考察官”。
李敏从杂志上抬起眼,目光在秀秀手中那明显是精挑细选过的购物袋上停留了一瞬,语气平淡无波:“客随主便,你安排就好。”她没有提出具体要求,这本身就是一种更高级的挑剔——将选择权抛回,静观其变。
秀秀也不纠结,笑着转向王一诺,语气熟稔地安排道:“一诺,那今天中午我们就在家吃吧。你来给我打下手,我来主厨。今天酒店那边没什么紧急事,我就不过去了。”
这个安排,既明确了分工,又将王一诺自然地纳入到家庭生活的互动中,无形中消解了些许李敏在场带来的僵硬气氛。
王一诺如蒙大赦,立刻站起身:“好!没问题!妈,那咱们去趟超市,看看给您添置点东西,再买点菜。”
李敏无可无不可地“嗯”了一声,目光重新落回杂志,仿佛对这一切并不在意。
于是,三人行变成了超市采购小分队。走在小区绿树成荫的小道上,气氛略显微妙。秀秀和王一诺并肩走在前面,低声快速交流着菜单和需要购买的物品清单,默契十足。李敏则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半步,保持着观察的距离。
进入超市,凉爽的空调风扑面而来。秀秀推着购物车,目标明确地走向生活用品区。“李阿姨,您看毛巾、牙刷、拖鞋这些,您习惯用什么材质和款式的?这边种类比较全。”她拿起一条质感柔软的全棉毛巾,向李敏示意。
李敏扫了一眼货架,指出了几个她惯用的高端品牌。秀秀面色不变,从容地将符合她要求的物品放入购物车,既未显惊讶于其挑剔,也未流露出任何不舍。王一诺在一旁默默看着,心里为秀秀的沉着点赞。
转到生鲜区,更是秀秀的主场。她熟练地挑选着蔬菜,检查新鲜度,跟相熟的摊主点头打招呼。她拿起一把翠绿的小油菜,对王一诺说:“这个清炒,李阿姨应该能喜欢,比较清淡。”又拿起一块纹理漂亮的牛腩,“这个红烧,明明暖暖都爱吃。”她甚至还特意挑了几个品相极佳的番茄,“可以做个番茄蛋花汤,开胃。”
她的采购思路清晰,既考虑了可能口味挑剔的李敏,也照顾了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甚至没忘记营养搭配和色彩协调。王一诺跟在她身边,负责提重物和补充建议,两人有商有量,偶尔低声交谈几句,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
李敏跟在后面,沉默地观察着。她看着秀秀如何精准地判断蔬菜的新鲜度,如何与摊主自然交流,如何统筹安排菜单和预算(尽管她似乎并不太在意价格)。这一切,都透露出眼前这个女人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企业家,而是真正精通家务、懂得生活的女主人。而自己那个在她印象中还有些大男孩气的儿子,此刻在秀秀身边,竟也显得沉稳可靠,俨然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这种认知,让李敏的心情有些复杂。
采购完毕,回到家中,秀秀甚至没有多做休息,系上围裙就钻进了厨房。水龙头哗哗响起,洗菜、切菜、备料,动作麻利,井然有序。
“一诺,帮我把蒜剥了。”
“好。”
“牛肉要切块,稍微大一点,炖起来好吃。”
“明白。”
“帮我从上面的柜子里拿一下炖肉的香料包。”
厨房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水流声,以及秀秀和王一诺之间简短的、充满烟火气的对话,交织成一曲平凡却温馨的家庭协奏曲。
李敏没有回客房,也没有继续看杂志。她不知不觉地走到了厨房门口,倚着门框,静静地望着里面的景象。她的儿子,那个从小被保姆佣人环绕、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王一诺,此刻正认真地剥着蒜,偶尔按照秀秀的指挥递个调料,或者在她需要时接过她手中的锅铲翻炒几下。他的脸上没有不耐烦,反而带着一种参与其中的专注和……满足?
而秀秀,围着素雅的围裙,长发随意挽起,额角因为忙碌渗出细密的汗珠。她站在灶台前,掌控着几个锅灶,动作流畅而自信,仿佛指挥若定的将军。炒锅里升腾起带着食物香气的蒸汽,氤氲了她的侧脸,柔和了她平时在商场上的那份锐利,增添了几分居家的柔美与温暖。
这一幕,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有烟火气。它不同于李敏所熟悉的、那种由佣人准备好一切、家人只需在华丽餐厅按序就坐的冰冷就餐模式。这里充满了互动、协作和等待美食诞生的期待。
李敏的心弦,被这寻常却动人的一幕轻轻拨动了。她一直希望儿子能成家立业,过上稳定幸福的生活。她想象中的画面,或许是门当户对的联姻,是相敬如宾的体面,是事业上的强强联合。但此刻厨房里这鲜活的、充满默契与温情的景象,让她忽然意识到,或许幸福的模样,不止她预设的那一种。
一种她从未预料到的、类似于“温馨”的感觉,在她严格规划了数十年的心湖里,投下了一颗小小的石子,漾开了一圈微弱的涟漪。她依旧对秀秀的年龄、婚史心存芥蒂,但眼前这实实在在的、儿子参与其中并乐在其中的“家”的感觉,让她无法轻易否定。
她没有出声打扰,只是默默地看了好一会儿,然后转身,悄无声息地回到了客厅。空气中弥漫的食物香气越来越浓郁,那是“家”的味道,正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这个房子的每一个角落,也试图渗透进李敏那颗包裹在层层标准和要求之下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