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二
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展开后,江城理工大学大学的校园里仿佛按下了暂停键。往日里热闹的校园变得异常安静,只有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在校园里穿梭忙碌。
然而,防控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尽管学校已经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但疫情还是出现了。
2022年11月24日,凌晨三点的江城理工大学校园,行政楼三楼的副校长办公室还亮着灯。邓鑫元盯着电脑屏幕上疾控中心发来的紧急通报——“学校西侧家属区新增3例确诊,均为在校教职工家属,其密切接触者含12名学生”,指尖在桌面上敲出急促的节奏,像在为即将打响的防疫战倒计时。
“必须在封城前筑牢校园防线!”邓鑫元抓起外套往外走,走廊里的声控灯被脚步声唤醒,照亮他匆匆的身影。楼下,后勤保障处处长张磊正带着十几名工作人员装车,消毒喷壶、防护服、隔离栏堆了满满两辆车,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紧绷。
“张磊,分三步走!”邓鑫元拉开车门坐进去,语速快得几乎不停顿,“第一,门禁管控,现在就去封死除主校门、西门外的所有出入口,主校门设双重岗,一组测体温、查健康码,一组登记出入人员和事由,学生非就医、防疫任务一律不准出校,校外人员哪怕是教职工家属,没有审批单也绝不能进;第二,隔离区搭建,把校医院西侧的旧教学楼清空,每层设20间隔离房,配齐床铺、被褥、消毒液,下午五点前必须完工,要保证每间房有独立卫生间和通风窗口;第三,物资调配,通知各学院、行政部门,把备用口罩、防护服全部集中到校医院,优先保障一线人员,你现在就去落实,有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
张磊用力点头,转身跳上另一辆车:“邓校长放心,保证按时完成!”
邓鑫元没歇脚,又驱车赶往校医院。凌晨的校医院走廊里,消毒水味混着冷空气钻鼻腔,院长赵志强正带着医护人员清点物资,看到他来,连忙迎上来:“邓校长,刚统计完,口罩只剩800个,防护服50套,隔离病房只有6间,要是确诊人数增加,根本不够用。”
“先把旧教学楼的临时隔离区用上,物资我来想办法。”邓鑫元走到诊台旁,拿起登记表快速翻阅,“那12名密接学生现在在哪?有没有做核酸?”
“已经通知他们在宿舍待着,辅导员盯着呢,核酸采样队正在赶来的路上。”赵志强递给他一套防护服,“邓校长,您这几天连轴转,得注意防护,别太累了。”
邓鑫元套上防护服,拉上拉链时,面罩里起了层白雾:“现在不是说累的时候。走,跟我去学生宿舍看看,得让孩子们知道,学校会保护他们。”
两人刚走到三号宿舍楼门口,就看到辅导员李娜正站在楼下打电话,声音带着哭腔:“邓校长,您快来!203宿舍的张明发烧了,38.5度,他说昨天跟确诊家属在超市碰过面……”
邓鑫元的心猛地一沉,快步冲进宿舍楼。203宿舍里,张明裹着厚外套缩在椅子上,脸颊通红,眼神里满是恐慌。另外三个室友坐在对面的床上,大气不敢出。
“张明,别害怕,我们先去校医院做检查。”邓鑫元放缓语气,蹲在他面前,“现在只是发烧,不一定是确诊,就算是,我们也有办法治,学校会一直陪着你。”
张明点点头,声音沙哑:“邓校长,我会不会传染给室友?我爸妈还不知道,我不敢跟他们说……”
“你室友会去临时隔离区观察,每天做核酸,有情况会及时处理。”邓鑫元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让李老师帮你跟爸妈报平安,就说你有点感冒,在学校治疗,让他们别担心。”
安排医护人员把张明送到校医院后,邓鑫元又去了其他密接学生的宿舍。每个宿舍门口都贴了“居家隔离”的纸条,辅导员们正挨个送早餐和口罩,学生们隔着门跟他挥手,有人喊:“邓校长,我们会听话待着,不给学校添麻烦!”
邓鑫元站在走廊里,看着那些紧闭的宿舍门,心里一阵发酸。这些孩子本该在教室里上课,在操场上打球,现在却要在宿舍里隔离,他必须守住这道防线,不让更多孩子陷入恐慌。
上午十点,市里的封城公告正式发布。邓鑫元刚回到校医院,就接到赵志强的电话:“邓校长,张明的核酸结果出来了,阳性!是学校首例确诊病例!”
邓鑫元握着手机的手紧了紧,深吸一口气:“立刻启动应急方案!第一,把张明转到定点隔离病房,安排两名医护人员专门负责,密切监测他的体温、血氧;第二,追溯他近三天的活动轨迹,食堂、超市、教学楼,去过的地方全部消杀,接触过的人再排查一遍,一个都不能漏;第三,给全校师生发通知,说明情况,提醒大家做好防护,别信谣言,有异常及时上报。”
挂了电话,邓鑫元走到隔离病房外,透过玻璃看到张明躺在病床上,手里拿着手机,应该是在跟家人视频。他想起自己的儿子邓念云,跟张明差不多大,要是念云遇到这种事,他该有多心疼。
“邓校长,您还没吃早饭吧?”护士小王递过来一份盒饭,“刚从食堂拿来的,还热着。”
邓鑫元接过盒饭,却没胃口吃。他掏出手机,给妻子苏晚发了条消息:“晚晚,学校出现首例确诊,我得留在学校防控,暂时回不了家,你和念念照顾好自己,别出门。”
很快收到苏晚的回复:“老邓,你注意安全,缺什么跟我说,我想办法给你送过去。念念让我跟你说,他画了幅画,等你回家给你看。”
邓鑫元看着消息,眼眶一热。他把盒饭放在一旁,转身走向临时隔离区——那里还有12名密接学生等着他去安抚,还有无数的防控细节等着他去落实。封城后的校园,安静得只剩下风吹梧桐叶的声音,可他知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在这所大学里打响,而他,必须站在最前线,守住这三万多名师生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