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少宇很快就来到党员先锋队的办公室,党员先锋队办公室的玻璃窗上还沾着晨露,付少宇推开房门时,张远正对着党课签到表发愁,笔尖在纸上戳出一个个小坑。“少宇,你可来了!”他像看到救星似的抬起头,“上周的党课乱成一锅粥,各院的人挤在门口抢座位,还有人带零食进去吃,王老师气得脸都白了。”
付少宇把背包放在桌上,掏出从大礼堂借来的座位分布图,用红笔在上面圈画:“我昨晚想了三个办法,你们看看行不行。”
他指着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的区域:“第一,按学院划分区域,文学院和外国语学院从东门进,理学院和工学院走西门,错开进场时间,每个院间隔五分钟。”
李萌凑近看了看,指尖点在红色区域:“这样能避免拥挤,但怎么保证大家按时来?总有迟到的。”
“这就要靠第二个办法。”付少宇拿出一张表格,上面列着各院入党积极分子的名单和学号,“我让各院支书提前把名单报上来,按到场顺序签到,迟到十五分钟以上的记缺勤,三次缺勤取消资格。”
张远皱起眉:“会不会太严格了?毕竟都是同学……”
“党课是严肃的事。”付少宇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如果连按时到场都做不到,谈何‘入党积极’?”他想起国旗护卫队的纪律,令行禁止从来不是苛求,而是底线。
范莉这时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叠红色臂章:“我觉得可行。”她把臂章放在桌上,“这是‘秩序维护员’的标志,我们先锋队的人佩戴这个,在各区域巡逻,提醒大家保持安静。”
她看向付少宇:“第三个办法呢?”
“指定座位,贴姓名牌。”付少宇从包里拿出一沓打印好的姓名贴,“每个座位上都贴好名字,谁坐哪一目了然,想交头接耳都难。”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我会让国旗护卫队的队员来帮忙,他们站在过道里,不用说话就能起到震慑作用。”
办公室里安静了几秒,李萌突然笑了:“这招够绝!谁好意思在穿作训服的人面前捣乱啊?”
张远也点头:“我这就去联系各院支书,把名单和进场时间发下去。”
“我去大礼堂贴姓名牌。”李萌拿起姓名贴,脚步轻快地往外走。
范莉看着付少宇,眼里带着赞许:“没想到你把军训那套用到这了,还挺合适。”
“道理是相通的。”付少宇收拾着文件,“不管是列队还是听党课,守秩序不是束缚,是为了让大家更专注。”他想起寒假体验网格员时,那些看似琐碎的规定,其实都是为了让生活更有序。
下午,几人一起去大礼堂布置。付少宇指挥着国旗护卫队的队员贴姓名牌,张一民和赵蓝翔带着人在门口划引导线,红色的区域线在阳光下像一道道庄严的界限。
有路过的学生探头看,小声议论:“这是要干嘛?搞得跟开会似的。”
赵蓝翔听见了,笑着回了句:“党课本来就是开会,比开会还重要呢!”
付少宇没理会议论,只是仔细检查着每个细节:姓名牌是否贴正,引导线是否清晰,进出口的指示牌够不够显眼。他想起王丽老师揉着肩颈的样子,想起那些因纪律松散而浪费的时间,突然觉得这些准备格外有意义——让认真学习的人不被打扰,让严肃的场合保持庄严,这本身就是一种责任。
傍晚时,布置终于完成。大礼堂里空荡荡的,红色的座椅上贴着白色的姓名贴,整齐得像列队的士兵。付少宇站在后排,看着这一切,突然想起老爷爷说的“太极理”——秩序不是僵硬的规矩,是像水一样自然的流动,各归其位,各安其分。
系统面板在此时亮起:
【“党员先锋队任务”进度提升:秩序方案获全员认可,奖励“组织协调”能力+10】
离开大礼堂时,夕阳正从西门照进来,把红色的座椅染成金色。范寄看着付少宇的侧脸,突然说:“王老师没看错人,你确实适合干这个。”
付少宇转头看她,晚霞落在两人身上,带着柔和的暖意。“是大家帮忙。”他说。
回到宿舍时,李阳他们正围着刘辉听他弹新歌。看见付少宇进来,胡昱坤举着个苹果问:“听说你把党课搞成军训了?够狠啊!”
付少宇笑了笑,没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