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长,罗记者是京城早报的大记者,经常报道国内外要闻,在这一行很有名气。”
“这位是周记者,来自东城晚报。”
娄晓娥逐一介绍在场的记者。
他们分别来自京城几家主要报社,何雨柱虽不熟悉,但也略有印象。
“久仰久仰……”
何雨柱与他们寒暄几句。
“何社长,我们京城早报想对您做一次专访,”
“不知您现在是否有空?”
罗记者的气场明显压过其他记者,
他一开口,旁人便不作声。
何雨柱瞥见其他记者嘴唇微动,欲言又止,
看来是不敢得罪这位罗记者。
“看来这人有点来头。”
何雨柱笑了笑,回答:“没问题,现在就可以开始。”
“各位也一起来吧,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他不想多费时间,干脆在办公室开个问答会。
罗记者眉头微皱。
他本想单独采访何雨柱,
为京城早报拿下独家新闻。
以往只要他出面,其他记者都会退让。
但何雨柱这么一说,他也不便反对。
更何况,《飞》杂志销量已破百万,
他们京城早报花了十多年才达到的成就,
何雨柱的非专业团队三天就做到了。
罗记者心知,这本杂志将来必在京城,乃至全国出版界占有一席之地。
何雨柱年纪轻轻就当上社长,定有非凡之处,
还是别得罪为好。
于是,罗记者第一个提问。
罗记者向何雨柱提问:“何社长,您是否预料到《飞》这本科幻杂志一经推出便能在京城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何雨柱神态自若地答道:“算是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罗记者追问:“能否详细说说?”
何雨柱解释道:“意料之外,是因为科幻题材在国内的读者群体相对有限,我们作为先行者,开创了国内科幻杂志的先河。
创刊号能够迅速售出一百万册,说实话,确实出乎我的预料。”
“不过这一切又合乎情理,因为《飞》创刊号的质量完全对得起这个销量。
我个人认为,它在同类杂志中堪称世界顶尖,没有之一。”
何雨柱语气坚定,充满自信。
在场的记者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他们都读过《飞》创刊号,无不被其高质量所震撼。
这些记者大多文化素养较高,接触过不少国内外报刊杂志,而《飞》创刊号的质量确实令他们大开眼界。
因此,何雨柱的自信并非没有依据。
“年纪轻轻,气场却如此强大!”罗记者与其他记者心中不约而同地感叹。
何雨柱虽然年轻,却已展现出业界领袖的风范。
随后,周记者——一位三十多岁的女记者——提问道:“何社长,我了解到您之前曾是轧钢厂的食堂炊事员。
请问您是如何通过自学,在如此年轻的年纪创作出那么多令人惊叹的科幻作品的呢?”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何雨柱微微一笑,反问道:“你们想知道我为何能写出这么多优秀作品吗?其实原因很简单。”
他故意停顿片刻,记者们纷纷屏息凝神,连一旁的娄晓娥和正在工作的冉秋叶也不由自主地放轻了呼吸。
“这靠的是天赋。”何雨柱缓缓说道,“这种天赋,是你们学不来的。
说实话,我这个人除了这点天赋,其他方面实在乏善可陈。”
这番话让在场众人一时语塞,内心颇为无奈。
084 打不过就加入(第2更)
罗记者听得目瞪口呆。
他平时采访的行业大佬们说话都十分谨慎、讲究分寸,而何雨柱的风格却让他内心受到不小的冲击。
然而转念一想,何雨柱的言论恰恰是新闻的绝佳爆点。
如果《京城晚报》今晚的头版头条标题是“《飞》创刊号破百万,何雨柱:我除了天赋一无所有”,必将引发广泛讨论。
尽管这个时代的记者仍拿固定工资,报纸销量与个人收入无关,但行业内的能力仍是硬通货。
罗记者之所以比其他同行更有资历和声望,正是因为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制造话题的能力。
“咳…咳…”罗记者清了清嗓子,试图缓和现场气氛,随后继续提问:“何社长,请问您对《飞》的下一步发展有何具体规划?这本杂志将会是月刊还是周刊呢?”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在当时,大多数杂志都是月刊,因为市场有限,读者群体相对较小。
月刊的出版压力也远小于周刊。
通常的杂志社无法应对周刊的高强度运作。
唯有那些不计较销量、并有集体支持的杂志才能发行周刊。
何雨柱既不愿走周刊路线,因为杂志社人手不够;
也不愿选择月刊,毕竟科幻世界《飞》的销量已足以支持周刊市场。
最终,何雨柱决定采用半月刊的形式。
“都不对。”
“我们科幻世界《飞》是半月刊,下一期将在一周后推出。”
何雨柱的话让在场记者们一时愣住。
半月刊?
这又是一个创新之举。
“此外,下期科幻世界《飞》将举行一次征文大赛。”
何雨柱向记者们复述了之前向于海棠解释过的内容。
记者们听得目瞪口呆。
何雨柱实在太擅长制造新意了。
他们在出版行业多年,从未听说过征文大赛这种形式。
而且何雨柱的设想是全国范围的征文大赛,这无疑又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
罗记者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内容太多,几乎忙不过来。
其他记者也是如此。
大家都觉得此行收获颇丰。
何雨柱则将这些报刊视为征文大赛的宣传渠道之一。
借助这些报刊的报道,加上科幻世界《飞》自身的广告,
何雨柱的目标是让京城的每个人都知晓科幻世界《飞》即将举办征文大赛。
哪怕原本不知道这本杂志的人,也能通过征文大赛了解到它。
此时,全国电视机年产量不足千台,
就连效益极佳的第三轧钢厂也没有一台电视。
电视台更是稀少。
若历史不被改变,新闻联播还要等二十多年才会出现。
即便有电视,也几乎无节目可看。
正因为电视行业尚不发达,
否则何雨柱真想在这个时代打造一个类似“脑白金”的广告。
广告词他都已经想好了:
【想成为科幻大师吗?】
【想受到万人敬仰吗?】
【想参与华夏崛起的事业吗?】
【快来参加科幻世界征文大赛吧!】
【无需一分钱,无需一张票,只需一支笔,你就能改变世界!】
可惜,何雨柱心中感叹,创办杂志只是他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必须加快进度了。
要知道,此时华夏的邻国霓虹国,电视年产量已达千万级别,差距之大难以想象。
“大致情况就是这样。”
“你们可以按照我给的标语写,也可以自由发挥。”
何雨柱废物利用,将广告语都告诉了罗记者等人。
罗记者等人张大了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笔给你,相机给你,你来当记者好了。”
“就你这宣传水平,完全碾压我们啊!”
“难道这才是真正的出版业大佬?”
“给大佬敬茶!”
何雨柱不解地看着沉默的众记者。
“同志们,你们没有问题了吗?”
“如果我哪里说得不好,请帮忙润色一下。”
何雨柱谦虚地说。
“我……”罗记者突然有种想打人的冲动。
“对了。”何雨柱还不忘补充一句,“你们对报社的工资满意吗?”
“我这儿正缺人手呢!”
“你们也知道,我们轧钢厂杂志社急需人才。”
“要不要加入我们?”
“想想看,虽然你们的报刊和我们类型不同,但我们轧钢厂杂志社也可以办报纸啊。”
“如果我们办报纸,很可能比你们卖得更好。”
何雨柱的话让众人心中一沉,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就算你是大佬,说话也不能这么冲。”
“md,你讲话也太伤人了!”
记者们内心纷纷嘀咕。
“别着急。”
“我教你们一个妙招。”
虽然已经被何雨柱耍了好几次,但记者们还是忍不住好奇。
“什么办法?”大家真的想知道。
“打不过就加入啊!”
“来我们杂志社,待遇可以谈,还有额外福利。”何雨柱循循善诱。
罗记者等人互相看了看。
这人说话虽然难听,却又挺有道理,让人无法反驳。
“何社长,您这话有点资本主义味道,这样可不太好。”罗记者嘴上拒绝着,
心里其实已经动摇了。
在京城晚报,他是首席记者,
但那又怎样?
领导不重视,工资到顶多年没涨,只是一级待遇。
“哦对,要谨言慎行。”何雨柱点点头,
接着一句话差点又让罗记者吐血:
“那你什么时候来我们这儿上班?”
就在何雨柱与几位记者谈笑之时,一位气场强大的国字脸中年人迈着大步走进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