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净世株”全球分发与监控的布局,李默将目光投向了龙城发展的另一大引擎——航天领域。他悄然来到了“启明星四号”的建造场地。
巨大的组装车间内,一个比前三号更加庞大、结构更为复杂的银色舰体已然成型,如同一条蛰伏的金属巨鲸,冰冷的表面反射着车间内忙碌的灯火。无数的管线、支架如同藤蔓般缠绕其上,工程师和智能机器人如同工蚁般在其间穿梭,进行着最后的调试与安装。
站在这个庞然大物脚下,李默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震撼,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他是那个提出构想、指明方向、甚至不惜用“吹出去拉风带派”来激励士气的人,但真正将这些狂想变为现实的,是眼前这些默默无闻、与数据和图纸为伴的科学家与工程师。
如果说他是理想的传达者与推动者,那么他们,就是奇迹的制造者。
他没有打扰任何人的工作,只是放轻脚步,如同一个普通的参观者,穿行在各种显示着复杂参数、三维模型和能量流图的屏幕之间。那些令人头皮发麻的数据流和结构图,在他眼中如同天书,但他知道,这每一个符号、每一条曲线,都凝聚着无尽的智慧与心血,是人类挑战未知的坚实脚印。
静静地看了一会儿,李默转身离开了喧闹的车间,径直来到了项目总控办公室。
负责人见到他,立刻起身。李默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开门见山地说道:
“詹工,把‘启明星’一号、二号、三号,从设计图纸、实验数据、飞行记录到所有的技术总结报告,全部整理出来,打包成一个完整的‘启明星技术遗产’数据包。”
负责人愣了一下,有些不解:“首领,这是……?”
李默目光深邃,解释道:“我们要让科技树上,都开花结果。不能只盯着最顶端的那几朵花。”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正在茁壮成长的龙城:“再过几年,新的一批人才将从‘修身学府’毕业。他们接受了最好的教育,拥有无限的潜力,我们必须为他们准备好足够广阔和坚实的舞台。我们未来的交通工具、能源网络、甚至日常生活用品,都需要这些最前沿的航天科技作为基础,进行技术下沉和衍生应用。”
他转过身,语气笃定:“你把数据包整理好,我来负责分配这些资源。”
李默的思维已经跳脱出了单一的航天项目,他开始从整个文明发展的链条来考量。
“净世株项目已经启动了,现在就在等结果。”他继续说道,将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联系了起来,“哪些驻地能够完美复制、甚至在本地化研究中取得突破,就证明了他们的科研潜力、组织能力和务实精神。这些驻地,以后就会优先获得像‘启明星技术遗产’这样的顶级资源倾斜,甚至可以进行人口的优化合并,集中力量办大事。”
他的决策逻辑清晰而冷酷,带着强烈的激励色彩:
“我们要为子孙后代负责。 资源必须用在刀刃上。”
“所以,等‘幽灵审计官’的报告回来,如果所有驻地在净世株项目上都成功了,那我们就将‘启明星技术遗产’向全球所有驻地公开!”
“但如果只有部分成功,那我们就只挑成功的发!让优秀的更优秀,让努力的得到回报!”
这无疑是在各驻地之间点燃了一把更为激烈的竞争之火。不仅要会种地(净世株),还要展现出足够的潜力和可靠性,才能获得通往更高科技殿堂的钥匙。
负责人深吸一口气,感受到了总指挥布局的深远与手腕的强硬。他立刻应道:“是!总指挥,我明白了!我们会尽快整理出最完整的数据包!”
李默点了点头,最后看了一眼窗外那巨大的“启明星四号”。
科技的繁花,不能只由一枝独秀。他要用竞争和激励,让这棵文明之树,开出遍及每一个角落的、绚烂的花朵。而这,需要最精心的灌溉,和最无情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