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加急奏报上的字句,如同凛冬的寒风,瞬间吹散了京都初建的蛊医科所带来的些许暖意。萧承烨与林晚夕对视的瞬间,彼此眼中都看到了凝重与决断。北境的安宁关乎国本,疮痍若不及时抚平,遗祸将远超一场战争的胜负。
翌日朝会,萧承烨并未先将北境疫情公之于众,而是率先论起了北境军政之功过。
金銮殿上,帝王威仪深重。他目光如炬,扫过满朝文武,最终落在一众武将身上,声音沉冷如铁:“北境一战,我军将士用命,终克强敌,此乃大功,朕心甚慰。然,大战之前,北境防线屡有疏漏,致使漠北联军长驱直入,兵临城下,沿途城池守将或望风而逃,或抵抗不力,此等失职之罪,岂可因最终之胜而掩过?”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骤然紧张。那些并非慕容华嫡系、却在战前表现不堪的将领们顿时面色发白,冷汗涔涔。
萧承烨没有丝毫犹豫,直接点名:“云州副将张贲,敌军先锋未至,便弃城而走,致使粮草重镇沦陷,按律当斩!拖出去,交刑部议处!” “麓城守备李茂,守城三日即告城破,查实乃疏于防务,器械不修,革职查办,流放三千里!” ……
一连串的 提姆被点出,相应的惩处雷厉风行地下达。萧承烨手段铁血,没有丝毫容情。他深知,唯有赏罚分明,方能整肃军纪,稳固边防。这些被处置的,多是庸碌无能或心怀侥幸之辈,他们的倒下,正好空出了位置。
紧接着,便是论功行赏。 “鹰扬将军周铮,固守飞云隘口,血战七日,寸土未失,擢升为云州都督,总领云州防务!” “骁骑校尉赵猛,率轻骑屡次袭扰敌军粮道,斩获颇丰,晋为游击将军!” “参将孙戈,临川旧部,于北境战中勇猛突进,斩敌酋首,擢升……” ……
一系列提拔任命从中枢发出,这些被擢升的将领,无一不是在战场上用鲜血证明了自己忠诚与勇武的忠勇之士,其中更不乏从临川就跟随帝后、经历过考验的嫡系。朝臣们清晰地看到,陛下正在借此机会,彻底重塑北境的军事格局,将边疆兵权牢牢掌握于可信之人手中。
处理完军政,萧承烨才将那份关于北境疫情风险的奏报示于众臣,殿内顿时响起一片担忧的议论。 “陛下,此乃大疫之兆,需立刻派遣太医,封锁疫区,严防扩散啊!”有老臣急忙出列建议。 “正是,需调拨大量药材,派遣得力干员前往处置!”
萧承烨微微颔首:“众卿所虑甚是。此事,朕已有决断。”他看向林晚夕,“皇后。”
林晚夕上前一步,凤仪威严,声音清越却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陛下,诸位大人。北境土地水源之异变,非寻常瘟疫,乃葬龙蛊寒毒死气残留污染地脉所致。寻常医药恐难根除,若处置不当,反可能加速死气扩散。臣妾请旨,亲赴北境,以净雪蛊之力,净化土地水源,从根源上杜绝疫情。”
“不可!”话音未落,立刻有保守大臣出言反对,“皇后娘娘万金之躯,岂可亲涉险地?北境苦寒,兼有疫情之险,若有丝毫闪失,臣等万死难赎!还请陛下三思!” “是啊娘娘,净化之事,或可遣太医署精通蛊医科之员前往,何必亲身冒险?”
反对之声皆出于担忧与忠诚。林晚夕却神色坚定:“本宫明白诸位大人好意。然净雪蛊乃世间至净之源,其力唯有本宫能完全引导。此事关乎北境万千黎民生死,乃至国朝北疆长治久安,不容有失。本宫既掌蛊医科,更应身先士卒。且北境战后创伤颇多,正需蛊医结合之术进行实践,本宫亲往,亦可指导太医署人员进行首次大规模应用,积累经验。”
她的理由充分,更带着一份不容推卸的责任感。萧承烨看着她眼中坚定的光芒,深知她心意已决,更信任她的能力。他抬手止住了众臣的劝阻,沉声道:“皇后仁心勇毅,心系黎民,朕心甚慰,亦以她为傲。北境之患,非皇后亲往难以根除。朕意已决,准皇后所请。”
皇帝一锤定音,众臣虽仍有忧虑,却也不再强谏。
帝后二人分工协作,效率极高。 萧承烨坐镇中枢,继续统筹全局: 一、下旨设立“北境安抚使”一职,委任一名干练能臣担任,持尚方宝剑,总揽北境战后重建、流民安置、物资调配一切事宜,直接对皇帝负责。 二、命户部、工部紧急调拨粮草、药材、工匠、建材,火速运往北境。 三、严令北境各州府官员全力配合皇后与安抚使工作,若有怠慢,严惩不贷。
林晚夕则迅速准备北上: 一、以太医院名义,抽调太医署精干人员,以及蛊医科首批表现出色的学员,组成一支特殊的医疗队伍,携带大量药材和初步培育成功的医疗蛊虫。 二、请旨调派一队工部精通水利、地质的官员与工匠随行,负责净化后的土地修复与水源疏导工程。 三、令暗卫精选人手,一路护卫,确保安全。
数日后,皇后仪驾离京,一路北上,直奔疫情最重的北境重镇——云州苍梧郡。
抵达之时,所见景象令人揪心。昔日战场边缘的村落一片死寂,土地呈现一种不祥的灰败之色,溪流浑浊,散发着淡淡的寒意。不少百姓面色蜡黄,咳嗽不止,体虚无力,牲畜亦多有病死。
林晚夕立即投入工作。她首先选定了一片污染最严重的山谷作为首个净化点。随行的太医署人员与蛊医科学员们在孙仲景远程指导下(老太医令需坐镇京都蛊医科),按照既定方案,先行疏散附近百姓,设立隔离区,以药草熏蒸初步控制局面。
随后,林晚夕于谷地中央盘膝坐下,闭目凝神。净雪蛊的力量自她体内缓缓溢出,柔和而圣洁的白光以她为中心,如水波般向四周荡漾开来。白光所过之处,大地之上弥漫的灰黑死气如同冰雪遇阳般悄然消融,土壤逐渐恢复本色,空气中那股阴寒的气息也被涤荡一空。
整个过程持续了数个时辰,林晚夕额头沁出细密汗珠,但效果显着。整个山谷的死气被彻底净化。随行的工部官员立刻带领人手勘察地形,引导附近被污染的水源流入这片净化后的区域进行“过滤”,并开始挖掘深井,寻找新的洁净水源。
医疗队伍则忙碌起来。他们一边用传统医术救治染病的百姓,一边开始谨慎地应用蛊医之术:以凝血蛊处理一些难以愈合的战后创伤,以清肠蛊治疗因饮用了不洁之水而患病的百姓,甚至尝试用新培育的“生机蛊”(一种能微弱促进生机的小蛊虫)辅以药汤,调理那些被死气侵蚀、元气大伤的士兵与民众。
这是蛊医科成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虽然忙碌,甚至有些手忙脚乱,但在林晚夕的亲自指导和孙仲景通过快信传来的建议下,一切都在摸索中稳步推进。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许多传统医术难以快速见效的病症,在蛊虫的奇效下得到了控制甚至治愈。随行的太医和学员们亲眼见证了蛊术用于救人的巨大潜力,心中的那点疑虑和恐惧逐渐被兴奋与成就感取代,积累了无比宝贵的实践经验。
在清理一处被战火摧毁的漠北军临时营寨时,医疗队发现了意外之物——几个被遗弃的、用特殊金属打造的密封容器。容器上刻着诡异的符文,内部残留着一些漆黑如墨、散发着极度阴寒气息的土壤样本和几只早已死去的怪异蛊虫尸体。
随行的蛊医科学员认出,这绝非他们正在研究的医疗蛊虫,其散发的气息甚至比葬龙蛊的死气更加阴毒诡异。 “娘娘,此物凶险异常!”学员立刻上报。
林晚夕查看后,面色无比凝重。她感知到这些残留物中蕴含着一股极其隐晦而恶毒的力量,与葬龙蛊同源却又更加精炼,似是经过特殊炼制的某种诡毒。“小心封存,贴上符箓,严加看管,带回京都仔细研究。”她吩咐道,心中升起一丝隐忧,漠北军遗留此物,绝非偶然。
历时一个多月,林晚夕率领的队伍奔走于北境数个受污染的区域,成功地净化了土地水源,遏制了疫情的爆发。同时,在北境安抚使的统筹下,重建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展开,流民得到安置,新的屋舍和城墙在废墟上逐渐立起。
帝后同心,一个定策于庙堂,肃清军政,提供坚实后盾;一个亲身赴险,以奇术净化疮痍,抚慰黎民。北境的天空,终于彻底驱散了战争的阴霾与死气的威胁,重现清明。大凉的北疆,经历了一场血的洗礼后,变得更加稳固。
当林晚夕带着疲惫却欣慰的笑容,以及那几箱被封存的诡异样本踏上返京之路时,北境的百姓自发相送,口称“皇后娘娘千岁”,感激之声不绝于途。
而京都之中,萧承烨也已准备好,将要进行新一轮的朝堂布局,为接下来的新政推行,扫清最后的障碍。
(第一百八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