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院角的松树,谢怜就被墨尾的轻叫吵醒了。小猫正蹲在床头,爪子扒着他的衣袖,尾巴尖轻轻扫过手背,眼底满是期待——想来是惦记着昨晚承诺的烤小鱼干。
“知道了,这就给你烤。”谢怜笑着揉了揉墨尾的脑袋,刚起身就见花城从外面回来,手里还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些新鲜的野菜。“今早去溪边看了看,水没结冰,还采了些荠菜,中午可以包荠菜饺子。”花城把竹篮放在案上,伸手探了探谢怜的额头,“没着凉吧?昨晚补网到挺晚。”
谢怜摇摇头,接过他手里的布巾擦了擦手:“不冷,灶膛的炭火一直没熄。对了,老水手的渔网要不要今天晒一晒?昨天补好还没晾干,潮乎乎的容易坏。”花城点头:“正想跟你说这事,院里的阳光正好,晒一天就能干透。”
两人简单吃过早饭,便开始收拾院子。花城搬来两根竹竿,架在院中的晾衣绳上,谢怜则小心地把渔网展开,铺在竹竿上。渔网刚晒好,墨尾就凑了过来,好奇地用爪子拨弄着网线,被谢怜轻轻按住:“别闹,弄坏了又要补。”小猫似懂非懂地缩回爪子,蜷在一旁的小垫子上,盯着渔网看。
晒好渔网,两人又开始处理荠菜。谢怜坐在窗边择菜,把黄叶和根须去掉,花城则拿着小盆去溪边洗菜。溪水确实没结冰,还冒着淡淡的热气,洗好的荠菜带着水珠,看着格外新鲜。“阿婆说荠菜包饺子要放些猪油才香,家里还有吗?”谢怜抬头问,手里还捏着一棵刚择好的荠菜。
花城擦了擦手,从厨房的柜子里拿出一小罐猪油:“还有些,是上次镇上买的,够包一顿饺子了。”他走到谢怜身边,帮着把择好的荠菜切成碎末,两人配合得格外默契,没一会儿就把馅料准备好了。
中午包饺子时,墨尾一直蹲在案边,眼睛盯着案板上的饺子皮,偶尔伸爪子想碰,都被花城轻轻按住。谢怜看着小猫馋嘴的模样,忍不住笑了,包了个小小的饺子,放在一旁:“等煮好了给你尝尝,不过只能吃一点,免得闹肚子。”
饺子煮好时,香气漫满了整个院子。谢怜盛了一碗,先给墨尾挑了个小饺子,吹凉后放在它的小碗里。小猫小口小口地吃着,尾巴还轻轻晃着,模样格外乖巧。两人坐在院里的小桌旁,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就着腌制的咸菜,偶尔喝一口热茶,暖得胃里格外舒服。
下午的时候,阿婆忽然来了,还提着个小陶罐,里面装着些自制的辣椒酱。“听说你们包了荠菜饺子,我来蹭碗吃。”阿婆笑着走进屋,一眼就看到了院中的渔网,“这渔网补得真整齐,比我家老头子补的好多了。”谢怜连忙起身让座,盛了碗饺子递过去:“阿婆快尝尝,刚煮好的,还热乎。”
阿婆接过碗,咬了一口饺子,满意地眯起眼睛:“好吃,荠菜新鲜,馅料也香。”她喝着饺子汤,和两人聊着天,说村里最近要办年货了,问他们要不要一起去镇上采购。谢怜点头:“正好家里的盐不多了,还想买些红纸,过年的时候贴春联。”
聊到傍晚,阿婆才提着空碗回去,临走前还叮嘱他们办年货时要早点去,免得人多挤不上。送走阿婆,两人又去看了看渔网,已经晒得差不多了,摸起来干干爽爽的。“明天就能给老水手送过去了,正好顺便问问他要不要一起办年货。”花城把渔网收起来,叠得整整齐齐。
晚饭过后,两人坐在炉边喝茶,墨尾蜷在谢怜的膝头,已经睡着了。谢怜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轻声说:“三郎,再过些日子就要过年了,你说我们要不要贴春联?以前在菩荠观的时候,每年都贴,就是字写得不好看。”
花城握住他的手,眼底满是笑意:“好,我们买些红纸,我来写。你想写什么内容?”谢怜想了想,笑着说:“就写‘平安’吧,只要我们能平平安安的,就好。”花城点头,把他的手揣进怀里暖着:“好,就写‘平安’,以后每年都贴。”
夜色渐深,灶膛的炭火渐渐弱了,却依旧暖烘烘的。谢怜靠在花城肩上,听着身边墨尾轻轻的呼噜声,还有窗外的风声,心里满是安稳。他知道,这样的日子——有喜欢的人在身边,有温暖的家,有可爱的小猫陪伴,便是世间最珍贵的幸福。而这样的幸福,会一直持续下去,一年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