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没散尽,谢怜就踩着田埂往稻田走。才几日不见,稻穗竟已垂得更低,穗尖的谷粒鼓胀得发亮,风一吹,沉甸甸的稻穗相互碰撞,发出“沙沙”的轻响,像在诉说着成熟的喜悦。
“稻穗颜色都转金了,再过十日就能收割。”花城不知何时站在他身后,手里拿着一把镰刀,刀身映着晨光,闪着亮。他伸手拂过稻穗,指尖能清晰摸到谷粒的饱满,“昨天去镇上问了,老农说这种饱满度,一亩地能多收两成粮。”
谢怜笑着点头,目光扫过整片稻田:“得提前把打谷场扫干净,再把麻袋和竹筐都整理好。”正说着,慕情扛着木耙走来,身后跟着海娃和狗蛋,两人手里各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摘的蔬菜果。
“我去把打谷场的碎石捡了,免得割稻子时硌脚。”慕情放下木耙,弯腰捡起田埂边的小石子,“海娃娘说,今天中午蒸新收的南瓜,让咱们早点回去吃。”
海娃跑到稻穗旁,踮着脚摸了摸垂落的谷粒:“谢怜哥哥,收割稻子的时候,我们能来帮忙吗?我力气大,能帮着抱稻穗!”狗蛋也跟着点头,把手里的菜果递过去:“这个给你们吃,甜得很!”
谢怜接过菜果,擦了擦递给花城和慕情:“当然能来,到时候给你们分新米,煮成白米饭吃。”两人欢呼一声,蹦蹦跳跳地跟着慕情去打谷场收拾了。
临近正午,村里的邻里们也陆续到田里查看稻穗。李婶提着竹篮,里面装着刚烙的饼,分给谢怜几人:“我家的稻子也黄了,等你们开始收割,我让我家那口子来帮忙,人多干活快。”
张老伯扛着锄头走来,笑着说:“我把家里的打谷机修好了,到时候你们直接用,省得再费力捶打稻穗。”谢怜连忙道谢,心里满是暖意——这村里的邻里,总是这样互帮互助,让平淡的日子多了许多温情。
中午,海娃家的院子里飘着南瓜的香甜。海娃娘把蒸好的南瓜切成块,摆在石桌上,还煮了一锅菜果汤,清甜的汤里飘着菜果片,喝一口满是果香。几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秋收的打算,海娃和狗蛋则捧着南瓜块,吃得满脸都是。
午后,谢怜和花城去村里挨家挨户通知,约定三日后一起收割稻子,各家自带农具,先帮家里劳力少的人家收,再收自家的。邻里们都爽快答应,还说要提前准备好饭菜,招待帮忙的人。
傍晚,夕阳把稻田染成一片金红,稻穗在余晖里泛着光,像铺了一地的金子。谢怜和花城坐在田埂上,看着远处的炊烟袅袅升起,听着村里传来的鸡鸣狗吠,心里满是踏实。
“等收完稻子,咱们把新米分给邻里一些,再留些自己吃,剩下的拿到镇上卖了,换些布料和种子。”谢怜靠在花城肩上,声音轻柔。花城握住他的手,指尖带着温暖:“都听你的,到时候再给你做件新衣裳,用上次买的细棉布。”
不远处的打谷场上,慕情正和海娃、狗蛋一起,把麻袋整齐地堆在角落,偶尔传来几声嬉笑。夜风拂过稻田,稻穗的轻响混着远处的笑声,在秋夜里轻轻回荡。所有人都在盼着三日后的秋收,盼着把沉甸甸的稻穗收回家,盼着这一年的辛劳能换来满满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