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晚上十点左右,吴升和林玉斓乘坐的车辆终于抵达了碧波郡东海岸边,一个名为望仙的小镇。
小镇规模不大,依着蜿蜒的海岸线而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海腥味和潮湿的水汽。
镇上的建筑多是些古朴的石屋或木楼,屋檐下挂着防风的灯笼,在夜风中轻轻摇曳,投下斑驳的光影。
街道上行人稀疏,大多行色匆匆,多是些与蓬莱仙岛有往来的船工、杂役或是低阶修士。
整个小镇笼罩在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气氛中。
在镇子边缘的简易码头,早有接到传讯的蓬莱仙岛外事弟子等候。
见到林玉斓的车辆,弟子恭敬上前,并未多问来意,只是周到地将二人引至镇上最好的一间客栈听潮居安顿下来。
客栈临海而建,推开窗便能听到阵阵潮声。
安排房间时,林玉斓并未言明吴升的真实来意,只说是同行的晚辈。
弟子心领神会,妥善安排了两间相邻的上房。
此刻已是深夜,贸然上岛拜访确实不便,二人决定在此歇息一晚,明早再正式登岛。
站在客栈二楼的廊道尽头,凭栏远眺。
夜色下的海面一片墨黑,唯有远处天际线上,隐约可见一片庞大无比的阴影轮廓,如同匍匐在海平面上的巨兽。
那便是蓬莱仙岛。
即便相隔较远,在朦胧的月色和淡淡的海雾笼罩下,依然能感受到那片岛屿散发出的磅礴灵气与古老气息,仿佛与周遭的凡俗世界隔绝开来,自成一方仙家洞天,实属不错。
……
夜里十点四十分左右,吴升独自坐在自己的客房内。
房间陈设简洁雅致,一扇雕花的木窗朝内敞开着,带着咸味的海风徐徐送入。
他并未点灯,只是借着透窗而入的清冷月光,坐在窗边的椅子上,静静望着窗外海天相接处那轮皎洁的明月。
海面波光粼粼,映着月华,显得宁静而深邃。
对于明日即将见面的那位天降红颜采言薇,吴升心中早有定计。
他此行的目的很明确,便是婉拒。
他深知,随着自身实力和地位的提升,未来必然会遇到更多类似的人情往来和势力拉拢。
但于他而言,感情绝非可以用来交易或妥协的筹码,更非儿戏。
心中既已有陆清蘅师姐的身影,便无需再节外生枝,平添烦恼。
他预想着,明日见面,只需坦诚表明心意,礼节周到即可。
以那采言薇的天赋心性,想必对这等相亲之事也并无兴趣。
双方说开,各自安好,便是最好的结果。
了结此事后,便可返回长青武院,心无旁骛地继续修炼,争取在年底前,将体魄稳稳提升至四十万。
正当他思绪流转之际,房门被轻轻叩响。
“请进。”吴升应道。
房门被推开,林玉斓走了进来。
她显然是刚刚沐浴过,换上了一身月白色的宽松常服,微湿的栗色长发随意披散在肩头,卸去了白日里的正式妆容,更添几分居家的柔美与成熟风韵,身上那股淡淡的血腥气早已被清雅的皂角香气取代。
“我会不会打扰到你了?”她站在门口,语气带着一丝询问。
吴升站起身,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林姐姐说哪里话,我料想你也会过来找我聊聊的。”
“请坐。”
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林玉斓听见吴升的这个称呼,心中一暖,却又轻轻一叹,走到桌边坐下。
吴升为她倒了一杯清水。
“我这次来,主要是好奇。”
林玉斓接过水杯,没有绕圈子,直接问道,“白日里,你瞬间凝出的那柄金色长剑,以及后来点出的那一片金雨,是什么剑法?我现在回想起来,那威力、那意境,实在惊人。”
她清晰地记得,吴升当时手中并无兵刃,是凭空凝聚元罡成剑,这种手段,绝非寻常。
吴升也没有隐瞒,坦然道:“那金色长剑,是万剑归宗的五品卷修炼到一定火候后,凝聚的元罡心剑。”
“《万剑归宗》?!”
林玉斓美眸瞬间睁大,立刻想起了这本功法的来历,“是赵分信巡查使当初给你的那部残卷?”
她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愕,那部残卷她是知道的,修复难度极大,赵分信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了吴升。这才过去多久?吴升不仅修复了,还修炼到了如此高深的境界?!
“正是。”吴升点头确认,“五品卷已修复并修炼圆满,我准备待时机合适,再向赵巡查禀明此事,或许能在观星阁谋个相应的职衔。”
“你在藏拙?”林玉斓瞬间明白了他的用意。
“对。”吴升承认。
林玉斓苦笑摇头,语气中充满了感慨:“厉害,真是后生可畏。那后来你单指点出的那片金色雨雾,我倒是认得,是元罡剑典中的高深变化吧?”
“嗯,元罡剑典。”吴升再次点头,“是早年栖凤市的江师姐引荐我修炼的,如今也已臻至巅峰。”
“江临月?”林玉斓再次露出惊讶之色,“你认识临月那丫头?”
“认识。”吴升也有些意外,“林姐姐也认识江师姐?”
“何止认识!”林玉斓笑了起来,眉眼间多了几分亲切,“她是我一位远房表亲家的女儿,小时候我还抱过她呢!没想到你们还有这层渊源。”
吴升也不禁莞尔:“这天下,有时还真小。”
“是啊,真小。”
林玉斓感慨了一句,神色稍稍认真了些,“我今晚过来,除了满足好奇心,主要还是想再听听你对明日之事的想法。”
“原本,我是很希望你能与蓬莱仙岛结下这桩姻缘,于你、于我们武院,都是好事。”
“但经过白日之事,我也明白,强求不得,你若决意拒绝,我定会站在你这边的。”
吴升看着对方真诚的目光,也不再拐弯抹角:“林姐姐,我的心意未变。”
“心中既有陆清蘅师姐,便不愿在其他事上徒惹牵绊。”
“感情之事,贵在专一。”
林玉斓看着他清澈而坚定的眼神,心中了然,点头道:“好,我明白了,你放心,明日我会帮你周旋。”
她顿了顿,似乎想起吴升之前的疑问,又道,“关于陆清蘅,其实知道她特殊之处的人极少,寥寥无几,并非刻意瞒你,只是其中牵扯甚大,有些事,确实不便由我告知,还请你见谅。”
“我明白。”吴升表示理解,随即问了一个他关心的问题,“那么,以我目前所显露的这点微末修为,在林姐姐看来,是否有那么一丝可能……?”
林玉斓闻言,仔细地打量了吴升片刻,神情变得非常认真。
她沉吟了数秒,似乎在权衡措辞,最终,还是缓缓地、坦诚地摇了摇头:“吴升,恕我直言。”
“以你如今展现的实力,做我林玉斓的夫君,已是绰绰有余。”
“但若想匹配陆清蘅,恐怕还不够。”
“除非你是在十八岁之后才开始正式修炼的。”她的话语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现实感。
吴升听完,脸上并无失落或沮丧,反而露出一丝释然的微笑:“原来如此,我明白了,多谢姐姐坦言。不过,我也不会因此放弃,尽力而为,若最终事不可为,坦然接受便是。”
林玉斓欣赏地看着他这般豁达的心境,点头道:“对的,这就是人生,尽力无悔,顺其自然。”
二人又闲聊了几句,林玉斓便起身告辞,让吴升早些休息。
次日清晨。
吴升和林玉斓在客栈用过早饭后,便来到了望仙镇的码头。
码头上已有不少人在等候,多是前往蓬莱仙岛办事或访友的修士。
他们登上的是一艘中型木质帆船,船身雕刻着蓬莱仙岛的云纹标志。
随着船夫解开缆绳,升起风帆,木船缓缓离岸,驶向那片笼罩在晨雾中的仙家岛屿。
吴升和林玉斓站在船头甲板上。
海风拂面,带着沁人心脾的清新,随着船只前行,远处的蓬莱仙岛轮廓逐渐清晰。
那是由数十座大小不一的岛屿组成的群岛,主岛最为雄伟,山势起伏,林木苍翠欲滴。
岛屿上空,有淡淡的、如同轻纱般的灵雾缭绕,阳光穿透云雾,洒下道道金辉,将整个仙岛映衬得如同仙境一般,可以看到有仙鹤之类的灵禽在云雾间穿梭,隐约还能望见山峰间亭台楼阁的飞檐翘角。
蓝天、白云、碧海、绿岛,构成一幅生机盎然、宁静祥和的仙家画卷。
片刻后。
木船平稳地靠在了蓬莱仙岛主码头的栈桥上,码头以白玉般的石材砌成,整洁而气派。
二人刚下船,便有一位早已等候在此的蓬莱仙岛女弟子迎了上来。
这位女弟子身着水蓝色的宗门服饰,容貌清秀,气质沉静。
她先是向林玉斓恭敬行礼:“林院长,一路辛苦。”
随后,目光便落在了吴升身上,眼神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好奇与打量。
她显然是知晓吴升此次前来的特殊目的,便是与宗门内那位传奇般的师姐采言薇相亲。
女弟子心中暗自思忖:“这位便是吴升?观其气度,倒是不凡,沉稳内敛,不似寻常青年。能被老祖看中,想来必有过人之处。”
然而,她内心深处,对这门亲事却并不看好。
采言薇师姐是何等惊才绝艳的人物?
年仅十八,修为已至五品巅峰,堪称蓬莱仙岛当代弟子中的翘楚,心高气傲,一心向道。
在她看来,师姐此次答应相见,多半是出于对老祖的尊重,走个过场罢了。
最终结果,大概率是各自安好。
不过,想归想,该有的礼数丝毫不能怠慢。
毕竟,能被老祖亲自点名、有资格与采言薇师姐相亲的男子,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放眼天下年轻一辈,能有此殊荣者,恐怕屈指可数。
更别提,对方还有司谕这一重罕见的身份。
“吴公子,林院长,请随我来。”
“言薇师姐已在小筑等候。”女弟子收敛心思,做出一个请的手势,语气恭敬而不失分寸。
吴升与林玉斓对视一眼,微微点头,便跟在这位女弟子身后,踏上了通往蓬莱仙岛深处的青石台阶。
……
十几分钟的路程,几分钟的与现场他人寒暄过后。
吴升独自一人踏入院落,将林玉斓留在外间等候,穿过两道爬满青藤的月亮门,眼前的景致豁然开朗。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池碧水,时值冬日,池中荷花早已凋谢,只余下些残梗枯叶,别有一番清寂韵味。
池水清澈,可见锦鲤悠游。
池畔不远处,一座精巧的六角亭台临水而建,飞檐翘角,古意盎然。
而亭中伫立的那道身影,瞬间便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即便早已看过照片,心中有所预期,但亲眼所见,仍不免心生惊叹。
林玉斓所言非虚,此女确是得天独厚。
她身着与照片中相似的渐变水蓝齐胸襦裙,裙袂在微风中轻轻拂动,如流水潺潺。
发间依旧簪着那支珍珠步摇,光泽温润,然而,画像终究难以完全捕捉其神韵。
她的肌肤在冬日淡淡的阳光下,近乎透明,泛着如玉般的光泽,五官较之照片更为立体精致,眉眼如画,唇色淡樱,组合在一起,是一种超越了世俗标准的、清冷到极致的美丽。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的眼神。
与照片上那种因长期独处而产生的空洞感略有不同,此刻她的眼眸清澈见底,如同两潭深幽的泉水,宁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那是一种仿佛置身事外、洞悉一切却又超然物外的平静,带着不食人间烟火的疏离感。
采言薇见吴升到来,并未拘束,主动站起身,步履轻盈地迎上前半步,微微颔首示意,随后引着吴升走向亭中的石桌旁坐下。动作流畅自然,并无寻常女子的羞涩或局促。
“小女采言薇。”她开口,声音清脆悦耳,如珠落玉盘,语调平缓,“此次劳烦吴公子专程前来,路途遥远,实在是劳累至极了。”
吴升在她对面坐下,平静回应:“无妨,采姑娘客气了。”
采言薇点了点头,下一句话却问得直接而突然,打破了初见的寒暄:“我漂亮吗?”
吴升虽未料到她会如此单刀直入,但神色未变,回答得十分客观坦诚:“漂亮。”
这是事实,无需讳言。
“好的。”
采言薇接受得也很自然,仿佛只是确认了一个客观事实,接着便切入核心,“所以,吴公子,你想要成为我的夫君吗?”
吴升的回答同样干脆:“不想。”
“为何?”她追问,眼神依旧平静,似乎只是出于逻辑上的探究。
吴升直视她的目光,坦然道:“心有所属。”
采言薇闻言,轻轻颔首:“明白。”
吴升:“所以你想要成为我的妻子吗?”
采言薇:“想。”
“为何?”吴升问,他倒想听听她的理由。
采言薇的回答条理清晰:“为了老祖,为了碧波郡的安定,也为了蓬莱仙岛的将来。”
吴升露出愿闻其详的神色:“何出此言?”
“我自认是一位很优秀的女子。”
采言薇陈述道,“九大宗门内部,乃至外界,对我有联姻想法的男子数不胜数。”
“但老祖洞察时局,若继续将我许配给九大宗门中的任何一方,进行这种传统的联姻,无疑会进一步加深宗门势力与郡府、镇玄司等官方力量之间的壁垒。”
“在情报共享、协同作战,尤其是在应对眼下日益猖獗的河神之祸时,这种隔阂会带来极大的阻碍。”
吴升缓缓点头,示意她继续。
“而我若嫁给你,情况则不同。”
采言薇继续分析,“你非宗门子弟,又有司谕身份在身,代表着一股相对中立、且与官方关系密切的力量。”
“我们二人的结合,可以成为蓬莱仙岛与碧波郡各方势力之间一座独特的桥梁。”
“这座桥梁看似单薄,但在当前形势下,却是打破僵局、促进真正合作所必不可少的。”
原来那位老祖宗是从这般大局出发考虑的,倒也确是深谋远虑,心怀大义。
吴升总结道:“所以,你成为我的妻子,旨在促使蓬莱仙岛与外界合作更加紧密无间。”
“对的。”
采言薇肯定道,随即话锋再转,明确了界限,“在这件事上,我不会强迫于你。”
“但有几点需事先言明。”
“你我之间,仅为名义上的夫妻,实为合作关系。”
“我不会对你有任何束缚,你可自行修炼,寻觅姻缘。”
“且你若在修行上遇到疑难,或资源有所欠缺,可来寻我,我念在夫妻名分上,会酌情相助于你。”
“然而,我们仅是表面夫妻。”
“故而,除了必要的交谈,你不能抱我、亲我,亦不能与我同床共枕,希望你能明白的。”
吴升听罢,神色平静:“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这番约定,倒是清晰直接,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采言薇微微颔首,再次确认:“好的。”
“那么,吴公子,你愿意成为我的夫君吗?或者说,你愿意让我去找其他人,成为他人的妻子吗?”
她将选择权交回给吴升,但话语中隐含的意味很明显,嫁给别人,于大局无益。
吴升沉默了片刻。
这个选择,关乎的已非单纯的个人情感。
采言薇见状,并不催促,只是静静地站起身,走到亭边拿起倚放在那里的青竹骨油纸伞,撑开后,步下台阶,默默走到荷花池畔。她蹲下身,将伞靠在肩头,双手抱着膝盖,下巴轻轻搁在膝上,目光投向池中悠然摆尾的锦鲤,留给吴升一个安静思考的空间。
望着那在伞下更显单薄却异常坚定的背影,吴升心中已无纠结。
他站起身,走到她的身旁,与她一同望着冬日略显萧瑟的荷塘,语气平和地说道:“只要采姑娘不认为吴某此举,会玷污了姑娘的清誉,吴某愿以此身,暂充桥梁。”
采言薇闻言,窈窕的身姿缓缓站起,转身面向吴升,持伞微微欠身行礼,动作优雅:“是我叨扰了吴公子才是。”
“另外,你我订下婚约之事一旦传开,日后难免会有人因妒生事,寻你麻烦。”
“不过我相信,老祖既然选择你,定然有所考量。”
“那些麻烦想必不会让你太过难堪,但万事无常,若真遇到难以逾越的坎,你可来蓬莱寻我。”
吴升点头:“明白,那么,订婚愉快。”
采言薇的唇角似乎极轻微地向上弯了一下,宛若冰莲初绽,旋即恢复平静:“愉快。”
阳光透过油纸伞,在她周身晕开一层淡淡的光晕。
一场基于理性与大义的奇特婚约,便在这清冷的冬日荷塘边,就此定下。
等到离开这个地方之后。
吴升见到了林玉斓。
林玉斓见到了吴升。
吴升:“……”
林玉斓:“……”
吴升:“……”
面面相觑之时,林玉斓眉开眼笑,“哈”的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