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江没等吴大通磕完头,一把把他从地上拉了起来。
“弟妹,你可不敢这样教娃。男娃娃不能谁都跪,活着就得硬气。”
然后吴永江冲着苏淮说道:“娃,你先回家吧。有些事情,回头咱们再说。”
“行吧,那俄先回咧。”苏淮不知道吴永江老汉心里如何盘算的,他是真想赶紧回家。
这一趟张寡妇家之行,让他的心情一波三折,很是难受,一刻都不想多留。
————
苏淮回到木工坊,心情仍然久久不能平静。张蕊看出来丈夫心中有事,就找了个借口,拉着苏淮回到自己家的窑洞里。
“苏淮,你这是怎么了?”
苏淮一把抱住自己的妻子,过了许久,才拉着妻子在炕沿边坐下,把在张寡妇家里发生的事,一一告诉了妻子。
张蕊从一开始的震惊,再到后来也眼圈泛红。显然,她也体会到了张寡妇的艰辛。
小夫妻俩呆呆地坐了许久,苏淮才对张蕊说道:
“小蕊,我虽说从一开始就觉得张寡妇不易,没多看不起她,但也对她心有膈应。现在看来,人,有时候的想法太片面了。”
“我不好去评价人家,我也没有当过母亲。但我想起一件事来。”
“哦?”
“我听说过,我们家以前有个远房亲戚,她男人也死得早,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日子过得很难。但她从来没有自轻自贱。靠着给别人缝补浆洗衣裳过活,硬是养活了家里三口人。中间有好多人给她说媒,但她怕孩子受气,守节没有再嫁。后来小鬼子来了,日子是真难过。眼看着两个孩子要饿死,她最后穿上最漂亮的衣裳,晚上出门站在了街边。……”
张蕊小声地说着她听来的故事。
“……再后来,她的两个孩子长大有活路了。她就跑到丈夫坟前上了吊。嗨,你说她下贱吗?反正我一开始听到这件事的时候,觉得她很轻贱的。等咱们插队来到这边,这几年过得艰辛,又看到听到这边的一些事情,我对她的看法又变了。刚才听了你说的事,我现在想来,她一定是位好母亲吧。”
————
第二天一早,也许是因为昨天突生变故的原因,苏淮感觉自己全身懒洋洋的,满心不愿意起床。
张蕊则早早地起来,收拾着屋子的里里外外,还要烧些粗粮稀饭,来当两个人的早餐。
就在这时,听到屋外头有人叫苏淮。
张蕊赶紧起身迎了出去,顺便叫苏淮赶紧起床。
还好,夏天着衣少,苏淮三两下就穿好了衣裳,走出屋门。
就看到吴永江、吴永贵、张寡妇,带着吴大通和吴家两兄弟,来到自家的院里。
“这话怎么说的这是。大家伙怎么这么齐在。”苏淮还没回过神儿,讲着略带些京味的普通话。
“苏淮娃,昨天你答应收下吴大通当徒弟,俄们带他过来,正式拜师来咧。”吴永江神情严肃地说道。
苏淮听到这话,赶紧收了收四处飘散的心神。他这才注意到,吴永江手里拎着一块肉,估摸着得有个两三斤,吴家两兄弟的手里拎着鸡和鱼。
就连吴大通身上的衣裳,都显得干净利索。虽然还是补丁摞补丁。
苏淮赶紧往前走了两步,说道:“这……俄可承受不起……”
吴永江立马拦住了苏淮的话头,“苏淮知青,你承受得起。这是俄们应该的拜师礼节。大山,你们俩去搬张桌子过来,对咧,别忘了搬两把椅子。”
……
好一通忙活之后,由吴永贵主持,吴大通给师父磕了头,也给师娘磕了头。两下里的关系正式确认。
吴大通不再像昨天那样懵逼,反而灵俐得很。他满脸兴奋地站在了苏淮的身后。
反观张寡妇,从一进门,就在不停地抹泪。直到吴大通拜完师,她脸上的笑容也没停过。
拜完师,吴家二老要带着张寡妇走人。被苏淮拦住了。
“两位叔,不管因为啥来俄家里一趟,怎么着也得喝上几杯再走么。再说咧,这些东西应该是永江叔掏钱买的吧,你要是一口肉莫吃上,回去还不得心疼地去捶驴。”
“你个碎娃。”吴永江笑骂了一句。
苏淮则赶紧安排张蕊去收拾饭食。张寡妇也很有眼力见地过去帮忙。
吴家两兄弟见事情完毕,招呼了一声,就到木工坊里继续干活。吴大通也跟过去先打个下手。
院里的天棚下,一时就剩下了爷仨。
两个老汉抽着旱烟袋,苏淮受环境感染,也掏出来纸烟点上。烟雾缭绕许久后,苏淮才开口问道:
“永江叔,昨天你听到不少事吧。”
“你个哈怂。”吴永贵没接话茬,只是骂了一句。
“永江叔,凭良心说,昨天我有些看不起张婶子。”
“娃,都是莫办法的事情。乡下人穷,做出来的事情难入你们读书人的眼目。昨个你做得嘹咋咧。”吴永江烟不离手,缓缓地劝了苏淮一句。
“娃,不管咋说,你这是帮了俄们老吴家,俄们都要谢你嘞。”吴永贵也开口了。
“永贵叔,俄莫收你家俩娃当徒弟,你不生气?”
“俄家娃是个啥样,俄这个当大的还不知道?俄就想着他们要能学你一成的手艺,也能安身立命喽。俄谢你还谢不过来咧,咋会生气么。”吴永贵的话里带着气度。
“娃,通娃唧溜……交给你咧。”吴永江这句话说得很费劲。
“永江叔,想让俄把手艺都教给他,你就直说么。干嘛说起话来一停一顿的。”苏淮哂然一笑。
“你个碎娃。”吴永江笑骂了一句,“家传的手艺,俄可不敢这么想嘞。能学你五成手艺,就是这娃的福分,是你的恩情。”
“行咧,俄就一句话,俄教徒弟不留手艺。娃能学多少,就看娃自己的本事。要是都学了去,俄高兴着咧。”苏淮表明了态度。
两个老汉闻言,吃惊地看着苏淮,然后两人同时重重地点了点头。
又是一阵沉默之后,苏淮对吴永贵说道:“永贵叔,俄在村里有时听到那么一两耳朵,村里有传言咧,对你可不咋好。”
“莫麻达,几个哈怂捣鬼,过阵子就好咧。”
显然,吴永贵见过大风大浪,全然没把一些事情放在心上。
……
有张寡妇的帮忙,一个多小时后,饭、菜就做得了。苏淮起身招呼着众人一起吃喝。
张寡妇哪敢上桌。另外三个晚辈更加不敢。于是苏淮分出些饭菜给他们,自己陪着两个老汉喝起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