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城的晨光刚漫过城墙,沈砚就带着三百精锐钻进了狼山的密林。枝桠上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袖口,伤口被冷风一吹,隐隐作痛,可他手里的刀却握得更紧——昨夜符琳在城主府定下的计策,是今天的关键:先灭狼山耶律烈残部,再借这场胜利,吹响后周反击的第一声号角。
“副将,前面就是辽人扎营的山坳了,斥候说只有不到两千人。”亲兵压低声音,指了指前方被雾气笼罩的洼地。沈砚眯眼望去,能看见几顶黑色的帐篷,辽兵正围着篝火啃干粮,兵器随意靠在帐篷边,显然没料到他们会主动找上门。他抬手比了个手势,三百人立刻分成三队:一队绕到山坳后方断退路,一队埋伏在左侧陡坡准备突袭,他自己则带着中路,盯着帐篷里那个挂着狼皮旗的主营——那是耶律烈的住处。
雾气渐渐散了,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沈砚听见主营里传来耶律烈的怒骂声,大概是在斥责士兵丢了粮草。他抓住时机,猛地挥刀:“杀!”
中路的士兵像猛虎般冲下山坳,寒铁刀劈砍的声响瞬间打破了宁静。辽兵们慌了神,有的刚摸起兵器就被砍倒,有的往山坳后方跑,却撞上了埋伏的后周兵。沈砚直奔主营,掀开门帘时,耶律烈正抓着头盔准备逃跑,他一脚踹过去,耶律烈踉跄着摔倒在地,抬头看见沈砚刀上的寒光,脸瞬间白了。
“耶律烈,你不是要攻城吗?”沈砚的刀架在他脖子上,声音冷得像冰。耶律烈抖着嘴唇,想说什么,却被沈砚反手捆住。山坳里的辽兵见主将被俘,没了抵抗的心思,纷纷扔下兵器投降。
当沈砚押着耶律烈回到济州城时,城门下早已围满了百姓。小石头挤在最前面,看见沈砚手里的绳索,高兴得跳起来:“抓到大辽将军啦!抓到大辽将军啦!”百姓们跟着欢呼,有的往士兵手里塞馒头,有的举着自家织的布,城门口的欢呼声,比打赢山道伏杀时还要响亮。
符琳站在城楼上,看着被押上来的耶律烈,又望向欢呼的百姓,指尖在腰间的玉佩上轻轻摩挲——这正是反击的最好时机。她转身对身后的李承渊说:“立刻拟两份文书,一份快马送往后周都城,禀报耶律烈被俘、济州城守住的消息,请求陛下下令,让周边州府集结兵力;另一份贴在济州城的城门口,告诉所有百姓,咱们不仅守住了家,还要打回辽人的地盘去!”
李承渊刚走,秦锋就带着几个将领走进城楼。他手里拿着一张地图,铺在桌上:“太后,耶律烈的亲兵招了,辽人在边境的‘三关堡’囤了不少粮草,守兵只有一千人。咱们要是能拿下三关堡,就能断了辽人南下的补给线,这是咱们反击的第一步。”
符琳凑过去,指尖点在地图上“三关堡”的位置:“三关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不能硬拼。”她抬头看向沈砚,“你带一队人,乔装成辽兵,混进堡里,半夜放火;秦锋你带主力,在堡外埋伏,等火起了就冲进去。”
两人齐声应下,刚要走,许知远却抱着一个布包走进来。她把布包打开,里面是几十包草药:“这是止血和消炎的药,你们带上。三关堡冷,我还让百姓缝了几床厚被子,已经送到军营了。”符琳看着她眼里的红血丝,知道她又是忙了一夜,心里一暖:“辛苦你了,医帐那边,也得靠你守着。”
当天下午,秦锋和沈砚就带着五千士兵出发了。城门口,百姓们扶老携幼来送行,张婶带着几个妇人,把煮好的鸡蛋往士兵手里塞;小石头举着一把小木刀,跟着队伍跑了好远,直到看不见士兵的身影,才停下脚步,小声说:“一定要打赢啊。”
符琳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去的队伍,心里很清楚:这一战,不仅是为了拿下三关堡,更是为了让所有后周人知道,他们不是只能被动防守——辽人能来犯,他们就能反击,能把失去的土地,一寸寸夺回来。
而此时的后周都城,皇帝看着济州城送来的文书,猛地拍了下桌子。殿外的阳光照进来,映得他眼里发亮:“好!好一个符琳!好一个济州城!”他立刻召来大臣,下令让周边五州的兵力,在三关堡集结,听候符琳调遣;同时,让史官把济州城守战的经过写进史书,传遍全国——他要让所有后周百姓都知道,他们有能力,也有勇气,和辽人一战!
夜色渐深,济州城的医帐里,许知远还在整理草药。帐外传来脚步声,是苏文清来了。他手里拿着一张纸条:“太后让我告诉你,都城那边已经下令,五州兵力十天后就能到三关堡。咱们的反击,要开始了。”
许知远抬起头,看着帐外的星光,忽然笑了。她想起第一次来济州城时,街上到处是逃难的百姓,可现在,百姓们能笑着送士兵出征,能主动帮着守城门——这就是反击的底气,是后周最硬的脊梁。
而此时的三关堡外,秦锋和沈砚正趴在草丛里,盯着堡墙上的辽兵。沈砚摸出怀里的辽人军服,对身边的士兵说:“半夜三更,咱们就从西侧的小门混进去,记住,别说话,听我指挥。”秦锋点了点头,握紧手里的刀——明天天亮前,他们要拿下三关堡,为后周的反击,打响第一枪。
夜风从堡内吹出来,带着辽人煮肉的香味,却没让士兵们有丝毫动摇。他们知道,这场仗打赢了,后面还有更多的仗要打;但他们更知道,只要像守济州城那样,上下一心,他们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天边的星星越来越亮,三关堡的轮廓在夜色里渐渐清晰。沈砚看了眼沙漏,对秦锋比了个“准备”的手势。秦锋深吸一口气,眼里满是坚定——反击的序幕,从今夜开始;后周的底气,要从他们手里,一点点打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