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不醒酒吧”二楼的经理室内投下斑驳的光影。
宁玉婷慵懒地蜷缩在沙发上,身上随意披着一件丝质睡袍,指尖夹着一支细长的女士香烟,烟雾袅袅,却掩不住她眉眼间焕发出的惊人光彩和满足后的慵懒风情。
昨晚的缠绵历历在目,墨辰的强大与霸道,以及那之后罕见的温柔,都让她沉醉不已。
但她也清楚,像墨辰这样的男人,绝不会沉溺于温柔乡。
自己若想长久地留在他身边,必须展现出无可替代的价值。
她捻灭烟蒂,拿起手机,拨通了墨辰的号码。
电话很快被接通。
“辰哥…”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的性感,却又透着一股干练,“我想过了。酒吧这边生意已经稳定,我想把更多精力,帮你搭一个更灵通的情报网。”
电话那头,墨辰似乎并不意外,语气平静:“说说看。”
宁玉婷坐直了身子,眼神锐利起来,仿佛瞬间从慵懒的猫咪变成了蓄势待发的猎豹:“酒吧是三教九流汇聚之地,本身就是最好的情报源。我的那些酒保、服务员、甚至常客,都可以发展成为眼线。我想正式组建一个部门,系统性地收集、筛选、分析临江市乃至更广范围内的各种消息,特别是那些见不得光的动向。”
她顿了顿,补充道:“不需要太多人,但要绝对可靠,手段要灵活。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听风堂’,怎么样?”
墨辰在电话那头微微颔首。
宁玉婷的这个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星耀如今势力扩张,明面上的商业和安保业务有韩惜晴和五虎负责,但暗地里的风云变幻,更需要一双无处不在的眼睛。
宁玉婷八面玲珑,手段高超,且对自己死心塌地,确实是负责此事的最佳人选。
“可以。”墨辰批准道,“需要什么支持?”
“前期需要一笔启动资金,用于发展线人和必要的设备。人手我从酒吧可靠的老员工里挑,再从紫辰卫调两个机灵且身手好的过来,负责安全和一些‘特殊’的信息获取方式。”
宁玉婷显然早已深思熟虑,“以后,‘听风堂’的所有情报,我会直接向你汇报。”
“好。资金去找韩总批,人手让王虎安排。”墨辰干脆利落,“以后,你就是星耀的‘听风者’。”
“听风者…”宁玉婷细细品味着这个称号,脸上露出明媚而自信的笑容,“我喜欢这个名字,辰哥。绝不会让你失望。”
挂了电话,宁玉婷立刻行动起来。
她换上一身干练的黑色套装,将满身风情稍稍收敛,目光变得冷静而专注。
她首先召集了酒吧里最核心、跟了她最久的几名员工——包括心思缜密的调酒师阿斌、记忆力超群且善于套话的女服务员莉莉,以及看似憨厚实则门路极广的保安队长刚子。
一间密闭的小会议室内,宁玉婷看着眼前这些熟悉的面孔,开门见山:“从今天起,酒吧正常运营之外,我们要多做一件事——为辰哥收集一切有价值的信息。在座各位,就是‘听风堂’的第一批元老。”
她将一沓厚厚的现金放在桌上:“这是活动经费。你们的工资,从这个月开始翻倍。但规矩只有一个:嘴要严,眼要亮,手脚要干净。谁出了纰漏,或者走漏了风声,后果自负。”
几人看着那沓现金,又看看气质大变的宁玉婷,既兴奋又紧张,纷纷表态誓死效忠。
随后,宁玉婷又联系了王虎,很快,两名刚刚突破到黄级后期、机敏且忠诚的紫辰卫成员被派了过来,负责听风堂的武力保障和执行一些“特殊”任务。
“听风堂”的骨架,在宁玉婷雷厉风行的运作下,以极高的效率搭建起来。
她充分利用酒吧这个绝佳平台。
调酒师阿斌负责在调酒间隙,倾听客人的吹嘘和抱怨,从中提炼有用信息;莉莉凭借美貌和亲和力,周旋于各色客人之间,巧妙套话;刚子则负责与那些来自底层混混、出租车司机、快递员等三教九流的“信息源”接触,用金钱或人情换取零碎消息。
两名紫辰卫则化身酒吧的“隐形人”,负责跟踪、监听、甚至必要时“请”某些关键人物来酒吧“聊聊天”。
所有收集到的信息,无论巨细,都会汇总到宁玉婷这里。
她拥有一种天生的直觉和对人性敏锐的洞察力,能迅速从海量的、真伪难辨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部分,并进行交叉验证和初步分析。
很快,“听风堂”的价值就显现出来。
几天后,宁玉婷向墨辰汇报了第一条重要情报:“辰哥,刚子从几个经常给巨蟹武馆送菜的菜农那里打听到,吴兴旺最近大量采购的不是食材,而是疗伤药材和消毒用品,量很大。而且,他那个表弟付兴业,前几天悄悄去了一趟邻市,接触了几个身份不明、看起来像是境外来的狠角色。”
这条情报印证了墨辰之前的猜测,巨蟹武馆果然贼心不死,并且在酝酿报复,甚至可能引入了外部力量。
又过了两天,莉莉从一个喝醉的富二代口中套出消息,称其父亲(某部门官员)在一次家庭聚会中抱怨,最近压力很大,有人一直在暗中调查星耀投资和韩惜晴,似乎想从商业合规方面找麻烦,来源可能指向帝都的某个家族。
这条情报立刻被墨辰转发给了韩惜晴,让她提前有所防备。
还有一次,阿斌听到两个看起来像是跑路货司机的人在抱怨,说最近有一批“硬货”被卡在了边境,接货的“黑石公司”的人脾气很爆,差点动手。
这条信息与宁玉婷之前提到的神秘“黑石公司”联系起来,暗示着这家公司可能涉及跨境非法活动。
宁玉婷的情报网络,如同无数细微的触角,悄然深入临江市的每一个角落,将那些隐藏在阴影下的动向,源源不断地汇聚到墨辰手中。
与此同时,在网络的另一端,祥福小区的出租屋内,任依楠也在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她几乎足不出户,整个世界就是眼前的数块电脑屏幕。
但她纤细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便能轻易穿透防火墙,潜入那些看似固若金汤的内部网络。
她按照墨辰的要求,重点监控着与星耀有竞争或敌对关系的公司邮箱、通讯记录,特别是海天集团残部、巨蟹武馆关联企业以及那个神秘的黑石公司的网络活动。
她的黑客技术远超这个时代,总能找到漏洞,获取到宁玉婷难以接触到的核心机密。
比如,她截获了一封巨蟹武馆向外发出的加密邮件,经过破解,发现其中包含了对星耀临时总部结构和人员活动规律的窥探记录。
她还通过追踪比特币流向,发现黑石公司与境外某个账户存在大额不明资金往来。
任依楠提供的情报,更偏向于电子证据和深层信息,精准、直接,但缺乏人情味和背景脉络。
而宁玉婷的“听风堂”提供的情报,则更生活化、更零碎,但却充满了市井智慧和人情世故的细节,能勾勒出事件更完整的背景和动机。
一明一暗,一线上一下线,一技术一人情。
宁玉婷与任依楠,这两个性格、经历截然不同的女子,在谁也不知对方具体存在的情况下,竟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形成了互补,共同为墨辰编织起一张覆盖线上线下的立体情报网络。
墨辰则稳坐中枢,如同最高明的棋手,将两边传来的信息在脑中汇总、分析、比对,从而能更清晰地洞察局势,做出最精准的判断。
星耀这台庞大的机器,因为有了“眼睛”和“耳朵”,而变得更加灵敏和危险。
然而,无论是宁玉婷遍布街巷的眼线,还是任依楠穿透网络的黑客技术,都未能察觉到,一股远超她们理解范围的、来自界域之外的微弱波动,正在悄然临近临江市的上空。
命运的弦,已悄然绷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