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兵不血刃进入襄阳,如同巨石投入深潭,激起的涟漪迅速化作滔天巨浪,席卷整个荆襄。二十万曹军主力进驻襄阳及其周边要隘,如同给这座古城套上了沉重的铁枷。城头变幻大王旗,昔日刘表的旌旗被尽数撤下,换上了刺目的“曹”字大纛,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宣告着这片土地的新主人。
曹操入城后,雷厉风行。他一方面厚赏蔡瑁、张允、蒯越等降臣,表蔡瑁为镇南侯、水军大都督,张允为助顺侯、水军副都督,蒯越为江陵太守、樊亭侯,极尽笼络,以安其心,利用他们迅速接管荆州军政体系。另一方面,则毫不留情地开始清洗。
州牧府被彻底接管,刘琮及其母蔡夫人被严密“保护”起来,准备送往青州。任何敢于公开表达对刘表怀念或对投降不满的官员、士人,轻则罢官去职,重则下狱问罪,甚至抄家灭族。曹操麾下的虎豹骑、校事府密探穿梭于襄阳的大街小巷,昔日繁华的州治,如今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与此同时,曹操开始大刀阔斧地整编荆州降军。十万荆州士卒被拆散,打乱编制,由曹军将领接管,精锐者补充入曹军各营,老弱者裁汰,心存异志者或被监控,或被处决。大量的粮草、军械、战船从荆州各地被强制征调,源源不断地汇入襄阳,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做准备。
曹操本人,则入驻了昔日刘表的州牧府,站在高高的望楼之上,俯瞰着这座被他纳入囊中的雄城,以及城外奔流不息的汉水,志得意满。然而,他的目光很快便投向了南方和北岸。
“刘备、刘琦,现在何处?”曹操沉声问道,语气中带着猫捉老鼠般的戏谑。
荀攸上前一步,答道:“丞相,刘备自新野撤离后,裹挟大量百姓,正向南逃窜,目前其先锋已近襄水(汉水支流,位于襄阳以南),目标应是江陵。刘琦与黄祖仍在江夏,加紧布防。”
贾诩阴恻恻地补充道:“刘备携民而行,日行不过十余里,乃取死之道。丞相可遣精锐骑兵,星夜追击,必可擒获。”
曹操点了点头,又看向北岸:“那林凡呢?还在樊城当他的缩头乌龟?”
程昱道:“据探,林凡确在樊城,正大肆加固城防,征集粮草,摆出死守姿态。其宛城方面,由大将周卓镇守,防御森严,曹仁将军数次试探,皆未找到破绽。”
曹操眼中寒光一闪:“先不管他!传令曹纯,率虎豹骑五千,即刻出发,追击刘备!务必生擒刘备、诸葛亮!再令蔡瑁、张允,整顿水军,封锁江面,防止刘备渡江南逃!至于樊城……待吾收拾了刘备,再回头碾碎这只蝼蚁!”
就在曹操调兵遣将,准备给予刘备致命一击的同时,一支庞大的、缓慢移动的队伍,正如同受伤的巨蟒,在荆北的官道上艰难前行。
这正是刘备的队伍。与历史上不同的是,由于林凡的崛起和南阳的存在,吸引了曹操部分注意力,加之诸葛亮提前布局,刘备撤离新野时,携带的百姓数量更为庞大,竟有十余万之众!扶老携幼,担挑车推,哭声、喊声、马蹄声、车轮声混杂在一起,场面混乱而悲壮。
“快!快走!曹军就要追来了!”维持秩序的军士声嘶力竭地呼喊,但队伍的行进速度依旧缓慢得令人绝望。
中军处,刘备望着身后蜿蜒不绝、满面惊惶的百姓队伍,虎目含泪。关羽、张飞、赵云等将护卫在侧,人人面色凝重。
“军师,携民而行,速度太慢,若曹军追至,如之奈何?”刘备忧心忡忡地看向身旁四轮车上的诸葛亮。
诸葛亮羽扇轻摇,脸上虽有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清澈镇定:“主公,携民渡江,虽险,然乃立信于天下、收取荆州民心之根本。亮已算定,曹操初得襄阳,需时日整合,其追兵虽锐,然我有关、张、赵三位将军,未必不能一战。只要渡过襄水,抵达汉津口,便有转机。”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东南方向:“眼下最关键者,乃江夏刘琦公子之接应,以及……江东之援。”
“江东?”刘备一怔,“孙权会出兵助我?”
诸葛亮深邃一笑:“唇亡齿寒。曹操若得荆州,下一步必图江东。孙权非庸主,岂能坐视?亮不日将亲往江东,陈说利害,必说动孙权,联刘抗曹!”
刘备闻言,心中稍安,但对眼前的危局,依旧感到沉重。
队伍后方,烟尘渐起,大地开始微微震动!曹军虎豹骑的先锋,已然追至!
“曹军来了!快跑啊!”百姓顿时大乱,哭喊声震天。
“云长、翼德!率军断后!”刘备拔剑高呼。
“领命!”关羽、张飞怒吼一声,各率本部兵马,转身迎向那席卷而来的黑色铁流。赵云则保护着刘备、诸葛亮及家小,继续向前突围。
一场惨烈的阻击战,在荆北的旷野上爆发。虎豹骑乃天下精锐,关羽、张飞虽勇,麾下士卒亦拼死力战,但兵力悬殊,且需保护百姓,且战且退,伤亡惨重。
消息通过“暗羽”的紧急信道,迅速传回了樊城和宛城。
樊城,郡守府(临时)。
林凡看着手中染血的密报,眉头紧锁。密报详细描述了刘备携民南撤的艰难,以及被虎豹骑追击的惨状。
“刘备危矣。”苏厉在一旁叹息,“若其被歼,曹操下一个目标,便是我等了。”
邓义更是面露惧色:“军师,曹军势大,虎豹骑如此悍勇,我们……”
林凡放下密报,目光沉静:“刘备不会如此轻易被歼。有关羽、张飞、赵云在,更有诸葛亮运筹,必能脱困。然,损失定然不小。”
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我们不能明着出兵相助,那会立刻引来曹操主力围攻。但是……可以给曹操制造些麻烦,延缓其追击步伐,也给刘备……和诸葛亮,送去一点‘礼物’。”
他看向苏厉:“我们潜伏在襄阳附近的‘暗羽’,还有多少能动用?”
苏厉精神一振:“尚有三个小组,约二十人,皆精通潜伏、破坏。”
“足够了。”林凡取过一枚空白竹简,快速书写起来,“让他们想办法,在曹军粮道必经之处的几座小桥上做些手脚,不必完全毁掉,造成塌陷、通行困难即可。再散播谣言,就说……南阳林凡已遣奇兵,绕道袭击枣阳、湖阳等地,断其粮道后路。”
这是疑兵之计,目的在于扰乱曹操的判断,牵制其部分兵力用于后方警戒。
“另外,”林凡又取出一块素绢,用特制的细小毛笔,以密码文字写下了一行信息,然后封入一个小巧的铜管内,“让我们在江东的人,不惜一切代价,将此信送至鲁肃手中。务必快!”
苏厉接过铜管,知道此信关系重大,郑重收起:“属下即刻去办!”
林凡又对邓义道:“邓将军,加紧城防!多备火箭、火油,曹军若来攻,以其步兵方阵和攻城器械为主,火攻最是有效!”
“末将明白!”
荆北,长坂坡地带。
经过连日血战,刘备主力在关羽、张飞、赵云的拼死断后下,终于摆脱了虎豹骑的纠缠,抵达襄水岸边。然而,十余万百姓在混乱和追击中失散、死伤过半,辎重尽失,军队也折损严重,可谓凄惨无比。
面前是滔滔江水,身后似乎还有隐约的追兵马蹄声。刘备望着身边仅剩的万余残兵和寥寥数千百姓,不禁悲从中来,放声痛哭。
“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
诸葛亮劝慰道:“主公,此刻非悲伤之时。当速寻船只,渡过襄水,前往汉津口,与刘琦公子派来的接应水军汇合!”
所幸,诸葛亮提前派人在沿岸搜集了一批船只。在关羽、张飞的指挥下,残兵与百姓开始艰难渡河。
就在刘备即将登船之际,后方烟尘再起!一支曹军轻骑绕过断后部队,追杀而至!为首一将,乃是曹仁部将牛金,挺枪直取刘备!
“主公快走!”赵云大喝一声,挺枪跃马,迎战牛金。枪影翻飞,不过数合,赵云一枪刺中牛金肩窝,将其挑落马下,随即大喝冲阵,单骑在曹军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掩护刘备登船。
(此处可简略描写赵云长坂坡之战的高光时刻,但重点不在厮杀,而在其争取到的时间)
最终,刘备、诸葛亮等核心人物得以安全渡江,与从江夏赶来的刘琦水军汇合,驶向夏口。而赵云亦在乱军中杀出重围,找到一条小船,渡江归队。
当刘备一行人抵达夏口,清点损失,安抚军民,皆感元气大伤,前途渺茫之际,诸葛亮却接到了来自江东鲁肃的吊丧(刘表)使者团即将抵达的消息。
同时,林凡派“暗羽”送出的那封密信,也几经辗转,通过特殊渠道,送到了鲁肃手中。鲁肃展信一看,上面只有寥寥数语,却是用密码译出:“曹势大,独力难支。孙刘合,则存;分,则亡。孔明将至,公瑾之心,君可知之?”
鲁肃看完,面色凝重,将信笺在灯上点燃,化为灰烬。他望向北方,喃喃道:“林凡……王佐之才,果然名不虚传。竟早已看破江东局势……孔明此行,恐不易啊。”
他整理衣冠,对左右道:“速备舟船,我亲往夏口,迎接刘皇叔与诸葛先生!”
孙刘联盟的序幕,在林凡这只“幕后推手”的悄然发力下,即将正式拉开。而携民渡江、损失惨重的刘备集团,也终于在绝境中,看到了一丝联合抗曹的微弱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