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絮界主的传讯纸鹤,并未打破静心苑的宁静。苏星河指尖轻点,纸鹤化作一缕流光没入其袖中,琴音却未停歇,反而愈发空灵悠远,如清泉流淌,洗涤心神。
林昊静坐亭中,并未急于查看传讯内容。他闭上双眼,心神随着琴音的起伏缓缓沉静下来。近日来,联盟琐事、修为感悟、外界纷扰,诸多思绪交织,此刻在这琴音之下,渐渐沉淀、分明。
琴音初时清越,如晨光破晓,映照着他飞升以来的种种经历:初临仙界的茫然、癸亥星域的险死还生、碎星带的挣扎立足、流云仙府的机缘暗藏、界碑立定的疆域初成……一幕幕画面在心底流转,有危机,有收获,更有心境上的蜕变。
继而,琴音转缓,如溪流潺潺,带着一丝审慎与思索。林昊内视己身,混沌仙元在经脉中缓缓流淌,圆融无碍,三足神鼎虚影在丹田沉浮,道韵天成。真仙初期圆满之境,已是进无可进,前方那层通往中期的瓶颈隔膜,清晰可见。但他并未感到急切,反而有种水到渠成的平静。力量的提升固然重要,但对力量的掌控、对大道的理解,同样不可或缺。这段看似“停滞”的沉淀期,恰恰让他将暴涨的力量彻底消化,根基夯实到了极致。
琴音再变,渐生波澜,似有风云暗涌。这对应着外界隐现的危机:黑岩界的虎视眈眈、迷雾泽的未知变故、影杀楼的暗中窥伺、以及那遥远星图所指的“墟”殿之秘。压力仍在,但此刻的林昊,心中已无多少忐忑,唯有冷静的权衡与应对的准备。磐石盟已非昔日孤舟,有了可并肩的同伴,有了初步的根基,这便是底气。
最后,琴音复归平和,余韵袅袅,仿佛与整个磐石界的天地呼吸融为一体。林昊睁开眼,眸中混沌之光温润内敛,气息愈发深沉。他看向苏星河,恰逢她一曲终了,纤指按弦,余音不绝。
“界主传讯,言及迷雾泽异动加剧,骸骨盟似有进展,询问我等之意。”苏星河清冷开口,言简意赅。
林昊微微颔首,并未立刻回答,而是问道:“星河,你于此曲中,听到了什么?”
苏星河眸光微动,似在回味,片刻后道:“初闻如砥砺道心,照见过往;再闻如静水深流,沉淀根基;三闻如风云际会,暗藏机锋;终归于天地和谐,内外如一。”她顿了顿,看向林昊,“你的心,已静了。”
“知我者,星河也。”林昊一笑,“迷雾泽之事,确需关注。骸骨盟若得手,局势或生变。然,我盟新立,界碑初定,内部需稳。贸然插手,易引火烧身。”
他沉吟道:“回复界主,我盟可加派探子密切关注,但暂不直接介入。当务之急,乃是借此缓冲之机,彻底消化所得,巩固防御。待我修为稳固,联盟内部磨合更进一步,再谋后动不迟。”
苏星河点头赞同:“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正该如此。”
计议已定,苏星河便以神念回复风絮界主。林昊则起身,走至院中一株虬劲的古松下,盘膝而坐。他并未立刻修炼,而是再次回味方才琴音中的心境变化,将那份“静”意,彻底融入自身道韵之中。
他意识到,修行并非一味勇猛精进,有时“静”比“动”更为重要。这“静”,不是停滞,而是积累,是沉淀,是厚积薄发前的必要准备。对于联盟而言,亦是如此。高速扩张之后,必须有一段扎实的消化吸收期,才能行稳致远。
接下来的数日,林昊并未闭关冲击瓶颈,而是做起了看似“琐碎”的小事。
他时而前往百巧阁工坊,与李器等年轻炼器师交流炼器心得,偶尔点拨一二,将其对三足神鼎炼器之道的感悟,以浅显的方式融入实际炼器,使得百巧阁炼制的法器品质隐隐有所提升,更让这些年轻弟子对这位神秘的林长老敬佩有加。
他时而拜访厚土界驻地,观摩石岳长老布置阵法,对其“坤元蕴灵阵”表现出浓厚兴趣,并与石岳探讨地脉之力与空间稳固的结合可能,虽未直接给出解决方案,却提供了几条新颖的思路,令石岳受益匪浅,关系拉近不少。
他甚至会隐匿气息,在磐石界内随意行走,看看坊市交易,听听低阶修士闲聊,感受着联盟内渐渐凝聚的人气与生机。
这些举动,看似闲适,却润物无声。林昊在与不同流派修士的交流中,触类旁通,对混沌大道的包容性有了更深理解;而他对联盟事务的细微关怀,也进一步赢得了人心,巩固了其超然地位。
苏星河亦未闲着,她将光暗遁术的一些基础应用整理成册,交由风絮界主,作为对盟内有功弟子的额外赏赐,悄然提升着联盟的整体应变能力。
静心苑内,琴音时常响起,不仅是苏星河在修炼,有时也是林昊在以音律调和心神,体悟动静相生之道。
外界风云似乎暂时被隔绝。磐石界内,一派祥和,底蕴却在悄然增长。
这一日,林昊正与石岳探讨一道复杂的地脉阵纹,忽然心有所感,抬头望向天际。并非危机降临,而是他感觉到,体内那层停滞已久的瓶颈隔膜,在经过这段时日的“静”养和“杂”学后,竟自发地松动了一丝。
水到渠成之时,将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