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风絮界主亲自引领林昊与苏星河,前往星陨阁的临时驻地——一艘通体由星辰晶石打造、形如巨大罗盘的星舟“璇玑舟”。舟身铭刻着无数繁复的星轨符文,缓缓旋转间,仿佛与周天星辰呼应,自成一界。
登上璇玑舟,内部空间远比外界所见广阔,穹顶是一片模拟的星空,星辰闪烁,轨迹分明。舟心处,一座高台拔地而起,台上摆放着各种古朴的星盘、仪轨,正是星陨阁的“观星台”。
星陨阁此次前来的人数不多,仅有七人,但个个气息沉凝,眸含星辉,显然在推演之道上皆有极深造诣。为首者,正是那位白发老妪,璇玑长老。她见风絮界主三人到来,微微颔首,目光便落在林昊身上,尤其是在他袖口处停留片刻,似能感应到那青铜残片的气息。
“风絮界主,林小友,苏小友,请坐。”璇玑长老声音平和,指向观星台上的几个蒲团。台上已备好清茶,茶香袅袅,沁人心脾。
双方见礼落座,并无过多寒暄。璇玑长老直接切入正题:“林小友,老身听闻,你手中有一枚蕴含上古星辰推演法则的残片,不知可否让老身一观?”
“自无不可。”林昊从容自袖中取出那青铜残片,置于台上的一方玉碟之中。残片古朴无华,但一出现,观星台上模拟的星空便微微一滞,几颗星辰的轨迹竟发生了细微的偏转!
璇玑长老及其身后几名弟子眼中顿时爆发出灼热的光芒。她深吸一口气,并未立刻触碰残片,而是双手结印,指尖流淌出清冽的星辉,化作一道道纤细的光丝,如同触手般,小心翼翼地探向残片,开始感应其上的道韵法则。
一时间,观星台上寂静无声,只有星辉光丝与残片接触时发出的细微嗡鸣。璇玑长老闭目凝神,脸上神色变幻不定,时而困惑,时而恍然,时而震惊。她身后的弟子们也个个屏息凝神,目不转睛。
一炷香的时间,转眼即过。
当最后一缕星辉光丝收回时,璇玑长老缓缓睁开双眼,眸中星光明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与惊叹:“妙!妙不可言!此片所载星辰轨迹推演之法,以星辰寂灭为始,以混沌初生为终,暗合宇宙生灭至理,其立意之高远,推算之精微,远超我星陨阁现有传承!虽残缺不全,但仅此只鳞片爪,已让我等受益匪浅!”
她起身,对林昊郑重一礼:“林小友,此物对我星陨阁意义重大。老身代表星陨阁,同意先前的交易。五份虚空星尘砂与险地星图,即刻奉上。只望小友能信守承诺,允我等参悟三日,并解惑三次。”
说罢,她取出一只星光熠熠的储物袋和一枚烙印着星图的玉简,推到林昊面前。
林昊神识扫过,储物袋内是五撮细如尘埃、却闪烁着梦幻般瑰丽色彩的砂砾,每一粒都仿佛蕴含着一个微缩的星空,正是虚空星尘砂!而那星图玉简中,则标注了陨星海内三处极度危险的区域,疑似有星尘砂存在。
“长老爽快,林某自当履约。”林昊收起砂砾和星图,将青铜残片留在玉碟中,“残片在此,长老可安排弟子开始参悟。至于三个问题,长老可随时相问。”
交易达成,气氛顿时缓和许多。璇玑长老并未急于参悟,而是命弟子奉上更好的灵茶,与林昊闲聊起来,话题自然围绕着星辰推演、上古秘闻展开。风絮界主与苏星河在一旁静听。
璇玑长老学识渊博,对星辰运转、命理卦象有着极深的见解,言语间往往直指大道本质。林昊虽不专精此道,但他混沌大道包罗万象,高屋建瓴,每每发言,皆能从更本源的视角切入,点出星辰推演与天地法则、万物混沌的联系,言简意赅,却发人深省。
一番交谈下来,璇玑长老眼中惊叹之色愈浓,对林昊的态度也从最初的交易对象,隐隐带上了几分平等论道的敬意。她身后那些心高气傲的弟子,更是听得如痴如醉,看向林昊的目光充满了敬佩。
“……小友所言‘星辰轨迹亦是混沌道痕之显化’,真乃振聋发聩之论!”璇玑长老抚掌赞叹,“如此看来,我派推演之术,或许不应局限于星辰表象,更应追溯其混沌本源之变动?”
“长老过誉。”林昊谦逊道,“万法归宗,星辰之道亦是大道分支。窥一斑而知全豹,若能由星辰寂灭推演至混沌初开,再由混沌初开反照星辰生灭,循环往复,或许能得更深感悟。”
两人论道,虽未涉及具体功法秘术,但于理念上碰撞出的火花,已让在场众人各有所得。风絮界主亦是听得目光闪动,显然受益匪浅。
论道持续了约一个时辰,璇玑长老才心满意足地停下,开始安排弟子轮流参悟青铜残片。她则向林昊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关于残片上一处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星辰寂灭轨迹的推演逻辑。
林昊结合混沌衍化之理,深入浅出地解答,令璇玑长老茅塞顿开,喜不自胜。
就在观星台上论道参悟、一派祥和之际,璇玑舟外,虚空之中,一股隐晦的杀意,如同毒蛇般,再次悄然锁定了舟内之人。只是这一次,杀意的主人更加谨慎,更加耐心,仿佛在等待着最佳的致命一击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