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的凯旋庆典持续了整整一日,山呼海啸般的欢呼与恭贺声,直到夜幕深沉才渐渐平息下来。青云山主峰大殿内灯火通明,宴席已散,但真正的忙碌,才刚刚开始。
喧嚣过后,是一种更加紧张而有序的运转。整个青云山,仿佛一架沉睡多年的精密机器,被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开始高速轰鸣起来。
* 藏经阁:这座往日里相对清静的楼阁,如今成为了最热闹的地方之一。阁内所有的长明灯都被点亮,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每一排书架。几位须发皆白、平日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守阁长老,此刻都亲自坐镇,神情严肃而专注。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林昊带回来的三部顶级功法玉简——《九霄御雷真诀》、《太虚炼神术》、《周天星辰观想法》——置于特制的传承法台上。玉简流光溢彩,道韵盎然。长老们以自身精纯灵力为引,辅以特制的空白玉简和灵墨,开始逐字逐句地进行拓印。每一笔勾勒,都蕴含着对大道经文的无上敬意,生怕有丝毫差错。拓印完成的副本,则根据功法的深浅和属性,被迅速分类、加密,准备纳入重新规划后的宗门贡献兑换体系。空气中弥漫着灵墨的清香和玉简特有的冰凉气息,气氛庄重而热烈。
* 库房重地:位于主峰后山的库房区域,更是戒备森严,阵法全开。巡天盟赏赐的海量资源被分批运抵此处。当储物戒的禁制被打开时,耀眼的宝光几乎冲散了夜色。上品灵石堆积成小山,散发出的精纯灵气让周围的空气都变得粘稠起来;装有“九转还魂丹”的玉瓶晶莹剔透,丹香诱人;万年玉髓盛放在寒玉盒中,氤氲着磅礴的生命精气;各种天阶炼器材料、稀有灵植更是琳琅满目,宝光交织,将巨大的库房映照得如同白昼。负责清点入库的执事和弟子们,虽然极力保持镇定,但眼中的震撼与激动却难以掩饰。他们需要连夜登记造册,分类存放,建立全新的物资调配流程。
* 丹堂与各殿:百草集总部带来的精英弟子和数位资深丹师,在白玉贞的安排下,迅速融入到青云门的各个关键岗位。丹堂之内,新的地火被引动,一座座品质更高的丹炉被架起,各种以前不敢奢望的珍贵灵草被送入,药香浓郁了数倍,几乎凝结成实质的雾气。炼器坊、制符殿、阵法堂等地,也都因为新资源的注入和新成员的加入,而变得异常忙碌。整个宗门,都弥漫着一种欣欣向荣、充满活力的气息。
在这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背后,是更深层次的战略调整与潜在波澜。
* 高层密谈:主殿后方一间守卫森严的静室内,灯烛燃了一夜。林昊与白玉贞相对而坐,面前铺开着中州地域图以及青云门现有的人员、资源清单。两人密谈整夜,声音低沉而严肃。最终,确定了“边陲为基,中州为锋”的核心战略。即:青云山作为祖地和大后方,继续培养基础弟子,积累底蕴;而真正的精锐和未来发展的重心,则要逐步转向中州核心的“万法源流”之地,在那里开辟山门,直面中州的机遇与挑战。这是一个关乎宗门未来百年气运的重大决策。
* 附庸整编:对于流云宗等主动归附的势力,林昊并未简单接纳。而是由几位长老出面,对这些势力的人员、资源、功法进行了详细的摸底和评估。其核心弟子被要求参加青云门的统一考核,合格者方可纳入外门或记名弟子序列,接受青云门规约束和更系统的训练。原有的宗门架构被打散,逐步融入青云门的体系。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阵痛和一些人的抵触,但在青云门如今如日中天的威势下,无人敢明面反对,只能默默适应。
* 内部微澜:宗门实力的急速膨胀,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原有的青云门弟子(尤其是核心真传)与新加入 的百草集精英、以及新纳入的附庸势力弟子之间,难免存在隔阂与比较。百草集弟子见识广博、技艺精湛,难免有些优越感;本土弟子则对突然涌入的“外人”抱有警惕,担心资源被分配;新附庸的弟子则小心翼翼,努力想要融入。虽然表面上大家和睦相处,但细微的摩擦、暗中的较劲、资源分配上的些许怨言,已然在暗地里滋生。一些原本安于现状的长老,也对如此激进的扩张步伐感到些许不适与担忧。
林昊站在主峰之巅,俯瞰着脚下灯火通明、忙碌异常的宗门。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宗门整体实力如同滚雪球般在飞速增长,气血前所未有的旺盛。但与此同时,他也敏锐地察觉到了那潜藏在繁荣表象之下的细微涟漪。
急速的扩张,如同一剂猛药,让青云门这棵大树猛烈生长,但根系是否能够牢牢抓住土壤,枝干是否能够承受住突如其来的繁茂,却是一个未知数。新旧力量的融合、资源的合理分配、弟子心态的引导、以及应对可能来自外部的嫉妒与打压……这一切,都考验着掌舵者的智慧。
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