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丰率领的北伐中军主力,如同滚滚铁流,抵达河北战场,与郭子仪部及先行抵达的赵铁柱前军胜利会师于邢州(今河北邢台)城下。旌旗招展,营垒相连,连绵数十里,军容之盛,为安史之乱以来所未有。两位大唐支柱——功勋卓着的老帅郭子仪与锐意进取的新锐杜丰——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标志着平定叛乱的最后决战即将展开。
邢州城下:将相和衷,砥柱定策
郭子仪的帅帐内,气氛庄重而和谐。郭子仪须发皆白,然目光炯炯,气度沉雄;杜丰英姿勃发,眉宇间既有杀伐决断,亦有对前辈的由衷敬意。
“郭元帅,晚辈德薄能鲜,蒙陛下信重,总领北伐,然军旅之事,还需老元帅多多提点。”杜丰姿态放得很低,言辞恳切。
郭子仪抚须大笑:“杜相过谦了!汝于蜀中、北疆、长安,所建功业,天下瞩目。老夫垂垂老矣,能为国荡涤妖氛,见证后起之秀擎天,幸甚至哉!此番北伐,老夫必倾力相助,唯杜相马首是瞻!”
这位功高盖世却始终恪守臣节的老将,以其宽广的胸襟,彻底奠定了北伐大军团结一致的基调。
军事会议上,杜丰并未独断专行,而是与郭子仪及诸将共同研判局势。史思明闻唐军大举来攻,收缩兵力,以其养子史朝义率精兵五万,固守邢州这座河北重镇,企图凭借坚城消耗唐军锐气,同时不断派人催促黠戛斯尽快南下牵制。
“邢州城高池深,史朝义亦是悍将,强攻恐伤亡巨大。”郭子仪指着沙盘,面露凝重。
杜丰沉吟片刻,道:“强攻确非上策。然我军利在速战,迟则生变。我意,以正合,以奇胜。”他指向沙盘上邢州侧翼一处名为“狼山”的险要隘口,“此处乃史朝义粮道咽喉,守军不多。可遣精锐奇袭,断其粮草。同时,大军围城,昼夜佯攻,使其不得安宁。待其粮尽兵疲,内乱必生!”
此策深得郭子仪赞同。奇袭狼山的重任,自然落在了最擅此道的张顺及其“跳荡营”身上。
狼山隘口:奇兵破险,血染征衣
狼山隘口,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史朝义在此驻扎了三千兵马,倚仗天险,以为万全。
张顺率两千“跳荡营”精锐,人衔枚,马裹蹄,借着夜色和复杂地形的掩护,如同鬼魅般潜行至隘口之下。他们没有立即强攻,而是耐心等待至黎明前最黑暗、守军最为困顿的时刻。
随着张顺一声令下,无数带着钩索的弩箭射上崖壁,矫健的身影如同猿猴般攀援而上。与此同时,预先埋设在隘口栅栏下的改良“轰天雷”被同时引爆!
“轰!轰!轰!”
巨响震彻山谷,火光冲天而起,栅栏被炸得粉碎!守军从睡梦中惊醒,尚未弄清状况,如狼似虎的“跳荡营”将士已杀入营中!
战斗惨烈而短促。“跳荡营”将士悍不畏死,利用精良的装备和默契的配合,迅速分割、歼灭敌军。张顺身先士卒,手中横刀如同死神的镰刀,所过之处,叛军纷纷倒地。鲜血染红了山石,喊杀声与兵刃碰撞声在狭小的山谷中回荡。
半个时辰后,战斗结束。三千守军大部被歼,狼山隘口落入唐军之手。张顺立刻下令焚烧叛军囤积在此的粮草,熊熊大火映红了半边天。然而,唐军也付出了数百人伤亡的代价,张顺本人亦在混战中臂受刀伤,深可见骨,但他只是简单包扎后,便继续指挥部队巩固阵地,防备反扑。
狼山粮道被断的消息传至邢州,史朝义军心大震,恐慌情绪开始蔓延。
燕山深处:星火搏命,箭断北风
就在张顺奇袭狼山的同时,凌素雪率领的小队,也在燕山深处,进行着一场更加惊心动魄的博弈。
经过多日潜伏侦察,她终于确认了史思明与黠戛斯使者的秘密会面地点——位于蓟州以北、燕山主脉一个极其隐蔽的山谷,名为“鹰愁涧”。此地仅有小路可通,四周绝壁环绕,易守难攻,且有叛军精锐伪装成猎户、药农在外围警戒。
凌素雪判断,双方下一次重要会面很可能就在近日,或许将最终敲定卖国条约的细节甚至签署。她决定不再等待,冒险一搏,要在其达成协议前,予以致命一击。
她将小队分为两组。一组在外围制造混乱,吸引叛军警戒力量的注意力;她自己则亲率另一组最精锐的三人,凭借超凡的身手,从鹰愁涧一侧几乎垂直的悬崖,利用飞爪和岩缝,如同壁虎般悄然攀上,潜入山谷核心区域。
他们潜伏在密林与巨石之后,如同最有耐心的猎人。一天一夜后,目标终于出现——史思明麾下心腹谋士高尚,与数名明显是黠戛斯人打扮、髡发左衽、腰佩弯刀的使者,在一队精锐叛军的护卫下,进入了谷中一处临时搭建的木屋。
机会稍纵即逝!凌素雪知道,一旦他们进入木屋深谈,自己将再无机会。
“动手!”她低喝一声,率先张开了手中特制的强弩!目标直指那名看似为首的黠戛斯使者!
“咻!”弩箭破空!然而,就在箭矢即将命中目标的瞬间,一名警惕的黠戛斯护卫猛地将首领推开,弩箭深深扎入了他的胸膛!
“敌袭!”警报瞬间响起!
木屋内外乱成一团。凌素雪等人毫不恋战,将随身携带的所有“轰天雷”奋力掷向木屋和叛军聚集处!
“轰隆!轰隆!”
爆炸声接连响起,木屋燃起大火,叛军与黠戛斯人死伤惨重,一片混乱。
“撤!”凌素雪果断下令。四人如同灵狐,按照预定路线向崖顶疾退。然而,叛军反应极快,箭矢如同飞蝗般从身后射来!
一名队员为了掩护,身中数箭,坠落悬崖。凌素雪左肩旧伤在激烈的攀爬和动作下再次崩裂,剧痛钻心,但她咬紧牙关,速度丝毫不减。
就在她即将攀上崖顶的那一刻,一支冷箭带着凄厉的尖啸,从下方射来!凌素雪察觉危机,猛地侧身,箭矢擦着她的脸颊飞过,带走一缕青丝,在她苍白的脸上留下一道血痕,最终“铎”的一声,深深钉入了她头顶上方的岩壁,箭羽犹自剧烈颤动!
她毫不停留,与仅存的两名队员奋力翻上崖顶,迅速消失在茫茫林海之中。身后,是鹰愁涧冲天的火光和叛气急败坏的喧嚣。
他们未能全歼使者,但成功破坏了这次关键会面,斩杀了多名黠戛斯随从,更重要的是,夺取了那名被射杀的黠戛斯护卫身上携带的部分信物和一枚刻有奇异符号的骨牌。凌素雪判断,这足以证明双方勾结的事实,并可能从中破译更多信息。
星火再次于绝境中燃烧,以血的代价,暂时斩断了史思明试图借助外力的鹰翎。
邢州城下:攻心为上,砥柱显威
狼山粮道被断、鹰愁涧会面遭袭的消息相继传至邢州,守军士气彻底崩溃。史朝义虽严令弹压,然军心已散,逃亡者日众。
杜丰与郭子仪抓住时机,下令全军猛攻。同时,将凌素雪拼死夺回的黠戛斯信物复制品,用弩箭射入城中,并散布“史思明卖国求荣,引狼入室,朝廷天兵至此,只诛首恶,胁从不问”的檄文。
攻城第三日,邢州城内发生营啸,部分将领倒戈,打开城门。唐军主力蜂拥而入,经过短暂巷战,彻底控制邢州。史朝义在亲兵拼死保护下,仅率数十骑突围北逃,投奔范阳的史思明。
北伐首战,攻克邢州重镇,斩俘数万,极大地打击了叛军气焰,也打通了通往范阳的门户。杜丰与郭子仪并辔入城,接受万民箪食壶浆的欢迎,王师之威,震动河北。
然而,杜丰脸上并无太多喜色,他知道,最硬的骨头——史思明坐镇的范阳老巢,还在前面。而凌素雪传来的消息也表明,黠戛斯的威胁,并未因一次袭击而彻底消除。真正的决战,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