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朝廷那带着枷锁的“嘉奖”,如同冰水浇头,让杜丰行营内炽热的求战气氛为之一窒。然而,杜丰并未让这种压抑持续太久。他深知,在绝对的实力与战功面前,一切猜忌与制衡都将是纸老虎。他不能坐等局势变化,必须主动破局。
北疆:以“守”为攻,砥柱破冰
杜丰严格“遵守”了朝廷“稳守”的旨意。北援行营主力依旧驻扎在鸡鸣隘等要地,营垒森严,陌刀闪耀,摆出一副固若金汤的防御姿态。这让远在灵武的肃宗和李辅国稍稍安心,认为杜丰终究还是忌惮朝廷权威,不敢肆意妄为。
然而,在这“稳守”的表象之下,激流暗涌。
杜丰亲笔修书一封,遣心腹密使,绕过朝廷正常的文书传递系统,直接送至郭子仪军中。信中,他并未抱怨朝廷猜忌,而是以极其谦逊和务实的态度,详细分析了当前战局,指出史思明虽暂退,但其根基未损,范阳老巢钱粮充足,若不持续施压,待其恢复元气,必卷土重来。他明确提出,愿以“配合郭元帅作战”为名,将麾下最精锐的“跳荡营”以及部分“纸鸢”精锐,交由郭子仪直接或间接指挥,专门用于深入敌后,持续破坏史思明恢复中的后勤体系,侦察其兵力调动,甚至寻机挑动其内部矛盾。
“此非为争功,实为破敌。跳荡营皆敢死之士,熟悉山地丛林,长于奇袭扰敌。愿为元帅前驱,纵蹈火海,万死不辞!”信中言辞恳切,姿态放得极低。
郭子仪是何等人物?一生忠勇,胸怀广阔,且深知用兵之道在于随机应变。他早就对杜丰这支异军突起的力量颇为关注,对其在侧翼的牵制作用评价甚高。接到此信,郭子仪抚掌感叹:“杜子美有子如此,大唐之幸!朝廷……唉,何其短视也!”他当即回信,对杜丰的深明大义与战略眼光大加赞赏,完全同意其策,并表示会亲自向朝廷说明情况,将此“协同作战”纳入整体平叛方略。
有了郭子仪这面大旗,杜丰的行动便有了“合法性”。张顺麾下的“跳荡营”如同被放出笼的猛虎,在“纸鸢”的引导下,再次活跃在叛军控制区的边缘与腹地。他们不再追求攻城略地,而是化身为一群群致命的幽灵,神出鬼没,伏击巡逻队,焚烧小型粮站,破坏桥梁道路,甚至散播谣言,离间叛军将领。虽然单次战果不如焚毁汾州仓、江陵船队那般显赫,但这种持续不断的放血,让史思明恢复元气的计划举步维艰,其麾下各部将领亦是怨声载道,疲于奔命。
与此同时,杜丰巧妙地将朝廷使者要求“稳守”的消息,通过非正式渠道在军中流传开来。底层将士们浴血奋战,连克强敌,却换来朝廷如此对待,不满与愤懑之情自然滋生。而这种情绪,在杜丰有意无意的引导下,迅速转化为对杜丰个人更强烈的忠诚与依赖——“唯有杜将军能带我们打胜仗,能为我们争取功名!朝廷?哼!”
杜丰此举,一石三鸟:既未公然违抗圣旨,又以实际行动支援了郭子仪,持续削弱敌人,更借此凝聚了军心,将朝廷的猜忌转化为了巩固自身权威的助力。北疆的僵局,被他以这种高超的政治与军事手腕,悄然打破。
长安:利刃出鞘,星火焚城
长安城的夜晚,因“守夜人”部分精锐被抽调前往洛阳而显得格外“宁静”,但这宁静之下,是愈发紧张的暗流。
凌素雪与影伍——现在或许该称他为裴十三(他自报的排行)——的联手,使得“星火”在遭受重创后,以惊人的速度恢复并变得更加危险。裴十三凭借其前不良帅的资历和对长安三教九流的熟悉,提供了数个绝对安全的备用据点、几条连“守夜人”都未必掌握的隐秘通道,以及一批对叛军充满仇恨、可信赖的底层力量。
郑六这条线,在裴十三的暗中监控和凌素雪的巧妙操纵下,继续发挥着作用。通过他,凌素雪不仅确认了“守夜人”力量空虚的具体时间,更意外获得了一条极具价值的情报:安庆绪为筹措军资,弥补江陵损失,下令将查抄的一部分忠于李唐的官员、富商府邸中搜出的珍贵典籍、字画、古玩,集中于光德坊附近的一处原属某亲王、现已荒废的别院库房中,准备择日运往范阳变卖!
这座库房,恰好就在“守夜人”防卫力量因抽调而出现短暂空虚的区域边缘!
一个大胆至极的计划在凌素雪心中迅速成型。她不仅要趁此机会进一步打击叛军,更要借此举,向沦陷区的百姓、向灵武朝廷、向天下人宣告——大唐的抵抗力量,从未消失,并且有能力在敌人的心脏地带,燃起冲天烈焰!
“我们要烧了那座库房?”裴十三听完计划,沙哑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兴奋。
“不止。”凌素雪面纱下的嘴角勾起冷冽的弧度,“光烧库房,动静不够大。我们要让这把火,烧得更旺,更引人注目。”她的目光投向舆图上库房旁边不远处的另一个标记——那里是叛军设置在长安城西,负责制造和修理军械的一处重要工坊!
“声东击西,火烧连营?”裴十三立刻明白了她的意图。
“不错。库房起火,叛军必往救援。其时,工坊守备必然减弱。我们真正的目标,是那里!焚其军械,断其爪牙!”
计划定下,立刻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裴十三负责联络可靠人手,准备火油、引火之物,并规划撤退路线。凌素雪则亲自带领几名最精锐的部下,反复侦察库房和工坊的地形、守军换岗规律。
行动之夜,月黑风高。
子时刚过,光德坊附近的废弃亲王别院库房,突然冒起冲天的火光!火势起得极快极猛,显然使用了特制的猛火油和引燃物。几乎同时,库房周围多处地方也冒出小火头,并响起零星的爆炸声(使用剩余的普通震天雷),制造出有多处起火、有人袭击的假象。
“走水了!敌袭!”尖锐的警哨声划破夜空。附近的叛军巡逻队以及留守的“守夜人”大惊失色,一边救火,一边慌乱地搜寻根本不存在的“大批”袭击者。库房内存放的多是书籍字画等易燃物,火借风势,迅速蔓延,映红了半边天,整个长安城西北角都能看到冲天的火光和浓烟。
正如凌素雪所料,距离库房不远的军械工坊守军,大部分被调往库房救火和增援,工坊本身的守备变得异常空虚。
就在库房方向乱成一团之时,十数道黑影如同鬼魅般出现在军械工坊的围墙外。为首者,正是凌素雪与裴十三。他们利用飞爪敏捷地翻越高墙,如同暗夜中的死神,精准而迅速地清除掉寥寥无几的哨兵。
工坊内,堆放着大量打造好的横刀、枪头、箭簇,以及皮革、木材等原料。凌素雪等人将携带的所有火油罐奋力掷出,火折子引燃!
“轰——!”
比库房那边更加猛烈、伴随着金属爆裂声的大火,瞬间吞噬了军械工坊!灼热的气浪翻滚,照亮了凌素雪冰冷而决绝的侧脸。
“撤!”任务完成,毫不恋战。一行人按照预定路线,借助夜色的掩护和裴十三提供的密道,迅速消失在混乱的长安街巷之中。
这一夜,长安城两处大火,焚毁了叛军搜刮的巨额文物和即将用于作战的军械,其损失远超一次单纯的军事失败。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全城,乃至通过各种渠道传向四方。
“是天火!是天罚!”
“是王师回来了!是王师在惩治那些国贼!”
沦陷区的百姓暗中拍手称快,绝望的心中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苗。
叛军高层震怒,安庆绪下令彻查,却因“守夜人”力量不足且内部疑神疑鬼而进展缓慢。
灵武朝廷接到消息,肃宗在震惊之余,亦不得不重新评估杜丰(他们自然将此次行动与杜丰关联起来)及其麾下力量的价值与……威胁。
北疆的杜丰,在“稳守”中悄然破局;长安的凌素雪,在黑暗中燃起了惊动天下的烈火。砥柱与星火,一明一暗,以各自的方式,狠狠地撼动着叛军的统治根基,也将自己,更深地楔入了这乱世棋局的最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