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武的府邸位于成都城南,不算奢华,但格局开阔,隐隐带着武将府邸特有的肃杀之气。门房显然早已得到吩咐,见杜丰到来,并未因他年幼而有丝毫怠慢,恭敬地引着他和南霁云穿过前院,径直来到了一处灯火通明的书房。
书房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蜀地冬夜的湿寒。严武并未穿着官服,只着一身藏青色便袍,正站在一幅巨大的山川舆图前,眉头紧锁。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看到杜丰,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温和。
“杜贤侄来了,坐。”他指了指旁边的胡床,目光在南霁云身上略微停留,点了点头,显然知道这是杜丰的心腹护卫。
杜丰拱手行礼,从容落座,南霁云则无声地退至门边阴影处,如同融入背景。
“严世叔深夜相召,不知有何要事?”杜丰开门见山,他知道与严武这等人物打交道,无需过多寒暄。
严武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书案前,拿起一份文书,递给杜丰:“你先看看这个。”
杜丰接过,迅速浏览。这是一份来自灵武朝廷的邸报抄件,内容是关于肃宗皇帝最新任命的一批官员和将领,其中提到了以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总揽平叛军务;同时,也提及了对蜀中“行在”官员的安抚与告诫,要求他们恪尽职守,保障粮饷,不得怠慢灵武朝廷指令云云。
“郭公总揽军务,此乃朝廷之幸,天下之幸!”杜丰放下文书,由衷说道。郭子仪被重用,意味着平叛事业走上了更务实、更有希望的轨道。
“是啊,郭公出马,军心可定。”严武点了点头,但眉宇间的忧色并未散去,“然而,贤侄可知,灵武与成都,如今已是两重天地?”
他走到那幅舆图前,手指点向灵武,又划向成都:“陛下(指肃宗)在灵武,高举平叛大旗,号令天下勤王之师,意在收复两京,重振社稷。而太上皇(指玄宗)在成都,‘行在’虽存,却已失其位,左右皆是惊弓之鸟,只求偏安一隅。两京沦陷,中原板荡,这蜀中……看似安稳,实则暗流汹涌啊。”
杜丰静静听着,他知道严武要切入正题了。
“如今成都‘行在’,以韦见素、房琯等人为首,虽表面尊奉灵武,但心思各异。地方官员,如剑南节度使崔圆等,更是拥兵自重,观望风色。粮饷转运,政令通行,皆多掣肘。”严武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压抑的愤怒,“更有甚者,某些人只顾争权夺利,结党营私,全不念及北方将士正在浴血奋战,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他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茶盏作响:“长此以往,非但平叛无望,只怕这蜀中,也要再生内乱!”
杜丰心中了然。严武是坚定的“灵武派”,是郭子仪在蜀中的重要盟友,他的忧虑,正是目前唐朝抵抗力量内部面临的巨大隐患——后方不稳,前方难支。
“严世叔所言极是。”杜丰沉吟道,“灵武朝廷乃天下希望所系,蜀中作为后方根基,绝不能乱。只是……小子年幼,人微言轻,不知世叔有何差遣?”
严武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向杜丰,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人心:“贤侄,明人面前不说暗话。你虽年幼,但心智谋略,远超常人。郭公多次来信,对你赞誉有加,称你‘洞悉时局,常有惊人之见’。你在长安所为,严某亦略有耳闻。如今局势危殆,正是用人之际,岂可以年齿论英雄?”
他走到杜丰面前,压低声音:“我欲整饬蜀中军政,清除积弊,确保粮饷物资能顺利输往灵武前线,并为郭公经略关中提供稳固后援。然,此事牵涉甚广,阻力极大。我需要可靠之人,协助我掌握成都乃至蜀中各方的动向,洞察其意图,以便应对。”
杜丰心中一震。严武这是要让他执掌情报,充当他在蜀中的“眼睛”和“耳朵”!这无疑是将极大的信任和责任交付给了他!
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谨慎地问道:“严世叔信任,小子感激不尽。只是,小子初来乍到,在蜀中并无根基,恐难当此重任。”
“根基可以慢慢经营。”严武摆了摆手,“你与柳家关系匪浅,柳家商号遍布蜀中,消息灵通,此为一利。你父杜子美,虽无实权,但在士林中清誉甚着,可与一些清流官员往来,探听风声,此为二利。你身边有雷、南这等豪杰护卫,可执行一些特殊使命,此为三利。至于其他……”他意味深长地看着杜丰,“我相信贤侄自有办法。”
杜丰默然。严武显然对他进行过深入的调查和评估,将他的优势和潜力看得一清二楚。这份洞察力,不愧为名将。
他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卷入蜀中的权力斗争,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但同样,这也是他快速建立自身力量、影响时局的绝佳平台。
乱世之中,不进则退。想要保全自身,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主动入局。
他抬起头,目光迎向严武,清澈而坚定:“既然严世叔信重,小子愿效犬马之劳。必当竭尽全力,为世叔耳目,助世叔稳定蜀中,支援灵武!”
“好!”严武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重重拍了拍杜丰的肩膀,“我就知道,没有看错人!今后,你便是我严武的‘记室参军’,专司咨议与……机宜之事。有何需求,可直接向我禀报!”
“记室参军”,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幕僚职位,却赋予了杜丰直接与严武沟通、参与机密的权力。
“谢世叔!”杜丰躬身领命。
接下来,严武与杜丰详细商议了目前蜀中的主要势力分布、潜在的盟友与对手,以及需要重点关注的人和事。严武将一些初步的联络渠道和暗号交给了杜丰,并允诺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直到深夜,杜丰才带着南霁云离开严府。
走在清冷的成都街道上,寒风拂面,杜丰却觉得心头一片火热。手中的权力虽小,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起点。
“南叔,”他低声对身旁的南霁云道,“我们的‘隐刃’,该在蜀中重生了。这一次,我们要看得更远,扎得更深。”
“是,小郎君!”南霁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沉声应道。
回到宅邸,杜甫房间的灯还亮着,隐约传来压抑的咳嗽声。杜丰知道父亲仍在为国事忧心,夜不能寐。
他没有去打扰,悄然回到自己的房间。他铺开纸张,开始梳理今晚与严武的谈话,规划着如何在蜀中这片新的棋局上,落下自己的第一子。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仅仅是一个挣扎求存的穿越者,一个试图改变历史的旁观者。他已然成为这乱世棋局中,一个手握筹码、意图搅动风云的参与者。
前路依旧艰险,但他目光坚定,步履沉稳。
这盘关乎天下命运的大棋,他,正式入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