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哭笑不得:
“这是白酒,又不是啤酒,哪有先吹一瓶的道理?”
“要不这样,一杯酒咱们分两口喝,怎么样?”
钟卫国哈哈大笑:
“行!看我怎么把你放倒!”
结果半个钟头不到,祁同伟站在床边,看着直挺挺躺着、鼾声如雷的钟卫国,忍不住笑了,对张素素说:
“嫂子,你们早点休息,我们先回去了。”
钟小艾一边走一边摇头:
“师兄你也太狠了,下手一点情面不留。”
祁同伟眨了眨眼,钟小艾瞬间明白,瞪圆了眼:
“他居然装睡?!”
张素素一愣:
“卫国装的?”
等送走了两人,她折身回屋,却见钟卫国正端着碗醒酒汤猛灌,嘴里还嘀咕:
“不对劲啊,同伟怎么能比我还能喝?”
张素素顿时放心,又好笑又无奈:
“你还知道丢人不?”
钟卫国讪笑:
“有啥可丢人的?同伟也不知让我几分,非得把我灌倒?”
张素素白他一眼:
“你还委屈上了?明明是你先想灌人家的。”
“再说了,人家根本没使劲,已经是留情面了。”
钟卫国哼哼两声:
“留情面?我看他是故意显摆!”
其实他也清楚,祁同伟样样拔尖,他除了年纪大上几岁,别的地方压根比不上。
好不容易抓着个喝酒的机会想扳回一局,结果连这点底气都没守住,自己都觉得脸上挂不住。
张素素忍俊不禁:
“人家早就看穿你在装睡了,临走时还特意说了。”
“啥?!”
钟卫国一个激灵,酒全醒了:
“你没哄我吧?”
张素素笑着点头:
“他们俩在门口就议论你呢。”
钟卫国臊得满脸通红:
“哎哟,同伟这酒量,是真的厉害……”
张素素端来热水,拧了条热毛巾递过去:
“快洗把脸清醒清醒,大过年的,跟同伟较什么劲?”
钟卫国搓着脸,嘿嘿笑了两声。
“那是男人的面子问题!”
“你在示范区养成的习惯?”
张素素眼睛一亮:
“确实是习惯了。”
“那边中学的设备特别先进,连多媒体教室都有,这可是头一份儿的新鲜玩意儿。”
“待遇更是没得说,我干了两个月,往家拿了一万块。”
“要不是去得晚,只拿了半年的基本奖金,不然还能更多。”
“你根本不知道我们单位发了什么奖励。”
“评上劳动模范的,直接奖了一辆轿车,真是让人眼红死了!”
钟卫国一听愣住了:
“你们居然发汽车当奖励?”
“这也太大方了吧!”
张素素认真地点点头:
“真的,当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还不是普通的车,是奔驰。”
“那种车,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
“我寻思着以后拼一把,也给你挣一辆回来。”
钟卫国脸一下子涨得通红:
“算了吧,我就这身份,开辆奔驰出去,别人还不说我捞钱来的?谁信我是正经赚的。”
“闲话太多,扛不住。”
“回头弄辆能代步的就成。”
张素素想了想,也只好点头。
这事确实没法强求。
毕竟钟卫国的身份摆在那儿,不是想怎样就能怎样的。
钟卫国轻描淡写道:
“奔驰我也坐过,其实也就那样。”
“同伟给咱们单位捐了一批车,执行特殊任务时,我就开过那款。”
张素素笑了:
“同伟和小艾对我挺照顾的,我们娘三个住一栋两层的小洋房,家电样样齐全,连十七寸的大彩电都快配上了。”
“你也别总想着处处压同伟一头,人家到底是小艾的男人,别让人生误会。”
钟卫国哭笑不得:
“你想哪儿去了?同伟这个人有多重要,不用你提醒我也清楚。
就算他不是我妹夫,我照样敬重他。”
“有些事我不便多讲,纪律在那儿卡着。”
“你只要记住一点就行——我和他关系铁得很!”
张素素这才放下心来:
“那就好,一家人和和气气才是福气!”
话音刚落,钟卫国突然觉得心头一阵燥热,伸手就把张素素搂进怀里:
“咱俩多久没亲近了?”
张素素白了他一眼:
“你不是喝糊涂了吗?”
钟卫国咧嘴一笑:
“看见你,酒早就醒了!”
两人紧紧抱在一起,久别重逢的温度瞬间燃起。
钟小艾原本以为到了帝都,能让祁同伟好好歇一阵子。
这一年祁同伟忙得像个陀螺,几乎天天熬到凌晨才睡。
她本打算带他散散心,放松几天。
可没想到上门的人一个接一个,根本不停。
一般人她还能挡一挡,可来的都不是寻常角色——全是中枢下属智库的人。
《大国崛起》这本书在汉东省虽有些反响,但动静不大;可在京城,却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尤其是那些搞政策研究的,几乎把它当成了必读经典。
此刻,祁同伟正和几位核心智囊围坐讨论:
“大国之所以能崛起,背后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总有几个共同点。”
“依我看,无非是这几样——文化、经济、科技、军事,还有对外关系。”
有人疑惑地问:
“文化也能影响国家崛起?”
祁同伟郑重其事地点头:
“当然重要!”
“如果文化上没有独特之处,所有大国的发展路径应该差不多,可现实显然不是这样。”
“所以我们得认真谈一谈。”
“我认为,真正的强国必须有清晰的国家意识,和对自身文化的坚守。”
“这种意识能凝聚民族认同,增强团结。”
“像汉斯、冈本这些国家,都是如此。”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我们必须意识到,现在东大推行的是一套外来理论体系,并非根植于我们自己的传统。”
“那么我们的文化根基到底是什么?”
“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大一统观念。”
“是儒释道交融的思想传承,是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血脉。”
“别的国家多是政教合一,而我们虽然也拜神敬鬼,真正信奉的却是祖先。”
“这就是我们的底色,也是我们永不低头的原因。”
“我们最崇敬的,是先人披荆斩棘、开天辟地的勇气,而不是妥协退让。”
“我们始终相信,这个民族终将重新站上巅峰。”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并非我们真正的归属。
自古以来,我们就坚信自己应当屹立于世界的中心,终有一天,我们会重回那个位置。”话音落下,全场掌声雷动。
祁同伟继续说道:
“科技创新与文化活力,是当今强国崛起的根本动力。”
“百年的沉沦,根源在于当世界迈入工业化浪潮时,我们仍停留在农耕社会的旧轨上。”
“农业文明要抗衡工业文明,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要想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完成工业体系的全面升级。
现代战争的本质,就是工业实力的比拼。”
“看看北边的联合工农国就知道了。”
“尽管他们的产业结构存在严重问题,但谁也不能否认——正是凭借强大的重工业基础,他们才能持续不断地动员兵力。”
“一旦他们开始全面动员,谁能挡得住?”
“鹰酱不行,西欧也不行。”
“工业化进程不能再拖了。”
“而我们在这一点上具备后发优势,完全有能力在短时间内迎头赶上。”
“如今是个开放的时代,我们拥有核威慑能力,直接爆发大规模热战的风险其实很低。
正因如此,更应集中精力推进工业化,发展经济,用经济力量展现国家分量。”
这时有人忍不住质疑:
“真的没有热战威胁吗?”
“我们明明有核武器,却还在南方跟安南打了整整十年!”
祁同伟神情淡然:
“那场战争的性质,大家心里都有数。”
“说到底,那是我们在自家门口进行的一场代理冲突。”
“再说,除了粤西边境,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哪感受到过战争的气息?”
“若不是媒体报导,你会相信我们和一个国家打了整整十年?”
提问者顿时语塞。
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祁同伟语气坚定地说:
“科技战略,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核心战略。”
“过去我们曾贬低科技的价值,但那并不是文化的本意,而是封建统治者出于对失控的恐惧,刻意压制了科技的发展。”
“他们清楚地知道,科技一旦释放,就会动摇旧秩序的根基。
为了维持统治,只能将其束缚。”
“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科技这把钥匙。”
“只要科技实现了现代化,其他领域的进步自然水到渠成。”
“我们也才能在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
“各位是否认同?”
众人齐声回应:
“认同!”
祁同伟轻轻鼓掌,接着道:
“接下来谈军事。”
“这一点无需赘述——强大的军力,永远是大国崛起的坚实后盾。”
“回顾历史上的强国崛起之路,几乎无一不是通过对外扩张积累资本,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
“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当然,我们并不谋求霸权扩张,但这不代表可以削弱军备。”
“大国之间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虽小,但前提是——你自己得有让人不敢轻举妄动的实力。
如果没有足够的武力支撑,你就会被当成软弱可欺的对象,谁都想来试探一下、咬一口!”
“这种情况,绝不容许发生。”
“建设现代化国防,刻不容缓。”
“再往下,是制度与根本体制的问题。”
“这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核心。”
“外部势力从未放弃瓦解我们的企图,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根基都动摇了,离覆亡也就不远了。”
“不妨拿北方的联合工农国做个对照。”
“面对阿美的糖衣炮弹,他们的领导人竟然天真地信以为真。”
“信了也就罢了,居然还纵容对方肆意侮辱卫国战争中的英烈,践踏人民的信仰。”
“这是自取灭亡的节奏。”
“要是这样一个国家最后还能存活下来,那才真是见鬼了!”
祁同伟越说越激动。
难得有人愿意听他深入剖析这些问题,他恨不得将心中所知一股脑儿倾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