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薛向阳被祁同伟和赵瑞龙请到农机厂,正巧赶上他嫂子病重,他就预支了三个月薪水,跑到东北一边治病一边把人接了过来。
那时候王美瑶还在家里闲着没事做。
没想到祁同伟临走前提了一句:谁介绍一个人进来,就给两百块介绍费。
结果没几天,王美瑶轻轻松松就把薛向阳三个月的工资挣回来了。
祁同伟一看,这姑娘招人的本事真不含糊,简直是天生的伯乐。
没过多久,她就被提拔成了人事主管。
“这是你们的通行卡。”
王美瑶语气沉了下来:
“集团有不少核心部门,有些技术连图纸都不能外泄。”
“普通员工进不去。”
“只有佬縂级别的领导、项目负责人,再加上你们三位,才有权限查看。”
说到这儿,她神色凝重:
“这卡千万不能丢。
一旦遗失,必须立刻上报,说明情况,还要写自查报告。”
许正阳心头一紧:
“整个安保系统里,就我们三个有这权限?”
王美瑶重重点头:
“没错,就你们三个。”
“你们是安保处的主事人。”
“以前这摊子是祁总亲自抓的。”
“咱们手里掌握的东西太关键,必须守口如瓶。”
“实话讲,有些区域,连我都踏不进去。”
许正阳和杨建华默默颔首。
王美瑶缓和了语气,笑着问:
“你们有银行存折吗?”
杨建华一怔:
“存折?”
王美瑶解释说:
“我们集团一般不发现金,数额太大,都是直接打到卡里。”
“只要是东大的银行都可以用。”
“我们和这些银行都有合作关系。”
其实王美瑶这话讲得低调了。
哪是丰收集团想跟银行合作?分明是各家银行抢着跟丰收集团搭上线。
光是集团每月发工资的流水,就足以让任何一家银行眼红不已。
为了拿下这笔业务,各大银行使出了浑身解数,争得头破血流。
“要是你还没开户也没关系,财务会帮你们办一张专用工资卡。”
说着,她又拿出两把钥匙递给两人。
“这是小洋楼的钥匙。”
“就在三位佬縂家旁边,离得近,工作起来也方便。”
“现在只是给你们使用,产权还不属于你们。”
“只要在公司干满十年,这两栋别墅就归你们自己所有。”
两人默默点头,心里五味杂陈。
王美瑶拍了拍手:
“行了,我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由管队带你们熟悉情况。”
管春秋领着二人直奔二王村。
许正阳忍不住问:“这时候不该先安排工作吗?”
管春秋笑着解释:“你们马上要接触的装备可不少,学起来得花些时间。”
“不如先安顿下来,看看住的地方。”
“喏,前面那两栋就是!”
许正阳和杨建华对望一眼,满脸疑惑——这也能叫宿舍?
这也太夸张了吧!
管春秋先带杨建华到了他的房间。
“两栋楼格局一样,都是欧式风格,面积二百平。”
“该有的家电全配齐了,日常用品也都准备好了。”
“衣服鞋帽这些私人物品,得自己慢慢添置。”
杨建华差点喊出声:“这还叫‘基本’?”
彩电、冰箱、空调样样齐全,电话线都装好了。
卫生间里居然用的是自动冲水马桶。
更离谱的是,屋里还摆着一台电脑!
进屋时他早就注意到门口停着一辆踏板车,车库里面更是赫然停着一辆桑塔纳!
许正阳脸色也变了:“村里每家都这样?”
管春秋摇头:“哪可能啊。”
“这是集团盖的房子,装修是公司掏的钱。”
“村民自家的房子,装修得自己花钱,当然没法比。”
“不过说实话,村里条件也不差。”
“家用电器差不多家家都有几件,电话更是每户都有。”
许正阳瞪大眼睛:“每家都有电话?”
管春秋笑道:“咱们集团……准确说是伟哥,跟通讯公司关系特别铁。”
“人家给了我们超低的安装价,听说是因为伟哥帮他们解决了一个大技术难题。”
“所以装个电话几乎不花钱。”
“而且在集团内部打电话,只收单向费用,价格也便宜得很。”
许正阳和杨建华再次交换眼神,心里越来越懵。
这里的一切,怎么和他们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杨建华试探地问:“村里有人买车了吗?”
管春秋差点被呛住:“姐,你想哪儿去了?”
“那是桑塔纳,二十万一辆啊!”
“二王村的老百姓虽然收入不错,但买这种车还是够不着。”
“这车是松江那边公司送的。”
“算集团公用车辆。”
“伟哥统筹分配,我们部门分到了五辆。”
许正阳忍不住追问:“松江那边一共送了多少辆?”
管春秋随口答道:“二十辆呗。”
许正阳倒吸一口凉气:“四百万?”
管春秋不以为意:“人家占了多少好处啊,之前伟哥卖给他们一整套图纸,你知道卖了多少钱不?”
“三亿美金!外加要求他们必须把四分之一的产量放在东大松江生产。”
“送二十辆车,真不算多。”
许正阳听了反而松了口气:“二十辆已经不少了。”
管春秋却摇头:“伟哥自己都说,汉斯人做事抠门,这点车,真是看得起谁啊。”
“两百辆才算达标。”
许正阳顿时被这话顶得说不出话来,半晌才憋出一句:
“伟哥这手笔,真是不小。”
管春秋昂着头,一脸自豪:
“那是当然,不然能入松江那位的眼吗?”
“不是谁都能堂而皇之地把合影挂出来显摆的。”
“咱们伟哥,就是有这个本事!”
老管那股子得意劲儿全写在脸上,毫不掩饰。
许正阳和杨建华互看了一眼,心里明镜似的——这家伙刚才纯粹是在炫耀。
“二王村也就是从去年才开始起色,就算今年年中多发了些奖金,人均也不过三万,哪来的钱买桑塔纳?”
“关键是,桑塔纳这东西,光有钱还不行。”
因为车虽在松江组装,却不在这儿生产,产量本就稀少。
物以稀为贵,哪怕你口袋鼓鼓,没门路也拿不到配额。
说到底,拼的是背后有没有人。
“我们五个人配车,主要是为了工作方便。”
“平时也轮不到我们自己开,伟哥给艾姐特制的那辆,基本上是我们几个在用。”
杨建华忍不住捂住嘴:“特制?伟哥还能亲手造车?”
老管一听,立马又来了精神:
“那可不,伟哥做的豪车,搁国际上都排得上号。”
“那一整套设计图纸,卖出去三亿美金!”
“等你们以后跟着伟哥或者艾姐出任务就知道了。”
“要不哪天见着艾姐,坐她的车兜一圈,什么都明白了。”
许正阳点头应下:“确实得提前熟悉,艾姐的车况我们必须尽快掌握。”
这是职责所在。
老管接着说:“还记得车库里桑塔纳旁边那辆电动踏板车不?”
“其实那才是咱们二王村真正的标配。”
“外头根本买不到,是龙哥托了关系,专门从内部渠道优先配给我们员工的。”
杨建华点头附和:“我在帝都早听说这车了,一上市就被抢空,想买都买不着。”
管春秋挺起胸膛,像只抖开尾羽的孔雀:
“告诉你们个秘密,那电动踏板车本来是给咱们集团农技员下乡用的短途工具。”
“可农技员才几个人?用不了几辆。”
“后来干脆拉了个队伍,顺手建了个厂,没想到越做越大,现在都成知名企业了。”
许正阳和杨建华默默听着,没打断。
这些事钟小艾之前提过,但他们故意不说破,任由老管讲得眉飞色舞。
他们看得出来,老管对丰收集团的感情,不只是上班那么简单。
这种归属感,让人羡慕。
许正阳忽然想起什么:“管队,那别墅里那些家电,是不是也打算量产?”
杨建华连连点头:“我从没见过国内有这么先进的家用设备,要是真上市,我砸锅卖铁也得给家里置办一套。”
管春秋笑了笑:“以杨总的收入,哪用得着攒钱?一个月工资就够置办大半了。”
“龙哥是有心投产,但有点小阻碍。”
杨建华一愣:“阻碍?就凭墙上那张真人大小的合影,还有推不动的事?”
他几乎不敢信。
管春秋摆摆手:“倒不是关系不够。”
“吕州是农业大市,粮食安全压头,耕地红线卡得死,不适合搞大规模工业。”
“厂可以建,但不能落在吕州。”
“眼下省里几位领导正商量选址,等定下来,就能开工了。”
“到时候第一批产品,肯定优先分给我们二王村。”
说到这儿,他又扬起下巴:
“咱们可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要为东大农民蹚出一条致富路。”
“好东西,自然先紧着我们。”
杨建华听得目瞪口呆:
“这还是农村?”
城里不少家庭都没这么齐全的电器!
更别说整个村子清一色的小洋楼,哪家城镇能做到?
管春秋语气坚定:
“这才叫农业现代化!”
“我们就是新时代农村的样板!”
“谁说种地就不能过上好日子了?”
许正阳和杨建华听得心头一震,管春秋话语里的那份自豪与笃定,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
是啊,谁说种地的就注定穷一辈子?
东大这边的老百姓苦了千百年,也该轮到他们过上安稳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