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习见到他们显得很高兴,赵瑞龙奇怪地问:“易县令,你今天心情不错啊。”
易学习笑着说:“一场乌云散尽,天地清朗,自然心情好。”
赵瑞龙顿时明白:“宁家那边的事处理了?”
易学习微微摇头:“宁家在流水县盘根错节,想彻底铲除,哪有那么容易?”
“不过还好。”
“那些主要人物,基本都牵连进去了。”
“剩下的都是一些小角色,现在个个自顾不暇。”
“只要他们安分守己,我也没打算动他们。”
“要是还敢搞小动作,我也不会手下留情。”
赵公子竖起大拇指:“易县令真是够硬气!”
他略带疑惑地问:
“宁家完了?”
“怎么我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连吕州电视台都没报道。”
祁同伟开口道:“时机还没到。”
赵瑞龙一脸不解:“高知府为什么要等?”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正是他树立威信的好机会啊。”
祁同伟摇头道:“高老师不需要靠这个来立威,他在吕州已经建立了很高的威望……”
赵瑞龙一脸茫然:“我怎么不知道?”
易学习提醒道:“你们二王村农机厂不是投入了六百万么?”
赵瑞龙顿感恍然:“原来如此!”
他记得很清楚,吕州的不少行政机关都卷进了宁府尹的民间集资活动。
有些单位甚至动用了公务员的薪资。
这可是六百万的亏空。
若没人填补,一旦东窗事发,恐怕就是一场官场地震。
高育良从二王村农机厂拿到了六百万,实际上等于帮吕州一众官员堵住了资金缺口。
这份恩情不可谓不大。
要是还有人敢与高育良作对,根本不用他亲自出面,自有一群人跳出来收拾对方。
但赵公子还是有些不解:“为什么不公开审判宁家的人呢?为什么要拖延?难道证据不充分吗?”
易学习叹息道:“树倒猢狲散,宁家那些人为了保命,互相揭发,惨不忍睹。”
“这些人全杀了也未必都冤,十个里头杀九个,肯定还有漏网的。”
赵瑞龙一听,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么严重?”
祁同伟却不以为意:“山高皇帝远,这些人就真以为没人能动他们。”
“宁家那帮人的做派……龙哥你又不是没见过。”
赵瑞龙回想起二桥镇的事,那个早被收拾得尸骨无存的人,上来就直接朝自己脖子砍。他仍有些不解:“我就是不明白。”
“宁家分明是民愤极大,为什么不直接处置?”
易学习摇了摇头:“这我也不清楚。但我可以肯定一点,不是不处理,而是怎么处理的问题。”
祁同伟解释道:“还没到时候,等冬天一到,自然就清楚了。”他见两人投来探究的目光,干脆说道,
“别问了,问我也不会说。”
“我要是说了,赵叔叔估计马上就要亲自打电话来训我了。”
赵瑞龙不满地嘀咕:“你们这些人最喜欢打哑谜,最讨厌了!”
“神神叨叨的。”
祁同伟也不在意。
宁家的人迟早要处理,估计得牵连一大片。
到时候动静肯定不小。
但他真没必要和盘托出。
赵瑞龙对易学习说道:“易县长,我们现在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了,急需扩大生产。”
“所以想看看能不能再批一块地。”
易学习有些疑惑:“你们不是已经有选址了吗?”
“直接和二王村沟通不就行了?”
祁同伟摊手:“二王村那边已经到极限了,再扩建,就得动耕地了!”
易学习猛地站起身:“不行!”
“什么都可以动,耕地绝不能碰,这是红线。”
祁同伟笑了笑:“所以,我们才来找您这位大县令嘛!”
易学习这才放松下来:“还好你们还有分寸。”
“要是真动了耕地,大家都要吃不了兜着走。”他忽然反应过来,
“不过就算这样,你们也不该来找我啊?”
赵瑞龙一头雾水:“你是县长,不找你找谁?”
易学习指着祁同伟:“你找同伟就行啊!”
“不对!”
“他自己就能拍板。”
“他可是小桥镇的代镇长。”
赵瑞龙惊讶:“代镇长?这是什么意思?”
易学习解释道:“原来的镇长是宁家的人,出了事被查了。”
“我这才提名让同伟暂时代理。”
赵瑞龙疑惑地看着祁同伟:“那你我这一趟不是多此一举?”
祁同伟答道:“为了避嫌。”
“另外,也是为了招人。”
易学习立刻听出了弦外之音:“要招不少人?”
祁同伟点头:“至少得五百人起步。”
易学习立刻明白了:“我懂了,你们为什么要来找我。”
赵瑞龙一脸懵:“你们能不能别卖关子了?”
易学习苦笑:“流水县是农业县,种地主要靠人力……人一旦都去工厂了,地谁来种?”
“这是个大问题!”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靠天吃饭。
不管过去还是将来,这一点从未改变。
除非将来人类真的能掌控天气,否则这种局面不会改变。
不同的是,古代讲求人多力量大。
种地是体力活,除了牛马牲畜,人力才是最核心的资源。
田间管理的各项环节,归根结底还是依赖人工。
人手充足,自然就能确保播种和耕作按时推进。
此外,每年还得和老天抢收成……
即便到了今天,工业尚未全面普及,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源反哺农业,农业劳动依旧离不开人的参与。
二王村的“丰收”和“硕果”两个品牌的农机之所以广受欢迎,原因就在于它们真正减轻了人力负担。
过去需要三五个劳动力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的播种与收割任务,如今一个人就能搞定。
节省下来的不只是那两三个帮手,
而是让这两三人彻底摆脱田间劳作!
让他们可以投身其他事务。
这才是最关键的改变。
但反过来想,哪怕推广了“丰收”和“硕果”系列农机,极大地提升了劳动效率,最基础的人力保障依然是不可或缺的。
不可能让所有农民都去工厂上班,哪怕小桥镇二王村附近的村民有强烈愿望。
没办法。
作为农业大县,守住耕地这条底线是硬性要求!
祁同伟几句话就向赵瑞龙讲清楚了其中的要点,赵公子听得直挠头:“那我们怎么扩大工厂规模?”
“怎么招工?”
“二王村只要是身强力壮的,都进我们厂里干活去了。”
照理说,不是得保留一定数量的农业劳动力吗?
为什么二王村的青壮年就可以不管不顾地进厂呢?
这其中有个关键点:当年在二王村建厂时,村里并没有单纯把土地“卖”出去,而是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农机厂,成为股东之一。
既然是自家的企业,自然可以优先安排村民进厂。
赵公子问:“易县长,你看这事该怎么办?”
易学习双手一摊:“我实在没办法。”
赵瑞龙愣住了:“你没办法?”
易学习苦笑:“我研究了十几年怎么种地、怎么提高产量,结果反倒不如你们两位办厂见效快。”
“今年二王村肯定脱贫了。”
“周边村庄里,小王庄得益最多,也基本脱贫了。”
赵公子急了:“我不是来听你讲成绩的,我们是来找你出主意的,你怎么就推脱呢?”
易学习诚恳地说:“我真的想不出办法。”
赵公子脸色一沉:“易县长,我可是诚心诚意来请教的,你这是敷衍我?”
易学习心想,这还是第一次看到赵瑞龙发脾气,以前都挺有礼貌的,搞得他一时都不知道怎么应对。“赵总,您先别着急……”
赵瑞龙急道:“事关我们农机厂要建的医院,我能不急吗?”
“我可是向高知府拍了胸脯,一个月内必须交付两千辆农用三轮车。”
“换来的就是在二王村建一所医院。”
“这医院建在你们地界,也是你的政绩之一。”
“你怎么一点都不上心?”
易学习一时语塞,原来还有这一层关系?
“赵总您别急,您可以问问祁镇长……”
赵瑞龙一转头,发现祁同伟正悠哉地喝着茶。
他顿时觉得不对劲:“同伟,你是不是已经有主意了?”
祁同伟干脆地答道:“我确实有办法。”
赵瑞龙惊讶:“那你刚才在村里怎么不说?”
祁同伟翻了个白眼:“这个方案,得在县里才能推动。”
“在村里说,一点作用都没有。”
赵公子急了:“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卖关子,快说吧。”
祁同伟不紧不慢地说:“我们得认清一个现实:二王村的土地已经开发到极限了。”
“农机厂、农机培训中心、幼儿园、小学、中学、敬老院……”
“接下来还要建一家医院。”
“现实问题是,我们没有多余的土地承载这些设施。”
啊?!
赵瑞龙瞪大了眼睛:“你是说……”
祁同伟平静地说:“我的意思是,二王村可用的土地都已经列入规划,根本没有空地。”
“如果硬要在二王村建医院,就只能占用耕地。”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赵公子皱起眉头:“那怎么办?”
祁同伟从容地回答:“解决办法也不是没有。”
“以二王村为中心,把周边几个村子合并起来就行。”
“这样一来,就能腾出不少工业用地了。”
赵瑞龙瞪大了眼睛:“你是说,把村子合并?”
祁同伟轻轻点头:“确实有这个必要。”
“我们想扩大规模,比如建厂房、招工人,自然得找新的发展空间。”
“农机厂已经初见成效,显然不能搬走。”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在这里。”
“合并村子,把村子整体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