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的秋夜,寒意浸骨,辽东城头的火把忽明忽暗,映着守军疲惫却警惕的脸庞。城墙下,唐军大营的鼓声依旧有节奏地响起,与往常并无二致 —— 这是李积故意安排的 “常规威慑”,实则为地道挖掘的工兵部队掩护声响。
五支工兵小队早已潜伏在护城河外的隐蔽壕沟中,每队携带铁锹、凿子与照明用的松脂火把,领头的校尉赵武紧攥着标注城墙地基的图纸,那是此前斥候用望远镜反复勘测、结合俘虏口供绘制而成。“按预定路线开挖,每掘进一丈便用木板支护,注意听城头动静!” 赵武压低声音下令,率先挥锹铲向湿润的泥土。
铁锹插入泥土的闷响被远处的鼓声掩盖,士兵们轮流作业,汗水浸透了单衣却不敢停歇。地道朝着城墙西北角延伸,那里正是李靖此前观察到的墙根松动处。为避免挖掘方向偏移,赵武每隔一段便用罗盘定位,确保地道精准对准城墙地基。深夜子时,当第一支小队终于挖到城墙下方时,士兵们忍不住压低声音欢呼 —— 泥土中已能触碰到条石的棱角。
接下来的两日,其他四支小队也相继抵达预定位置。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拓宽地道尽头的空间,形成五个半人高的 “炸药室”,随后将数十个改良版震天雷依次填入。这种新型炸药比此前的震天雷装药量多了三倍,外壳裹着厚实的铁皮,能将爆炸威力集中释放。“用湿土把炸药室两侧堵死,只留朝向城墙的方向!” 赵武指挥士兵搬运巨石夯实通道,又用浸透桐油的麻布包裹炸药,防止受潮。
一切准备就绪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李积站在中军帐外,望着辽东城的方向,手中握着点燃导火索的火折子,身旁的传令兵已备好信号旗。城头上的高句丽军依旧在巡逻,丝毫未察觉脚下的致命威胁 —— 他们以为唐军还会像往常一样用投石机轰击,早已备好木盾与修补城墙的夯土。
“时辰到!” 李积猛地挥动火折子,传令兵立刻升起红色信号旗。五个地道入口处的士兵同时点燃导火索,火星沿着引线快速窜向地下,发出 “滋滋” 的声响。片刻后,大地突然剧烈震颤,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划破黎明的寂静,仿佛天空裂开了一道缝隙!
辽东城西北角的城墙瞬间被浓烟与火光吞噬,巨大的冲击力将条石与夯土掀向高空,碎石如雨点般砸向城头与城外。城头上的高句丽士兵来不及反应,便被气浪掀飞,或被坠落的石块砸中,惨叫声此起彼伏。浓烟散去后,一道宽达十余丈的缺口赫然出现在城墙上,断壁残垣间还在冒着黑烟,城墙内侧的守军营地已被坍塌的土石掩埋大半。
“大唐万胜!” 等待已久的唐军精锐早已列好阵型,随着李积的号令,如潮水般朝着缺口涌去。骑兵手持马槊冲锋在前,马蹄踏过护城河上临时搭建的浮桥,直奔缺口;步兵紧随其后,挥舞着长刀清理残存的守军。城墙上的高句丽军惊魂未定,面对迅猛的唐军根本组织不起有效抵抗,有的扔下武器逃窜,有的则被当场斩杀。
高延寿在城楼之上目睹城墙坍塌,一口鲜血喷了出来。他挣扎着想要组织兵力封堵缺口,却被涌入的唐军骑兵冲散了阵型。“守住缺口!守住缺口!” 高延寿挥舞着长枪斩杀了两名逃兵,却挡不住溃败的人流。唐军已从缺口涌入城内,与守军展开巷战,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传遍了整个辽东城。
李积率军踏入城内,看着四处逃窜的高句丽军,下令道:“严禁扰民,只诛抵抗者!尽快控制粮仓与军械库!” 士兵们依令行事,很快便占领了城内的关键据点。正午时分,唐军的旗帜插上了辽东城的城楼,宣告着这座坚城的陷落。
捷报传到李世民的大营时,皇帝正与李靖商议后续战事。听闻辽东城告破,李世民抚掌大笑:“炸药之威,果然不负所望!此城一破,辽东腹地门户大开,接下来便可直取安市城!” 李靖也拱手道:“陛下远见,李积将军善战,此战定能震慑高句丽诸城!”
辽东城的攻破,不仅扫除了东征路上的最大障碍,更彻底击溃了高句丽军的士气。消息传开,辽东其他城池的守军人心惶惶,而唐军则士气大振,向着平壤的方向继续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