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哥的事,虽然闹得沸沸扬扬,但终归只是一个小插曲。
对手机同行来说,真正值得关注的,还是金橘G4,在6·18活动当天的销量。
19日凌晨,包括菊厂的余总,大米的田总,还有oV两个品牌的老总,以及水果和三桑的东大负责人,都在等待金橘的消息。
金橘也不孚众望,等6·18活动一结束,便第一时间统计数据,并发布战报:
活动当天,综合猫淘、狗东和拼夕夕三大电商平台,以及金橘自己的商城。
金橘G4一共卖出去77万部,金橘G3卖出26万部,青橘q2和青葱q2,加起来卖出去236万部。
所有品牌型号加起来,总销量达到339万部!
看到这个数据,所有关注金橘的同行,都一片哗然。
要知道,金橘G4上市首日,销量才5.7万部,首周加起来,还不到20万部。
而现在,一天就干到了77万部,是首发当天的13倍多,首周销量的将近4倍。
有业内人士算过,金橘G4的硬件成本,在2500元以内,每一部的毛利润,约为3500至3800元。
77万部,毛利润就是28亿到29亿!
-----------------
菊厂。
余总的一名手下,在算出这个数字后,忍不住爆粗口:
“草!我们的p10,一部毛利润才1700,不到1800,6·18当天卖出去100万挂零,算下来总的毛利润只有18亿,比他们少了整整10亿!”
这时,其他人接茬道:“关键是,他们的研发投入,肯定没有我们多!不是我小瞧他们,就凭他们之前的实力,就算想投入,也没能力投太多!”
“还有,他们的营销费用,也非常低。虽然有传言说,小红书上的那个人,还有一些自媒体博主,收了金橘的广告费,但这些博主,要不了多少钱。”
“是呀,这么一算,他们的净利润也肯定很高。我们还不到18%,他们估计能超过30%,比三桑还高,仅次于水果的60%!”
“按30%的净利润计算,一部G4能赚2000元,77万部就是15亿,而我们的p10,估计卖一年,净利润也只有8、9亿!”
“p10是我们的旗舰机,利润率已经是最高的了。去年全年,我们的手机业务,净利润才100多亿,他们一天就干出我们全年利润的八分之一!这……这是从哪里蹦出来的怪物?”
“……”
众人越分析,越觉得恐怖,77万部的销量还没什么,关键是那利润,简直吓死人!
最后,余总总结:“所以,还是要走高端路线。
好消息是,国产品牌的天花板已经被捅破,我们的发展上限大大提升。
坏消息是,原本不被我们放在心上,以为只是昙花一现的金橘,可能才是真正劲敌!
还有,金橘已经用实例告诉我们,国产品牌想突破高端,必须要有自己的领先技术,哪怕像水滴全面屏这样,只是在短时间内领先的技术。
另外,国内市场很重要,国际市场也很重要,只要在国际上打出名号,再做国内市场,就获得事半功倍之妙!”
-----------------
大米。
田总同样在与手下高管,讨论金橘的火爆,而且算出来的毛利润和净利润,也与菊厂差不多。
只不过,与菊厂相比,他们对金橘的利润和利润率,更是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因为他们的利润率,比菊厂要低得多。
以去年为例,大米的毛利润率只有3.4%,净利润率不到2%,销售额接近500亿,实际利润不到10亿,还不如金橘一天赚的。
当然,这只是硬件方面,广告、游戏、金融等互联网业务虽然营收少,但利润率相当高,实际利润可与硬件扯平。
另外,大米超市的名号也不是白叫的,其他产品带来的利润,与手机软硬件利润加起来相当。
可再怎么相加,再怎么归拢,放在一天15亿面前也不够看。
如果让金橘,加上之前的20万部销量,还有欧罗巴市场,金橘G4上市才20天,创造的利润,可能已经超过大米去年全年,手机业务的利润总和。
“这么夸张的吗?”
田总精神有些恍惚,甚至都有点泄气。
去年年底,他遇到江晟时,还只将对方当做一个小喽啰。
可现在,他感觉自己在对方面前,就像个喽啰。
怎么会,突然就蹦出这样一家厉害的公司呢?
一时间,整个大米的高管团队,都有些低气压。
好在,田总终究是个老江湖,很快便回过神来,然后抖擞精神,给手下打气道:
“好了,虽然金橘很厉害,但我们也不差。
金橘G4,真正厉害的,也就是水滴全面屏。我已经向供应商打听过,金橘最快三个月,最慢六个月,就会放开专利授权。
毕竟,手机涉及的专利非常多,没有谁能靠一项专利,一直吃独食。
而且,受金橘G4刺激,现在很多屏幕供应商,都在研发水滴全面屏的进阶版本——挖孔屏。
也就是说,金橘G4的技术优势维持不了太久,很快大家就会站在同一起跑线。
金橘G4能卖6288,我们的下一代旗舰机,也可以尝试卖4999,到时候利润肯定暴增!”
在他的鼓舞下,众人总算恢复斗志。
这时,有人询问:“田总,那我们要加大研发吗?如果能像金橘一样,在某项技术上,做到一段时间的领先,或者说垄断,那……”
听到这话,包括田总在内,所有人都怦然心动。
但最终,田总还是恢复理智,认真道:
“加大研发可以,但我们不能完全把希望寄托在这上面。
先不说,研发竞赛蕴藏巨大风险,一旦盲目投入,又没有成果产出,很可能拖垮公司。
而且,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
哪怕金橘G4,在上市首周,也只卖出不到20万部,还是经历一系列精妙的营销,也有起色。
另外,任何行业,都会逐渐走向成熟,而行业越是成熟,越容易遇上技术瓶颈,技术的扩散和普及速度,也会更快。
就像pc业务,拼到最后,拼的还是营销,和供应链管理,包括成本控制。
所以,别看金橘现在很风光,能笑到最后,做成百年企业的,一定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