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抚须沉思,目光在雕版与书籍间流转,“确是如此。若能广布经籍,使寒门学子皆有书可读,纵有些许不便,也值得了。”
张梁从一个大号礼盒里,捧出好几叠纸,有A4大小的普通书写纸,也有大尺幅的字画用纸。
“老师,这些留侯纸可供学堂使用数月,待弟子返回曲阳,每月再安排车马送过来。”
“好!甚好!”郑玄欣慰地点头,他不慕金银,不恋权柄,但笔墨纸砚,这却是挠在他的痒处,根本无法拒绝。
他取出亲手抄录的《春秋》与《礼记》注疏本递给张梁,“你书法已自成一家,为师无可教你。此乃为师近年心血,你且带回去细读,若有疑义,可随时来信。”
又特意叮嘱身边的几个亲传弟子,“今日三郎之事,止于此室,不可传与旁人知晓。”
张梁却不满足手抄本,他另有打算,想要的更多,“老师,不知简牍原版可否也一并赐予弟子?”
郑玄奇怪问道,“简牍之物,携带不便,你要之何用?”
我自然是拿去回收,但是不能告诉你。
张梁眼神真挚地说道,“弟子想将老师亲笔注经的简牍常伴身边,时时警醒自己,当思老师治学之不易。”
话语恳切,满满的都是孺慕之意,很合情,也很核理。
“你这三郎,倒是会说话的。”郑玄不禁莞尔,笑着向刘熙问道,“成国,我所注经文已抄录多少?”
刘熙思索片刻,说道,“《诗》、《书》、三礼、《易》、《春秋》三传及《孝经》皆已抄录完成。”
郑玄道,“这两日你着人仔细校对,若无差错讹误,便将简牍都交给三郎罢。”
刘熙面露难色,欲言又止。
郑玄问道,“有何难处,你直说便是。”
刘熙面现难色,“十部经注的简牍,恐怕要装数车之多。张师弟仅三人同行,怕是难以运送…”
原来是运输问题,那都不是事儿。
张梁闻言笑道,“成国师兄不必担忧,曲阳有车队就在朱虚,不过一两日便可抵达高密。”
“既如此,便这么定了。”郑玄说道,“这几日校勘完毕,你就一并带走。”
张梁强压心中的狂喜,喉头吞咽了一下,看在郑玄眼里,却是弟子收到老师赠礼的激动之色。
郑玄的经学着作,可是被后世尊为“集今古文经之大成”,这尼玛得值多少积分。老师你是我亲老师,一日为师,必定终生为父,我爹对我都没这么好。
他赶紧呼唤系统,“系统,系统,系统爸爸,全套的郑学简牍,值多少积分?”
系统:“正在核算……”
很快,系统回应,“郑学经典多有散佚,若是全套完本,系统估价100w积分,若只有上述十本注经,作价60w积分。”
张梁不干了,“一部论语,才多少字,你给多少积分?!这洋洋洒洒数百万字的着作,你就给100w积分?!郑玄可是我的授业恩师,挚爱亲朋!”
系统:“……你想怎么样?”
“得加钱!”
“……”系统表示很无语,“你这样我很难做。”
“加的积分,分你一半!”张梁使出了杀手锏。
不得不说,不管是哪个世界,谁能拒绝得了钱的诱惑。
“成交!”系统拍板,“全套完本,估价500w积分,十本注经,估价400w。”
“ojbk!”张梁也很高兴,“咱们这才是双赢!”
……
与系统交涉完,张梁退出系统,见郑玄嘴唇有些泛白,知道老师这是渴了。他告罪起身,走到室外,借着礼盒掩护,从系统中取出几盒即食点心,沏好一壶热茶走入屋内。
点心上桌,茶水入杯,屋子里顿时弥漫着一股茉莉花与茶叶的混合香味。
“这香茗之气,如此清新脱俗。”郑玄闻着淡雅的茉莉花香,正要伸手去端茶。
张梁却轻轻将点心碟子往前推了推,轻声劝道,“老师,空腹饮茶恐伤脾胃,引发腹痛与反酸?。今日弟子来得早,扰了您清修,还请先用些点心垫垫肚子,稍后再进朝食。”
“嗯~~”郑玄吃了一块糕点,端起茶杯吹了吹,轻轻啜了一小口,“此香,老夫似曾相识。”
“此为花茶,用的乃是产自扬州闽地之茉莉花与绿茶混合而成。”张梁介绍道。
“茉莉…”郑玄回忆着,“武帝时从海外传入我大汉,昔年求学于马师之时,曾经见过此花……”
马师,是郑玄青年时期的老师马融,扶风茂陵人,是伏波将军马援的侄孙,东汉经学大家。
半晌,他才从回忆中醒转过来,自嘲地笑道,“年纪大了,就容易走神。成国,子尼,你们几人也请茶。季珪,三郎带来的茉莉花茶,你在曲阳可曾饮过?”
崔琰说道,“弟子当日与三郎是夜间相见,并不曾饮过绿茶,倒是喝过几杯曲阳丹韵。”
张梁笑道,“老师明鉴,绿茶性微寒,不宜多饮,但上午饮用可缓解困倦,提升专注力。几位师兄晚些时候可看看效果。?”
刘熙与国渊两人也是饮茶不多说话,遵守着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用过点心清茶,正在闲谈,伙房来人叫去用朝食。
几人移步后院的饭堂,就着咸鱼丝,又喝了一碗清粥。
张梁见粥菜简朴,便小声向身旁的崔琰问起学堂里的伙食安排。
崔琰轻声一叹,“学堂中多是寒门子弟,老师的家财积蓄多半补贴了笔墨纸砚。每日只供朝食与哺食两餐,午间并不备膳。”
说着夹起一小条咸鱼丝,说道,“若非青州靠海,怕是连这点咸味都难有,只能以素菜干下粥。”
张梁闻言蹙着眉头,“这怎么行?求学本就费心耗神,不可少了午食,更不可缺了肉食。”
“我们也知此事不妥,只是苦于囊中羞涩…”崔琰眼珠子一转,贼兮兮地笑着说,“三郎,你那纸与酒水,可是价比千金,不如…你去与老师相说。”
张梁用筷子刮干净碗壁上的残粥,点点头,“只是不知老师是否愿意…”
崔琰劝道,“你放心,老师也心疼这些师弟们,你一去说,准成。”
朝食过后,张梁去书房找到郑玄,执礼说道,“老师,弟子方才得知学堂膳食简朴,每日仅两餐…”
郑玄看了他一眼,目光投向远处正在诵读的学子,说道,“三郎,这才一顿朝食,你就受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