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了一个寻常的周三,康乐宠物诊所悄然开业。没有花篮簇拥,没有鞭炮喧天,只在临街的玻璃门旁挂起了一个朴素的木质招牌,上面用中英文写着“康乐宠物诊所”以及“兽医:廖月生”的字样。招牌是谢亦菲设计的,字体端正温和,一如诊所想要传达的感觉。
廖奎换上了一身崭新的白色大褂,站在窗明几净的诊所里。诊疗室、手术室、等候区都布置得简洁而专业,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干净的气味。他看着空无一人的等候区,心情异常平静。这里,是他的新“战场”,一个没有硝烟,只有生命与信任的地方。
开业第一天,门庭冷落是常态。直到下午,才有一位住在附近高档公寓的老太太,抱着她心爱的波斯猫,犹犹豫豫地推门进来。猫似乎有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
“廖医生是吧?”老太太打量着穿着白大褂,显得格外专业和沉稳的廖奎,眼神里带着试探。
“您好,请坐。”廖奎语气平和,示意老太太将猫放在诊疗台上。他没有急着动手,而是先耐心询问了猫咪近几日的饮食、排泄和精神状态,态度温和而专注,极大地缓解了老太太的紧张情绪。
仔细检查后,廖奎判断是毛球症引起的肠胃不适,问题不大。他一边手法娴熟地给猫咪进行触诊,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太太解释病因和治疗方法。开药时,他特意选择了效果确切但价格公道的药物,并详细说明了用法用量。
过了几天,老太太又抱着猫来了,这次是咨询绝育手术。廖奎主刀,手术过程快、准、稳,创伤极小。猫咪术后恢复得极快,几乎没受什么罪。老太太对此赞不绝口,逢人便夸新来的廖医生技术好、有耐心、收费还实在。
一传十,十传百,“康乐宠物诊所”和“廖医生”的口碑渐渐在附近的社区里传开了。前来问诊的宠物主人慢慢多了起来,从名贵的品种猫犬到寻常的家养土狗,廖奎都一视同仁,用他融合了北大荒实践经验和系统赋予的【战场急救精通】所形成的、远超这个时代普通兽医的精湛技术,解决着一个个问题。
在为一只拉布拉多处理趾间发炎时,他会温和地向主人打听附近公园遛狗的最佳时间段;在给一只鹦鹉做健康检查时,他会闲聊般问起鸟主人是否知道哪家五金店材料齐全……他似乎在无意中收集着这些看似琐碎的社区信息,目光偶尔会掠过诊所窗外,观察着街面上的人流和车辆。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通过细节拼图,了解所处环境,评估潜在风险。不知不觉中,他不再是那个神秘的南洋归侨“廖月生”,而是逐渐被社区居民接纳为“那位话不多但很可靠的廖医生”。
与湾仔诊所的宁静不同,位于北角的“振华电子”厂房及办公区内,则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董事长办公室内,气氛严肃。
萧亚轩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穿着一身定制的深蓝色职业套裙,长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冷静的眉眼。她正在主持公司搬迁新址后的第一次月度高层会议。市场部、生产部、财务部的负责人依次汇报着情况。
她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红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稳定,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若有超凡的感知,便能发现她的指尖萦绕着一丝澹到极致的金色气感,这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她高度集中精神、梳理复杂信息时,体内能量自然的外显,帮助她如同最精密的仪器般,捕捉汇报中的关键与漏洞。
“东南亚订单增长符合预期,但欧洲代理商对价格比较敏感,要求我们再降五个点。”市场部经理说道。
萧亚轩抬起眼,目光锐利:“成本明细分析做了吗?我们的利润空间还有多少?如果降价,需要增加多少销量才能弥补?另外,欧洲那边的认证标准和我们目前出口东南亚的有无差异?潜在修改成本评估过没有?”一连串的问题,直指核心,让市场部经理额头微微见汗,连忙翻找资料。
轮到生产部汇报新生产线良品率时,萧亚轩直接打断了对方过于乐观的描述:“我要看的是分类数据,主板焊接、元件贴装、成品组装,每个环节的直通率和报废率分别多少?瓶颈在哪里?改进方案和时间表?”
她的提问一针见血,决策更是果断。在听取完所有汇报后,她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叠放在桌上,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决定:“我们不能永远只做组装。利润的大头都被核心元件供应商拿走了。”她目光扫过在场众人,“从下个季度开始,设立研发部门,我会亲自牵头,投入资金,启动自有电路板,尤其是核心控制芯片的研发项目。第一步,先从替代目前日本进口的某一款常用集成块开始。”
这个决定意味着巨大的前期投入和未知的风险,但也代表着摆脱受制于人、提升利润率和公司控制力的关键一步。几位负责人面面相觑,都被这位年轻女董事长的魄力和远见所震动。
会议接近尾声时,生产部副经理在汇报一件小的物料损耗异常时,眼神有些闪烁,试图用“正常损耗”轻描澹写地带过。萧亚轩的目光瞬间锁定了他,那双清冷的眸子仿佛能穿透人心。
“张副理,”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我要看那批损耗物料的具体清单、报废原因分析报告,以及当时当班负责人的确认记录。明天早上,放在我桌上。”
张副理脸色一白,知道隐瞒不住,只得嗫嚅着承认是操作失误导致了一批元件批量损坏,试图掩盖。
萧亚轩没有当场发作,而是冷静地宣布:“此事按公司规定,扣除相关责任人本月绩效奖金,张副理负有管理失察之责,一并处理。”她顿了顿,语气稍缓,“但公司正在用人之际,我给你们一个机会。由张副理牵头,三天内拿出详细的事故报告和彻底的整改方案,若能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这次的处理仅止于此。若再犯,严惩不贷。”
一番处理,既明确追究了责任,维护了制度的严肃性,又给了下属改正的机会,保留了团队的稳定性。恩威并施,让在场所有人心头都是一凛,对这位年轻的萧董事更是敬畏有加。
会议结束,众人离去。萧亚轩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指尖那缕微不可察的金色气感缓缓平息。她望向窗外北角嘈杂而充满活力的街景,眼神坚定。商场如战场,她必须时刻保持清醒、锐利与绝对的掌控,才能守护好他们共同打下的这片基业,应对那潜伏在暗处的资本窥探。
夜色渐深,湾仔唐楼的书房里,两盏台灯各自照亮一片天地,互不干扰,又奇异地交融在一起,将房间渲染成一片温暖而静谧的橙黄。
谢亦菲坐在大书桌的一侧,面前堆满了厚重的法律典籍、砖头般的案例汇编和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她微微蹙着眉,指尖夹着一支笔,不时在纸上划下重点,或是因遇到难解之处而轻轻敲击额头。台灯的光线勾勒出她专注的侧脸,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为了通过严格的法律考试,她几乎投入了全部的心力。
在书房的另一侧,靠近窗边的单人沙发上,廖奎安静地坐着。他手里拿着一本新到的英文宠物医疗期刊,目光沉静地扫过上面的专业文章和病例分析。他的存在本身就像一块沉稳的磐石,无声地安定着书房里的空气。
当时钟指向十点,谢亦菲不自觉地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轻轻吸了口气。廖奎便放下期刊,起身去厨房泡了一杯温热的牛奶,轻轻放在她的手边。他没有多问,只是用行动表示着支持。
有时,谢亦菲会被一些抽象的法律原则或错综复杂的法条关系困住,忍不住低声滴咕。廖奎并不会直接给出法律意见,而是会用他独特的方式,将那些晦涩的概念与他最熟悉的领域联系起来。
“就像农场里划定放牧区和种植区,”他会用平实的语气说道,“不是为了限制,而是为了明确权利和义务,避免冲突,让资源发挥最大效用。物权法里讲的‘定分止争’,核心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或者,在讨论侵权责任时,他会举例子:“如果一头牛跑出栅栏,吃了邻居家的庄稼,责任在谁?是牛自己‘想’跑出去,还是栅栏没修好,或者看管的人疏忽?这就要看因果关系和过错在哪里。法律要找的,就是那个‘没修好的栅栏’或者‘疏忽的看管人’。”
这些来自土地和生活的朴素比喻,往往能化繁为简,穿透法律条文表面的迷雾,直抵其背后的逻辑核心,让谢亦菲眼睛一亮,豁然开朗。她发现,廖奎虽然不熟悉法律术语,但他那种从北大荒历练和生死搏杀中磨砺出的强大逻辑与分析能力,对于梳理复杂法律关系极具穿透力。
夜深人静,高强度学习带来的精神疲惫如同潮水般阵阵涌来。谢亦菲没有声张,只是悄悄闭上双眼,意念微动,引导着体内那嫩绿色的、充满生机的气感,沿着经络缓缓流转。那温暖而柔和的力量如同春日里最细腻的雨丝,无声地滋养着她疲惫的神经,驱散着因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产生的胀痛与滞涩感。不过片刻,她便感觉头脑重新清明起来,精力也恢复了不少。
她睁开眼,正好对上廖奎望过来的目光。他显然察觉到了她那细微的气感波动,眼中带着一丝了然与关切。
“累了就休息,不急在这一时。”他声音低沉。
谢亦菲摇摇头,脸上露出一个混合着疲惫与坚定的笑容:“有你和亚轩姐在前面,我也不能落后太多。再说,”她看了一眼手边那杯温热的牛奶,心里暖暖的,“有你们陪着,我不觉得累。”
书房里再次安静下来,只有书页翻动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两盏灯,两个人,在不同的领域耕耘,却又因共同的目标和深厚的情感紧密相连,在这寂静的夜里,构成一幅充满力量与温情的画面。这无声的陪伴与互补,正是他们这个家最坚实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