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发走傻柱,刘致远装好自行车,把信托商店的发票,装在一个小袋子里放好。
又重新泡了一壶龙井茶,躺在摇椅上眯着眼睛假寐。
此时,午后的阳光也不刺眼,懒洋洋的洒在身上,暖暖的。
头上天空,是湛蓝色的,零星飘荡着几朵白云,空灵而静谧,美的让人不禁沉醉其中。
不知道大哥他们回来了没有,糖糖有没有想他这个小叔。
机械厂承诺的只有一个工位,是给大哥呢,还是给二哥。
算了,还是让父母亲去头疼。
这600斤猪肉要找个什么借口才好呢。
刘致远懒散散的想着琐事,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等他冻醒过来,天上已经是繁星点点,是另一种神秘深邃的美。
再接着睡,那肯定是睡不着的了。
刘致远索性拿出手电筒和头巾,摸黑出门,来到了东直门外的黑市。
这次过来,人比之前多了一些,门票费用已经降到了两毛钱。
看来不管什么事情,要有竞争才有动力。
刘致远沿着摊位走走停停,过了许久,也没有看到心动的,
现在一般的东西和钱,他都不缺,除非有烟酒票还有糖票,他可以再屯一点。
地摊上那些稀奇古怪的物件多了起来,刘致远在一个摊位上,看中了一个镂空象牙球雕,又被称做鬼工球,意喻手艺有鬼斧神工之妙,被摊主用软绒布垫着。
鬼工球直径约10厘米,外层雕刻着传统龙凤祥云纹饰,中间刻有莲花样式,内层成镂空网格状。
整体看上去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这个怎么卖?”
刘致远指着那个鬼工球问道,他想拿到纽约那边试试看,这种能值多少钱。
“这个只换粮食。”
摊主抬起头回答道,声音清脆悦耳,没想到却是个女的,预估也就三十岁上下。
“你想要换多少粮食?”
刘致远皱眉问道,他其实更想花钱买,换粮食有点麻烦。
“1000斤棒子面。”
刘致远一听,起身就走,不是说它不值。
而是现在是荒年,这东西这么贵,谁能要。
1000斤粮食放到黑市,有点太显眼了,说不定就被黑市的人给盯上,
而且他手里的棒子面更纯、更扎眼。
“你能给多少?”
那女的看他要走,急的站起身来问道。
她心里也清楚,现在这个价,有点狮子大开口的嫌疑,
在前几年要是碰到好主顾,确实能值这个价。
“给你60斤面粉,如何?但是不能在这里交易。”
刘致远想了想,犹豫着说道。
那女的两手紧握,低着头,在摊位后面来回走动。
“可以,你打算怎么交易。”
那女子随后站定,咬牙说道,
想着,大不了到时候,再到黑市把面粉换成棒子面。
“帽儿胡同东边靠近南锣鼓巷的地方,有一处废弃的小院子,你知道那儿吗?”
“知道,那边墙还倒塌了半边。”
“我先走,你随后到那里交易。”
刘致远说完转身出了黑市,来到他说的那处废弃的院子,从异次元空间里面,取出三袋面粉放在墙角跟边。静等那女的到来。
大约过了半小时,从西面走过来三个人。
走在最前面的,看衣服应该就是那个女的。
他们走到断墙边就看到了刘致远。
“面粉呢?”
那女的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那个鬼工球,捧在手里。
刘致远指了指墙角,那两个男的走过去,挨个打开袋子看了看,提了提重量,又拿出自个带的袋子,来回倒腾了又一遍,确认没有掺杂其他东西。
又捏了一点放到嘴里尝了尝,才向那女子点头说道
“没错,是面粉,重量也差不多。”
我靠,搞得像是卖白粉的。
那女子似松了一口气,把鬼工球重新包好,递给他。
刘致远接过后,又打开仔细看了看,拨动了几下里面的16层镂空球。
见没有什么问题,放进怀里,拱了拱手,转身便走。
“你以后还要这种东西吗?”
那女的想了想问道。
“你还有这种鬼工球?”
刘致远奇怪的问道,这种象牙球,现在在国内基本不流通,都是出口赚外汇。
“我手里的材料还能再雕几个,你要的话,可以定制样式。”
“这个是你自己雕的?”
刘致远这次真是有点惊讶。
那女子点点头。
“你雕一个一般要多久?”
刘致远对这种手工艺品没有啥概念。
“一般像这种要三个月。”
刘致远一听有点失望,时间有点太久了,而且他也不知道美国人喜欢哪种样式。
“我偶尔会去那处黑市,如果你雕好,我们又能碰上的话,我也可以收,样式你雕个偏西方的吧。”
说完也不再停留,在胡同里转了两圈,见没有人跟踪,才回到东跨院睡觉。
第二天早上,周五,刘致远骑上他组装好的自行车,来到了信托商店。
先是在商店内逛了逛,看有没有能看的上的,尤其是玩具模型这类的,几乎没有。
熟门熟路的来到刘国栋的办公室里,他正在接待一个衣服考究的老妇人。
中间的桌子上放着五个造型别致的瓷盘,有点像后世的水果盆。
花纹古朴繁复,看上去很漂亮。
不会是古董吧,刘致远来了兴趣,站在旁边打量着。
他们两个人协商了十来分钟,价格还是没有谈好。
“怎么,致远对这个感兴趣。”
刘国栋看刘致远围着那五个瓷盘看个不停,笑着问道。
“我看着挺漂亮的,不会是古董吧?”
刘致远答道,他没有上手,怕磕了碰了说不清楚。
刘国栋和那个老妇人都笑了起来。
“这是景德镇烧制的,最多的不过十几年,还算不得古董。”
刘致远看自己又闹了个乌龙,尴尬的摸了摸鼻子,问道。
“那这个多少钱?”
老妇人看向刘国栋,这可是他的地盘,
要是在这里直接卖给这个小伙子,显得有点不厚道。
“大妈要价30块钱,我最多只能出15块,你如果愿意要的话,我就收下来,32块钱给你。”
刘国栋想了想说道,
这种买卖,还是得信托商店过一手,多花两块钱。
刘致远又拿起盘子看了看,确实挺喜欢,不是古董,用来送人也很合适。
“那我出35块钱吧,不能让你白忙乎,不好交代。”
刘致远开口说道。
后面就简单了,刘国栋给那老妇人开了收货的票据,另外又给刘致远开了发票。
东西就归他所有了。
“国栋哥,有没有那种没有任何标记的盒子,帮我分开打包一下。”
刘致远觉得,这个也属于工艺品范畴了,在纽约那边当做伴手礼,正合适。
“我这里的盒子都是旧的,款式都不一样,就这五个盘子放一个盒子里得了。”
刘国栋给他挑拣了一个八成新的木盒,在里面放了些报纸,防止磕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