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调查组撤离后带来的正面效应,如同春风拂过百家镇,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让公社上下倍感扬眉吐气。
然而,这股春风尚未完全抚平某些人心底的波澜,另一股来自更高层面的暖流,已悄然涌动。
就在调查组报告呈递到县里的第二天上午,公社大院那部老旧的摇把式电话机,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
通讯员小李接起电话,听了几句,脸色立刻变得肃然起敬,捂住话筒,朝着书记办公室方向大声喊道:“王书记!电话!是地区李专员打来的!”
这一声喊,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刚刚因为调查组结论而稍显放松的公社大院,瞬间又绷紧了一根弦。
地区李专员!
那可是比县里领导还要高一级的大人物!而且,这位李专员,当初在省里工作时,就曾视察过五星社,对诛皎青睐有加,算是诛皎的“伯乐”之一。
后来他调任地区担任副专员,主管农林和财政,权柄更重。
王建国书记几乎是跑着从办公室里冲出来的,一把抓起电话听筒,语气恭敬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李专员您好!我是百家镇公社王建国!”
电话那头,传来了李专员沉稳而略带威严的声音,透过听筒,隐隐约约传到旁边竖着耳朵听的几个人耳中。
“建国同志,你们公社最近很热闹嘛。”
王建国心里一紧,连忙解释道:“李专员,是关于我们社办企业设备引进的事情,县里刚刚派调查组来核查过,结论已经出来了,账目清晰,手续合规,没有问题……”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专员打断了。
“调查组的报告,我已经看过了。”李专员的语气听不出喜怒,“报告写得很好,实事求是,结论清晰。这说明你们的工作是经得起检验的。”
王建国暗暗松了口气。
但李专员接下来的话,却让他的心又提了起来,随即涌起的是一股巨大的暖流和激动。
“但是,建国同志,我要批评你们!”李专员的语气陡然变得严肃起来,“不是批评你们账目不清,也不是批评你们引进设备。
而是批评你们,尤其是你王建国,作为公社书记,在面对不实举报和调查压力时,立场不够坚定!
对诛皎这样的好干部,支持力度不够!”
王建国拿着听筒的手微微颤抖,额头冒出了细汗:“李专员,我……”
“我什么我?”李专员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诛皎同志是什么人?
是从互助组、合作社一步步干起来的实干家!
是顶着压力修水利、保生产的明白人!是敢于拒绝浮夸风、坚持实事求是的硬骨头!
他带着你们百家镇,从吃饭都成问题,发展到如今社办企业产品能打进省城友谊宾馆,这是多大的成绩?
你们公社的账目,连调查组都称赞规范,这背后倾注了他多少心血和坚持?”
李专员的话,如同重锤,一字一句敲在王建国的心上,也敲在现场每一个屏息凝神听着动静的干部心上。
“这样的干部,不想着怎么保护,怎么支持,怎么给他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反而因为几封捕风捉影的举报信,就搞得人心惶惶?让实干的人受委屈,让搞歪门邪道的人看笑话,这是什么道理?!”
王建国脸上火辣辣的,连声应道:“是,是,李专员批评得对!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好,让诛皎同志受委屈了!”
“知道就好!”李专员语气稍缓,但依旧带着告诫的意味,“我已经跟县里通过气了。像诛皎这样勇于任事、敢于创新、并且能干成事的干部,是我们地区非常宝贵的财富!必须大力支持,坚决保护!
绝不能让流言蜚语和恶意中伤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他略微停顿了一下,声音变得更加深沉。
“至于那个写举报信的人,”李专员的语气里透出一丝冷意,“动机不纯,歪曲事实,破坏团结,干扰正常工作秩序!
县里会进行严肃处理!这种风气,绝不能助长!”
“是!我们坚决拥护专员的指示!”王建国挺直腰板,声音洪亮地回答。
放下电话,王建国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了一片。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却绽放出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兴奋。
他环顾四周,看着那些同样激动不已的干部,用力一挥手,声音带着颤音:“大家都听到了吧?李专员!亲自来电话!
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工作,充分肯定了诛皎同志!还严厉批评了那些背后搞小动作的人!县里要严肃处理举报者!”
“太好了!”
“李专员英明!”
“诛社长这下可真是……上面有人……不,是有领导赏识啊!”
大院里的干部们沸腾了,比之前听到调查组结论时还要兴奋。
李专员的这个电话,意义完全不同。
调查组的结论,是洗清了嫌疑,是还了清白。
而李专员的力保,则是高调的肯定,是强有力的支持,是给诛皎,也是给整个百家镇公社,撑起了一把坚实的保护伞!
这意味着,以后谁再想动诛皎,就得先掂量掂量地区李专员的态度!
消息像一阵风,迅速从公社大院吹到了加工厂,吹到了田间地头。
“听说了吗?地区的李专员,就是以前省里那个李主任,亲自打电话来,把王书记‘骂’了一顿,说他们没有保护好诛社长!”
“李专员还说了,诛社长是地区的宝贝!要大力支持!”
“那个写黑信的龟孙子,县里要收拾他了!”
工人们欢呼雀跃,心中的最后一丝阴霾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踏实和自豪。
赵振华激动地找到诛皎,用力拍着他的肩膀:“皎哥!听到了吗?李专员!他老人家还没忘了咱们!这下看谁还敢乱嚼舌根!”
诛皎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和几个老农查看冬小麦的返青情况。
他直起身,擦了擦额角的汗,脸上露出了温和而平静的笑容。
对于李主任的力保,他心中确实有几分感激,但更多的是一种了然。
他深知,这一切的根基,在于自己扎扎实实做出来的成绩,在于那清晰无比的账目,在于那无可指摘的设备引进流程。
李主任的赏识和支持,是建立在这些硬邦邦的事实之上的。
没有这些,再高的领导赏识也是无根之萍。
“领导关心,我们更要把工作做好。”诛皎对围过来的社员们说道,语气一如既往的沉稳,“地要种好,工厂要管好,这才是根本。”
他的话,如同定盘星,让众人激动的心情渐渐沉淀下来,转化为更强大的干事动力。
李主任的力保,如同最后一道确认的印章,彻底夯实了诛皎在百家镇公社无人能及的地位和威望。
无论是王建国,还是心中曾有过小九九的刘福贵,此刻都清楚地认识到,诛皎这条潜龙,已非池中之物,他的背后,站着地区领导的认可,更站着不容置疑的实绩。
那些躲在暗处的眼红者和举报者,此刻怕是如坐针毡,悔不当初。
而诛皎,则在这强有力的支持下,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未来。
他知道,脚下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