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证券监督管理局的,内部会议室里,空调风带着几分严肃的凉意,几位审核专员,围坐在长桌旁,目光齐刷刷落在,前方的投影屏上,那里正滚动着,林小雨熬了三个通宵、足足203页的自证报告。
起初,没人把这份报告当回事。毕竟在监管一线,摸爬滚打多年,他们见过太多,用华丽辞藻堆砌、试图掩盖违规痕迹的“辩解书”,有的避重就轻,有的偷换概念,早已练就了“火眼金睛”。可当报告翻到第三页,最左边,那位鬓角带霜的资深专员,突然坐直了身体,手指无意识地,敲了敲桌面,眼神里多了几分认真。
这份报告,太“硬”了!
没有一句空洞的“我没有违规”,通篇都是密密麻麻的数据、图表和逻辑链,像一把把,磨得锃亮的钢刀,直插核心。
被质疑“集中交易操纵新收科技”的,那12笔操作,每一笔后面,都跟着5页厚的佐证:左边是实时抓取的,模型信号日志,时间戳精确到毫秒,红色的“买入触发”“卖出触发”字样清晰刺眼;中间是决策树状图,从行业景气度评分,到个股财务指标筛选,每一个分支,都标注着数据来源,连券商研报的发布时间、交易所公开数据的链接,都附在旁边;右边是当时的盘面截图,买卖盘口的挂单情况、分时量能变化,一目了然。这份坦荡,像把心脏摊在阳光下,让人无从质疑。
报告里,专门辟出一个章节,用加粗的黑体字标题,写着“同期亏损交易汇总”,里面罗列了17笔亏损记录,亏损幅度从5%到18%不等。更绝的是,每笔亏损后面,都附了“失败复盘”:是模型误判了行业政策?还是忽略了,宏观数据的变化?甚至连当时的,参数调整记录,都一并附上。一位年轻专员,忍不住嘀咕:“哪有操纵市场的人,会把自己的失败,记得这么清楚?这简直是,把家底都亮出来了!”
最具冲击力的是,最后那几张资金流向图。用醒目的红字,标注着林小雨的账户,在每只股票中的仓位占比:“星辰科技:0.32%”“云海生物:0.27%”“东方电子:0.19%”,旁边还附上了,交易所公布的流通盘数据,计算过程清晰可见。下方一行结论,更是掷地有声:“该资金量级,仅为标的证券,单日成交额的0.05%,不足以对价格,产生决定性影响。” 这话像一记重锤,直接敲碎了,“操纵”指控的核心依据。
更让专员们意外的是,报告末尾,还附了一份“同期异常资金流分析”,用数据指出,在林小雨交易的时间段里,另有三笔匿名,大宗交易的规模,是她的20倍以上,且交易时点,与股价异动的重合度更高。几位专员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嘴角的严肃渐渐褪去。
“这哪是接受调查,分明是给我们,上了一堂,量化风控大师课。”资深专员推了推眼镜,语气里带着几分赞叹,“从数据采集到逻辑推导,再到风险排查,比我们内部的,风控报告还细致。”
“逻辑闭环,数据翔实,连最细微的疑点,都提前堵死了。”旁边负责记录的专员,合上笔记本,给出结论,“就凭这些证据,说他们操纵市场,确实站不住脚。”
铁证如山!
那些模糊的指控、恶意的揣测,在这份硬核报告面前,像阳光下的冰雪般,迅速消融。没有任何狡辩,只用数据说话,反而成了,最有力的反击。
三天后,“观势工作室”的电话,突然响起,来电显示是“新月证监局”。柯景阳捏着手机的手,都在抖,林小雨也停下了,手里的工作,凑过来屏住了呼吸。
电话那头的声音,没有了之前,公事公办的冰冷,反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尊重:“柯先生,林小姐,你们提交的报告,及佐证材料,我们已完成全面审核。基于现有证据,初步认定,你们的交易行为,符合公开信息驱动,和量化模型操作逻辑,不构成市场操纵。相关账户的临时冻结措施,现已正式解除。后续若需补充说明细节,我们会提前联系,感谢二位的专业配合。”
“谢…谢谢!”柯景阳的声音有些发颤,挂断电话的瞬间,两人几乎同时扑向电脑。
鼠标双击证券交易软件,页面刷新。
“账户状态:正常”
“可用资金状态也正常。”
“持仓股票:星辰科技(股)、云海生物(5000股)……”
红色的“冻结”标识消失了!那道压在两人心头,半个月的枷锁,彻底碎了!
“成功了!小雨,我们真的成功了!”柯景阳猛地转身,一把抱住林小雨,眼眶瞬间红了,这些天的焦虑、失眠,面对质疑时的委屈,在这一刻,全都化作了,滚烫的泪水。
林小雨靠在他怀里,也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眼角的泪光,在阳光下闪着光。她想起那些,通宵核对数据的夜晚,想起反复推演,逻辑链的执着,想起哪怕被质疑,也没放弃的坚持,这一切都值了。
这不仅仅是,账户解冻的解脱,更是一种,用绝对专业,赢得尊严的成就感。就像在黑暗里,举着数据与逻辑的火把,最终照亮了,真相的路。
他们终于明白:真理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当它身披数据的铠甲、手握逻辑的利剑而来时,所有的魑魅魍魉,终将被荡涤得,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