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部附属医疗中心的重症监护室内,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生命体征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证明着病床上那人还在与死亡进行着无声的拉锯。林澈躺在洁白的病床上,脸色灰败,嘴唇干裂,鼻子里插着氧气管,手臂上连接着输液管和各种传感器。他紧闭着双眼,眉头即使在昏迷中依旧微微蹙起,仿佛还在承受着某种无形的痛苦。脑波屏幕上显示的,不再是往日那沉稳有力的波形,而是一片杂乱无章、微弱起伏的曲线,如同暴风雨后濒临沉寂的海面。
沈雨霏坐在病床边的椅子上,已经维持这个姿势超过了六个小时。她身上还穿着昨晚参与仪式时那套沾染了些许尘土的防护服外套,头发有些凌乱,脸上带着无法掩饰的疲惫与憔悴,但那双原本清澈灵动的眼眸,此刻却燃烧着一种混合了巨大悲痛、坚定意志以及一丝狠厉的火焰。她紧紧握着林澈那只没有输液的手,他的手冰冷而无力,与她掌心因用力而泛白的温热形成鲜明对比。
脑海中,过往的画面不受控制地翻涌——
初见时,他在研究中心顶楼露台,凭栏远眺,背影孤高而坚定,将济世安魂印交托给她保管时的郑重……
凤凰山麓,他引导地脉回响,喷出鲜血却眼神灼亮地解读姜离记忆时的执着……
面对持怀疑态度的剑桥学者,他从容不迫,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赢得尊重时的智慧……
东京夜色中,他与式神使激战,身形如电,金光破邪时的勇猛……
还有就在不久前,他站在指挥高台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以自身为代价强行推动大规模净化时,那决绝而疲惫的背影……
一滴滚烫的泪水终于不受控制地滑落,滴在林澈冰冷的手背上,迅速晕开一小片湿痕。她迅速用另一只手背擦去眼泪,深吸一口气,将翻腾的情绪强行压回心底深处。
“林老师……”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度,在这寂静的病房内清晰可闻,“您累了,就好好休息。您未完成的事,您守护的这一切,从现在起,由我来扛。”
她缓缓站起身,俯下身,在他耳边以更轻、却如同誓言般庄重的声音说道:
“我,沈雨霏,在此立誓。只要我一息尚存,必竭尽所能,守护您安然醒来,守护团队不被击垮,守护这新加坡数百万生灵免于沉沦,守护我们共同追寻的真相与希望。纵使前路荆棘遍布,深渊当前,此心不移,此志不渝。”
说完,她轻轻放下林澈的手,为他掖好被角,动作轻柔,仿佛怕惊扰了他。然后,她猛地转身,脸上所有的脆弱和悲伤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冷冽。她看向一直默默守在门口,同样面色沉重的慧明大师和陈博士。
“大师,陈博士,”她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林教授需要绝对安静的休养。医疗方面,就拜托陈博士您和团队了,请用一切可能的手段,维持他的生命体征,促进他神识的恢复。大师,能否请您在此护法,以佛法安定此间气息,防止任何外邪趁虚而入?”
慧明大师双手合十,肃然道:“沈施主放心,老衲义不容辞。林施主吉人天相,定能逢凶化吉。”
陈博士也重重点头:“我们会成立专门的医疗小组,24小时监护林教授。”
“好。”沈雨霏点了点头,目光投向监护室外,“那么,外面的事情,暂时由我来处理。”
**临危受命,接管指挥**
当沈雨霏走出医疗中心,踏入指挥大厅时,原本嘈杂喧闹的大厅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惊讶、担忧、疑惑、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观望。谁都看得出来,这个年轻的女孩刚刚经历了什么,而此刻,她却要站在林澈的位置上。
“守望者”总部杨女士的加密通讯也适时接了进来,屏幕上她的表情同样凝重:“雨霏,林教授的情况我们已经知晓。总部经过紧急磋商,鉴于你对‘伪念’能量的独特感知力、对净化仪式的深入理解以及目前新加坡前线的紧急状况,现正式任命你为‘净源’行动代理总指挥,全权负责前线一切事务,直至林澈教授恢复或总部另有安排。你需要立刻稳定军心,并拿出应对方案。”
“收到,杨女士。我会尽力。”沈雨霏没有多余的话,坦然接受了任命。她走到原本属于林澈的指挥台前,那里还放着他没喝完的半杯水和一个写满了演算公式的笔记本。她轻轻将这些东西移到一旁,将自己的终端连接上线。
“各位,”她抬起头,目光扫过大厅里每一张面孔,声音通过扩音系统清晰地传到每一个角落,“我知道大家现在的心情,担忧,甚至恐慌。林教授的倒下,是我们的巨大损失。但敌人不会给我们悲伤的时间,隔离区里成千上万的患者等不起,新加坡等不起!我们现在没有时间慌乱,更没有时间退缩!”
她的声音并不高昂,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和镇定感,仿佛具有稳定人心的力量。
“我,沈雨霏,受总部任命,暂代总指挥一职。我知道我年轻,经验远不如林教授。但我承诺,我将倾尽所学,竭尽所能,与诸位并肩作战,直至最后一刻。现在,我需要所有人回到自己的岗位,各小组负责人,五分钟内向我汇报当前最新态势、资源存量以及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我们要重新评估局势,调整策略。”
**展现卓越领导力**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沈雨霏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领导才能和快速学习能力。
1. **稳定人心,明确分工**:她首先与各国医疗团队、军方负责人以及技术核心进行了紧急沟通,承认当前困境,但强调团队的整体性和延续性,肯定了每个人在前一阶段的付出,并重新明确了各小组的职责边界和协作流程,避免了因领导层突然变更可能出现的混乱和推诿。
2. **调整净化策略,保存实力**:她果断叫停了所有大规模、高风险的“共鸣净化仪式”。“我们不能再用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了,”她在对策会议上指出,“尤其是在林教授和慧明大师无法全力参与的情况下。立刻调整方案,将重点转向‘精准靶向净化’和‘环境维持优化’。”
* **精准靶向**:利用她自身对能量感应的优势,带领一支小型精英队伍,深入隔离区,对其中“伪念”污染相对较轻、且有较高恢复潜力的早期和部分中期患者,进行小范围的、精确引导的净化尝试,力求以最小消耗取得局部突破,积累经验和信心。
* **环境维持**:优化隔离区内的能量屏障配置和静心音频播放策略,将目标从“积极净化”调整为“有效遏制”,全力延缓未治疗患者的恶化速度,为溯源行动和寻找新方法争取时间。
3. **强力推进溯源,寻找突破口**:她将溯源行动的优先级提到最高,亲自与溯源小组开会,整合所有最新情报,包括芦屋家从东京传来的、关于“蓬莱”可能利用工业设施进行能量转换的模糊信息。“裕廊岛那个水处理厂,必须尽快确认!我们没有时间再慢慢排查了,”她盯着地图,眼神锐利,“我需要一个可行的突击方案,风险可以适当提高,但必须快!”
4. **资源统筹与外部协调**:她清晰地意识到“清神化念汤”储备的危机,一方面严格控制使用,另一方面紧急联系总部和韩博博士,询问替代药材研发进展和扩大生产的可能性。同时,她加强了与新加坡政府沟通的频率和透明度,以务实的态度争取更多本地资源支持,并安抚其焦虑情绪。
5. **身先士卒,凝聚团队**:她没有一直待在指挥台后。在部署完初步方案后,她穿上防护服,亲自进入了博览中心隔离区的b区。她没有试图去安抚那些狂躁的患者,而是静静地站在能量屏障内,闭目感受着区域内“伪念”能量的流动和变化。她的到来本身,以及她那专注而沉静的姿态,无形中给一线医护人员和士兵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她能“看见”敌人,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一天下来,指挥中心的运作虽然依旧紧张,但那种因林澈倒下而产生的涣散和恐慌情绪,逐渐被一种在新的领导下凝聚起来的、更加务实和坚韧的氛围所取代。沈雨霏用她的冷静、果断、专业以及身先士卒的态度,赢得了团队初步的信任和尊重。
深夜,沈雨霏再次回到医疗中心,站在林澈的病房外,透过玻璃窗看着里面依旧昏迷的身影。
“林老师,您看,我没有让您失望,也没有让团队散掉。”她在心中默默说道,“我会继续走下去,直到您醒来,直到我们赢得这场战争。”
夜色深沉,新加坡的灯火在远方闪烁。守护之誓已立,重担在肩,这个年轻的女孩,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成长,带领着团队,在绝望的深渊边缘,步履坚定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