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书院,李二望着朝气蓬勃的学子们,忽忆起顾元宝先前提及之事,不禁唏嘘:“没想到他将书院经营得如此……”
话至一半戛然而止。他瞥向李沐,后者神色淡然,只无声轻叹。
---
见李二突然噤声,李沐挑眉:“怎么不说完?”
李二嘴角一抽,没好气道:“不想说了!你何时这般刨根问底了?”
李沐甩给他一记看傻子似的眼神:“你管我?”
\"我也并非多管闲事,只是这所学校毕竟是我们共同的心血,总要了解些情况。\"
李二闻言略一颔首,觉得有理,沉思片刻后开口时,眉宇间隐约透着几分不甘。
\"原以为商人只懂得买卖经营,没想到管理学堂也这般在行,莫非他们当真这般才干过人?\"
短暂静默后,李沐瞧着李二轻轻点头,未作赘言,只是将自己的见解细细道来。
\"自然如此,早与你提过,商人能左右国运。\"
话到此处稍作停顿。这番言论,他多年前便与李二说过。
只是那时李二想必未曾当真,仅对商人地位略作调整。
虽近来商贾行事日益规范,更令国库充盈不少。
但某些根深蒂固的成见,终究难以一朝扭转。
此事原也急不得,顺其自然便好。李沐不以为意地笑了笑,目光重新投向远处朝气蓬勃的学子们。久违的校园里,青春的身影竟让他心头泛起难得的宁静。
离开学府后,李沐仍存着几分谨慎,转道去了王家宅邸。此时王家正设宴庆贺,原是族中一位不受重视的子弟,竟考入了那所众人向往的学府。
这般意外之喜让全族振奋不已,更以此激励其他子弟勤学上进。这般喜事确该庆贺,李沐到时正逢宴席最热闹处。王家主王洪见贵客临门,顿时喜上眉梢,忙将人迎至上座。
面对这般盛情,李沐倒有些无措,望着堂下众多注视的目光,沉吟片刻忽而展颜。
\"王家主今日这般欢喜,不知有何喜事?也让我沾沾喜气。\"
王洪闻言眼角笑纹更深,挺直腰板指着席间一位腼腆少年。
\"李公子请看,我家这位不成器的孩子,如今可是贵学堂的栋梁之材。\"
说到\"栋梁之材\"四字时,王家主声调都扬了几分。
那少年窘迫地低头搓手,显是不惯这般场面。
但这丝毫不减王洪的得意,当场便给这子弟提了族中地位。
李沐微笑颔首,顺势说起学堂近况。那少年听罢却蹙眉沉思良久,方才迟疑道:
\"校长明鉴,人心难测本是常理。唯有日久见人心后,方能明辨去留。及早将居心叵测者清出学堂,方是杜绝后患的上策。\"
这番话说得条理分明,李沐听得眼中笑意渐深,赞赏地拍了拍少年肩膀。
看到李沐如此认可自己的观点,那名学生先是怔了怔,随即抿着嘴低下头,耳根泛起淡淡的红晕。这个素来腼腆的少年没想到会在这么多人面前得到校长的赞赏——要知道在他们心中,眼前这位可是能让所有学子仰望的存在。
若不是因为这场变革,他们中的许多人或许此生都无缘踏入学堂大门。而现在,不仅有了读书的机会,更似有一片锦绣前程在等待着他们。只要跨过那道门槛,未来便如同徐徐展开的璀璨画卷。
站在一旁的王洪看向李沐时,眼中同样带着感激。他拍了拍学生的肩膀,对李沐郑重道:\"李公子放心,旁人如何我管不着,但我们王家子弟必定谨守本分。\"
王洪心里雪亮。李沐今日特地来此说这番话,分明是要对那些不安分之人动手了。这是在提醒他们及时抽身,否则以李沐的性子,即便是自己人也不会留情。既然决定整肃风气,若因私废公,日后如何服众?
与聪明人交谈总是省心。李沐会意地笑了笑,又与众人寒暄片刻才告辞离开。刚踏出王家大门,他便瞧见翟长孙抱臂靠在墙边,脸上写满幽怨。
\"咳...\"李沐被那目光盯得有些不自在,故作轻松道,\"值守的时辰不好好当差,莫不是被小翠赶出来了?\"
这话像是戳中了痛处,翟长孙顿时垮下脸:\"可不是么!那丫头如今脾气愈发大了,非说培训班的事务不必我插手,自己就能打理妥当...\"说着愤愤地踢了脚石子,\"您说她平日里伺候茶水还伶俐,可处理正事时总毛手毛脚的...\"
李沐原本只是打趣,闻言不禁挑眉。他盯着眼前这个垂头丧气的护卫看了半晌,终是摇头失笑:\"既是如此,你回府歇着便是,专程跑来堵我作甚?\"
\"属下...\"翟长孙搓着手跟在后面,声音闷闷的,\"大伙儿都在忙,就我闲着...\"
\"你啊。\"李沐负手前行,青石板路上响起不紧不慢的脚步声,\"圣上派你本是为护卫之职,那些额外差事原就不该你操劳。虽说给了些贴补银钱...\"他突然驻足转身,\"若真想清闲,只管在府里养精蓄锐,待我需要时——\"
\"可属下...\"翟长孙急急抬头又哽住,最终只化作一声叹息:\"明白了。\"
李沐自然清楚翟长孙的心思,只是对方心里那道坎始终难以迈过。
多年忙碌的生活让他习惯了奔波,骤然让他闲下来反倒不适应。与其无所事事,不如找些事情来做,这样日子也能过得充实些。
看着翟长孙那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李沐微微一笑,指尖轻轻摩挲着下巴,忽然想起最近新开的冰铺生意正红火。
“若是实在闷得慌,不如去寻顾元宝,让他拨间铺面给你打理。如今冰铺生意扩展,正缺可靠之人,你来做这个掌柜,也省得我再另找人手。”
毕竟店铺是他自己的心血,用人方面总要谨慎些,若品性不佳,绝不能委以重任。上回已经栽过跟头,李沐决不允许同样的事再发生。
翟长孙听完,沉默半晌,并未立即答应。李沐也不催促,只道随他何时想通都可再来商议,末了意味深长地拍拍他肩头便离开了。
独留翟长孙站在门前,脸上仍带着几分无奈。他本是想请李沐帮忙劝解,没成想反被塞了个差事,当真是世事难料。
---
思及此处,他不由长叹一声,背着手在院中踱了几步,最终摇头苦笑。或许经营铺子确实是眼下最好的出路。旁人都已各司其职,唯独他终日游手好闲。虽说常随小翠去学堂作陪,可总显得格格不入。
若能接手一间铺面,倒也算件正经营生。这么一想,心中郁结顿消,他哼着小曲儿朝商盟方向走去——果然背靠大树好乘凉,旁人求之不得的机会,于他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
与此同时,宫中的李二正阴沉着脸,盯着跪了一地的侍从。崔家官员集体称病推拒传召,简直是在他眼皮底下耍花招。
一旁的小太监见状,连忙伏地劝道:“他们既已得了风声,硬逼反而落人口实。不如静观其变,待其自乱阵脚……”
这新得宠的内侍素来机灵,话说得滴水不漏。李二眯起眼,指尖在案几上轻叩两声:“你的意思是,朕该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陛下明鉴。”小太监压低声音,“李郎君自有成算,此时插手反倒不美。待他们按捺不住时,自会来求陛下主持公道。”
窗外蝉鸣忽起,盖过了御书房里的一声轻笑。
李二听完这番话后,久久不语,片刻后才了然地长舒一口气,眼中情绪晦暗难明。
既然事已至此,静观其变方为上策,毕竟未来谁也说不准。
或许过不了多久,那些人就会率先按捺不住投降了。
李二微微颔首,轻叹一声,沉默地抿了抿嘴唇,意味深长地瞥了眼跪在地上的小太监,转身离去。
小太监战战兢兢地伏在大殿上,过了许久才缓过神来,整个人如烂泥般瘫软在地,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李郎君...唉...陛下这般做法,倒是给自己平添了许多烦恼,那些世家大族的弹劾可不是儿戏啊......\"
=3d=3d=3d=3d=3d=3d=3d=3d=3d=3d
果然不出小太监所料,没过几日,世家之人便接连登门拜访李二。
他们想与李二商议一笔交易,但李二对学府风纪之事守口如瓶,丝毫不肯让步。
斩钉截铁地表示:若有不守规矩者,即刻逐出学府,绝无商量余地。
众人心中难免怨怼,却也只能暗自腹诽——毕竟这学府终究还要仰仗皇家支持。
虽打消了这个念头,他们却萌生了新的心思:何不自己兴建书院?
自大唐最高学府创立以来,虽免除了诸多费用,但书本之类的物品仍有获利空间,且能与各地展开合作。
敏锐的商机让他们意识到:只要有利可图,短时间内便能复制出成百上千座这样的书院。
事实也确实如此。经过这番较量后,李沐惊奇地发现,大唐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许多新学堂。
越来越多的孩童得以接受教育,那些曾被先生们忽视的孩子,如今在各个学科中展现出惊人的天赋。
这些被埋没的人才相继崭露头角,令李沐欣喜不已——当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