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感念非常,未料自己身为女子,竟能获此殊荣与信任。
尤其是受封伯爵一职,更是从未敢想之事。
大明朝封爵何其艰难,堪比登天。
昔日李成梁被誉为百年来战功最卓着的武将,威震辽东数十载,也不过受封为伯爵,当时便引得满朝侧目,嫉妒者无数。
九边将士哪一个不眼红?哪一个不艳羡?连其麾下将领也皆心生羡慕。
由此可见,在大明朝,受封爵位的分量之重,意义之深。
秦良玉的功绩,比起李成梁来说,本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她心中忐忑,深感惶恐,连忙向天子请辞。
然而天子却亲手将写好并加盖玉玺的诏书递到她手中,缓缓说道:
“昔日平阳公主统领娘子军,随唐太宗南征北战,被比作卫青。”
“朕的秦良玉将军,多年披甲,身经数十战,屡次平定西南叛乱,所率白杆兵更是精锐中的精锐,至今未尝败绩,战功赫赫,就连九边重镇的将领也少有人能及。”
“秦将军与平阳公主相比,难道逊色了吗?难道还配不上一个伯爵之位?”
秦良玉低头不语,她万万没想到,天子竟将她与古之名将并提。
“西南若无将军,不知会乱到何等地步。那些心怀不轨的逆贼,正是畏惧石柱的白杆兵,才不敢轻易作乱。世人常说,只要石柱有秦良玉在,西南便不会动荡!”
“更难得的是你忠君报国,即使夫君蒙冤而逝,你未曾有一句怨言;朝廷军令一到,你便不顾千里奔波,率军北上支援辽东。”
“如此忠臣,国之栋梁,岂能因性别之别而轻视?朕虽不才,但尚能明辨忠奸。”
“将军虽未立下惊天动地的大功,然以女子之身,守护一方百姓安宁,为朝廷排忧解难,已属前所未有。”
秦良玉感动至极,泪水止不住地落下,连声叩谢皇恩,当场跪拜,行三跪九叩之礼。
殿中众人皆面露喜色,无论是秦良玉的亲人,还是她手下的将领,亦或是前来朝见的各地土司首领,心中各有欢喜之意。
马祥麟夫妇自是欣慰,母亲征战一生,今日终得圣上嘉奖,身为子女,与有荣焉。
秦邦屏等人则心生期盼,他们暗想,秦良玉受天子如此倚重,秦家的地位必将水涨船高,有望成为西南第一望族。
其余一同受召的土司首领也十分欣喜,他们看到天子胸怀宽广、赏罚分明,对自身而言亦是吉兆。
众人静候着,看天子是否还会继续封赏,下一个受封之人是谁。
不少人已将目光投向秦邦屏,心想他极有可能成为继秦良玉之后,第二位受封之人。
谁知,天子封赏秦良玉之后,便再未提及其他封赏之事。
反倒安然坐在椅上,慢慢饮茶,眼神中透出一丝意味深长。
片刻后,朱由校开口说道:
“明白你们心里怎么想的,奢安之乱是结束了,可眼下远不是庆贺的时机,你们的赏赐,也还不是现在兑现,要再等些日子。”
“等朕把西南这边的事情处理妥当,回京城后与文武大臣共同议定,依据你们各自的功绩,给予应有的封赏。”
他们原以为,皇帝这次召他们进京,是为了举行一场隆重的庆功典礼。
可等来等去,最后只加封嘉奖了秦良玉一人?
“战事虽已平息,但后续的安顿也不能马虎,奢安两个叛贼引发的战乱,规模不小。”
“四川南部,连带大半个贵州都被卷入,百姓死伤数以万计,战祸波及两省之地。”
“原本安居乐业的人家,如今被迫背井离乡,沦为四处漂泊的流民。”
他转头望向鲁钦等人说:
“你们的军队,良莠不齐,老弱病残者不在少数,奢崇明看不起你们,也并非没有理由。”
“这些问题必须一一解决,否则西南难有安宁之日。”
半月后,这半个月里,朱由校将重点放在土司问题上,每日审核的人数多达近千人。
被处决的大都是罪行昭彰之人,以及叛贼的亲信党羽,因此朱由校批复时毫不迟疑,心中毫无负担。
他借此契机,正式宣布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先在永宁、大方、黔西等地试点,全力落实朝廷的新制度。
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后,将在天启二年前,在四川、贵州两省彻底废除土司旧制。
至天启五年之前,大明境内,不允许再有任何世袭的土司存在,不能有“国中之国”,一个国家、一个政权,只能发出一个声音。
无论是汉人还是其他族人,只接受朱由校这位皇帝、大明朝廷的统治。
以秦良玉为首的一批忠君派土司,当场表示支持,并承诺全力协助朝廷推行改土归流。
他们之所以愿意配合,是懂得“舍车保帅”的道理。他们清楚,现在若与皇权对抗,绝无善终。
外面那一座由叛贼首级堆成的小山,至今仍未掩埋。
他们也看出,皇帝并非那种卸磨杀驴之人。
既然能大大方方地给秦良玉拜将封伯,只要自己诚心归附,好处自然不会少。
十一月的四川,天气渐渐寒冷。
朱由校夜间出巡,必须披上厚厚的棉衣,以免被寒风侵袭。
这场战乱之后,川贵两地,不知又将有多少百姓因饥寒交迫而死。
“改土归流”政令一出,便在两地激起巨大波澜,不论是土司、百姓,还是当地官员,无不震惊异常。
原本以为,皇帝已经惩治了不少人,抄没了多家府邸,应该到此为止。
未曾想到,皇帝的雄心竟如此之大,竟然意图一举铲除延续千年的土司制度。
无论是唐朝、蒙元,还是本朝太祖皇帝,都曾试图革除土司制度,但无一例外都未能成功。
每次朝廷与土司发生冲突,朝廷不仅未能取得明显优势,反而常常陷入被动局面。
蒙古骑兵的马匹不可谓不快,弯刀不可谓不锋利,他们征服了大片土地,却也只能做到压制,无法彻底根除土司问题。
陛下这次未免太过急于求成。
仅仅取得几场胜仗,消灭几个强大家族,就以为能够高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