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大营,主帐之中。
扶苏正与白起等人复盘白日的战斗。
“那个敌将确实有两把刷子。”
“调兵虽然还不够老练,但训练士兵的本事不差。”
白起看着战报说道。
他认为,岳飞虽然年轻,但已经展现出不俗的能力和成长潜力。
能在秦军猛攻之下守住城池,除了装备略占优势,与他的指挥也密不可分。
“我们的差距,就在于武器。”
“等唐国那边的装备到手,再打白城,一天就能拿下!”
雷河一脸不甘地回应。
秦军最大的问题就是武器装备落后。
比起其他诸国,整整落后了一个层次。
而宋军的装备虽非顶级,但也足以让秦军吃尽苦头。
更令人头疼的是,唐国和秦国已在军备交易上达成协议。
唐国支援的装备还没到,可白城已经撑不了多久了。
等不起。
战争机会转瞬即逝,没人能停下脚步等待。
眼下已是初秋,拖得越久越不利,入了深秋再打,天时地利都不站在宋军这边。
“白城迟早是秦军的囊中之物。”
扶苏一边说,一边摇头,“今日大将军已下令切断白城补给线。”
“最多五天,白城必破。”
白起的每一步动作,扶苏都看得很清楚。
先是猛攻城墙,打击敌军士气。
再断补给,逼迫对方陷入困境,两手同时发力。
扶苏心想,如果自己是岳飞,恐怕也会焦头烂额。
最好的办法,就是退兵。
不然等秦军积蓄力量,一口气攻下白城,谁也逃不了。
“公子说得没错。”
白起点头认可扶苏的话,接着一笑:“拿下白城,赵地大半归秦。”
“除非宋国派出大军与我大秦决战,否则赵地注定属于我大秦。”
此话一出,帐中众人精神一振。
吞下整个赵地,对大秦来说,意义非凡!
“接下来就看宋国怎么应对了。”
扶苏笑着说道。
眼前的宋军并不足惧。
关键在于宋国是否愿意为赵地和大秦死战。
……
此时,扶苏等人谈论战局之际。
白城内的宋军,士气早已跌入谷底。
今天是守住了城池。
按理说该是欢喜的事。
可城中士卒之间,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氛围。
夜晚寒冷刺骨,御寒衣物不足,炭火也紧缺。
加上白天死伤的同伴、秦军的凶猛攻势,这些压力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
若这是一场保家卫国之战,他们不会这般低落。
问题在于,这场战争,秦国占理。
而宋国却是用了不光彩的手段,挑动他国内乱,道义上已先输一筹。
这也是为何两军士气悬殊的根本原因。
打仗,光靠武力不行,士气更重要。
秦军在得知宋国挑拨内乱后,战斗意志格外高昂。
而宋军,则是越打越迷茫。
中军帐内。
岳飞正在翻看今日的伤亡报告,韩世忠则坐在一侧,让军医为他处理伤口。
白天一战,韩世忠亲自带兵在城墙上来回奔走,哪里秦军威胁大,他就冲到哪。
他虽勇猛过人。
可战斗太久,身上还是多处挂彩。
“嘶——”
医官一不小心用力重了些,韩世忠疼得倒吸一口凉气。
不过,好歹是包扎完了。
医官离开后,韩世忠摸了摸身上的伤,皱着眉头开口:“早听说秦兵不要命,果然不是吹的。”
“今天我一枪把他钉在地上,那家伙居然还能翻身砍我一刀。”
“要不是我躲得快,现在命都得丢在这。”
一想到那一刀,韩世忠心里还是发怵。
岳飞却像是没听见一样。
他低头盯着手中刚收到的情报,神情凝重。
“鹏举,你在想什么?”韩世忠走过去问。
岳飞这才抬头,眼底满是疲惫:“白城,不能再守了。”
“你说什么?”韩世忠愣住,“咱们刚把秦军打退,怎么就……”
他话没说完,脑子也转过味来了。
岳飞不是冲动决定。
“粮道断了。”岳飞低声说,“再不撤,全军都要困死在这。”
韩世忠脸色变了。
粮草被断的消息还没传出去,但若是继续死守,援军不到,城就会变成死城。
“混账!秦人怎么知道我们的运粮路线?什么时候动的手?”
他越想越气,一拳头砸在桌上。
岳飞望向汴梁方向,眼神复杂。
白起怎么知道的?
他不愿多想,却避不开那个答案。
……
一天后。
白城宋军悄然撤离,城池彻底落入秦军之手。
秦军进入白城,兵锋直指赵地。
消息沿着暗线飞速传递。
一时间,中原各国都将目光投向赵地。
宋、唐、秦三国交汇之处,暗流涌动。
……
唐国长安。
“踏踏——踏踏——”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黄昏时分,城门已闭。
城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与喊声。
朱雀门守将眯眼望去,只见一骑飞驰而来,尘土飞扬。马上之人高举金牌,声嘶力竭:“开门!”
八百里加急,是军情急报,直达天子案前。
非大事不用,非急情不发。
一旦出现,必是边关有变。
“开门!”守将果断下令。
朱雀门的守将不敢耽误片刻,立即命令左右士兵打开城门。
城门开启,只见尘土飞扬。
一骑绝尘策马进城,眨眼间便消失在视线尽头。
来时黄沙漫天,去时古道云凝。
晴空万里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