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村藤编专利的风波平息后,带来的不仅是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更在星火科技内部催生了一种更深沉的反思。陆信和苏宁都意识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仅在于保护已有的文化瑰宝,更在于为未来播种,让科技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惠及更多元的人群。
这个理念的一个重要落脚点,便是由星火科技联合本地教育局、残联共同资助成立的“星火职业技术学校”。学校面向社会招生,特别为残障青年提供免学费和专项助学金,开设了包括电子技术、智能家居维护、软件开发(辅以无障碍工具)等实用课程,旨在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更好地融入社会。
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苏宁受邀参加技术学校首届学生的“创新项目中期展示会”。同行的还有赵小满,她被聘为学校的特聘手工艺术顾问,定期来教授传统藤编技艺,希望能启发学生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
校园不大,但整洁有序,无障碍设施完善。展示会场设在宽敞的实训车间里,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进来,照在那些略显稚嫩却充满热情的脸庞上。学生们分组展示着自己的项目雏形:有改良的智能轮椅障碍物感知系统,有方便听障人士的视觉化门铃提示器,还有试图用3d打印技术制作更廉价、更个性化的义肢部件……
苏宁和赵小满在一个个展位前驻足,认真听着学生们略带紧张却条理清晰的讲解,不时提出问题,给予鼓励。走到车间角落的一个展位时,她们被一个看起来有些特别的项目吸引住了。
展台上放着一个普通的电饭煲内胆,但外壳却被拆开了,露出了里面密密麻麻的线路和加装的微型控制板。电饭煲原本的塑料控制面板被卸了下来,旁边放着一块正在手工打磨的、带着独特纹理的木板。负责这个项目的是三个学生:为首的叫林涛,一个戴着厚厚眼镜、行动有些不便的男生,负责电路和编程;旁边是安静的李静,有听力障碍,但视觉表达能力极强,负责设计和绘图;还有一个名叫阿杰的视障男生,他正用敏感的手指仔细触摸着那块木板上的凹凸,似乎在检验着什么。
“苏总,赵老师,”林涛看到她们,有些紧张地推了推眼镜,操控电动轮椅向前了一些,“我们……我们组的项目是‘触感生活系列’之一,盲文智能电饭煲。”
李静立刻配合地举起一块画板,上面用清晰的图示展示了设计理念:一个拥有盲文标识和物理按键的操控面板,结合语音提示功能,让视障人士可以独立、安全地使用电饭煲。
“这是我们做的初步模型,”林涛指着那个被“开膛破肚”的电饭煲,“我们保留了核心的加热和控制模块,重新编写了控制程序,增加了语音播报模块。现在最大的难点在……操控面板。”他拿起旁边那块打磨了一半的木板,“我们尝试过3d打印盲文按键,但质感太生硬,而且容易磨损。也试过直接雕刻,但精度和耐久度都不够理想。阿杰说……感觉不对,不够‘友好’。”
阿杰抬起头,他虽然看不见,却准确地“面向”苏宁和赵小满的方向,露出一丝腼腆的笑容:“是的,苏总,赵老师。那些塑料的、硬邦邦的凸点,按下去冷冰冰的,像是在操作机器。我们……我们希望能有一种更温润的、更像是在‘触摸’和‘沟通’的感觉。”
苏宁俯下身,仔细看着那块木板,又看了看李静画板上设计的盲文按键布局——煮饭、保温、预约、取消,几个核心功能键。她理解阿杰的意思,科技解决了功能问题,但距离解决“体验”问题,还差一层温暖的包裹。
赵小满一直安静地看着,听着。这时,她伸出手,轻轻从自己随身带的工具包里,拿出一根已经处理好的、色泽温润的细藤条,又拿起展台上那个光秃秃的、带着打印盲点的小塑料片,放在一起,递给阿杰。
“阿杰,你摸摸看,这两个感觉有什么不一样?”赵小满的声音很柔和。
阿杰小心翼翼地接过,先用手指仔细地触摸那个塑料盲点,眉头微蹙:“嗯……很硬,边缘有点利,凉。”然后,他的手指移到那根柔韧的藤条上,沿着天然的纤维纹理轻轻抚摸,他的眉头渐渐舒展开,甚至嘴角微微上扬:“这个……很软,有弹性,摸着是暖的,很舒服。”
赵小满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她转向林涛和李静,又看看苏宁:“苏总,林涛,我有个想法。你们看,能不能用处理过的细藤条,来编织包裹这些盲文按键?藤条柔韧,可以按照盲文的点字规格进行精准的盘绕和固定,形成凸起。藤条本身的天然纹理和温润触感,是任何人工材料都难以比拟的。而且,”她拿起那根藤条轻轻弯折,“它有一定的回弹性,按下去手感会很好,也不容易像硬塑料那样因为频繁使用而断裂。”
这个提议让项目组的三个学生都愣住了,随即脸上涌现出兴奋的神色。
“藤编按键?”林涛飞快地在脑子里构思着技术实现的可能性,“藤条的绝缘性没问题,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底座,将藤编按键模块化,下面连接微动开关……这……这也许真的可行!而且藤条的天然质感,正好契合我们想表达的‘温暖’理念!”
李静也激动地用手语比划着,林涛在一旁翻译:“她说,藤编的天然纹理和色泽,本身就很美,可以让产品摆脱冰冷的科技感!”
阿杰更是用力地点头,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藤条……是的,如果是藤条,那感觉一定很好!就像……就像摸着有生命的东西一样。”
苏宁看着眼前这三位虽然面临不同障碍,却同样闪烁着智慧与热情光芒的年轻人,又看看赵小满那充满匠心和同理心的提议,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正是她希望看到的——科技的理性与人文的温情,在年轻一代手中,以解决真实问题的方式融合在一起。
“这个想法非常棒!”苏宁肯定道,“小满,技术上就麻烦你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藤条和处理工艺,确保耐用、安全和触感最佳。林涛,你们组负责结构设计和电路适配。需要什么材料、设备支持,直接跟学校项目部申请,我会特批。”
她顿了顿,看着那个尚显粗糙的模型,语气充满期许:“这不仅仅是一个毕业设计项目。如果成功,它证明了科技可以,也应该以更包容、更温暖的方式服务于每一个人。这,就是你们创造的价值。”
接下来的几周,这个小小的项目组成为了实训车间里最忙碌的角落。赵小满抽空就来,手把手地教李静和林涛如何将细藤条按照标准的盲文点字进行盘绕、固定,如何用天然植物染料进行安全的染色,如何将编织好的藤编按键与3d打印的底座完美结合。林涛和李静则埋头于电路优化和结构设计,确保每一个藤编按键都能精准地触发下方的微动开关,并且模块可以方便地安装和更换。阿杰则成为了最重要的“体验官”和“质检员”,每一次按键样品的触感、回弹力度、凸起的高度和间距,都需要经过他手指的严格检验。
“这里,这个点的边缘,再圆润一点点……”阿杰摸着初版的藤编按键模块,精准地指出细微的不足。
“力度有点大,回弹不够轻柔,像在按开关,不像在触摸……”
“这个温度……嗯,这次的感觉对了!”
在他的反馈下,藤编按键一遍遍修改,日益完美。那温润的质感、恰到好处的回弹,以及藤条天然带来的、仿佛带着阳光和植物生命力的温暖触感,远远超出了最初的预期。
终于,在毕业典礼前夕,“触感生活·盲文智能电饭煲”的最终版完成了。它拥有一个简洁的白色外壳,核心的控制面板区域,被一块深色的、镶嵌着六个精致藤编按键的模块所取代。那些由细密藤条编织而成的盲文点字,像一颗颗饱满的种子,均匀地分布在按键上,充满了手作的温度感。
在项目的最终演示环节,学校特意邀请了几位本市的视障人士代表前来体验。其中一位名叫孙阿姨的视障女士,在志愿者的引导下,走到了演示台前。
林涛简单介绍了功能,然后将电饭煲递到孙阿姨手中。孙阿姨有些迟疑地伸出手,当她的指尖触碰到那藤编按键时,她明显地愣了一下。她的手指没有像接触普通塑料按键那样一触即走,而是轻轻地、反复地在那个藤编的“煮饭”按键上抚摸。
那藤条温润的质感、细腻的纹理,以及按压下去时那种柔和而清晰的回馈感,通过她的指尖,清晰地传递过来。这完全不同于她以往接触过的任何冰冷的、坚硬的、发出“咔哒”声的按钮。
她的手指依次抚过“保温”、“预约”、“取消”……每一个按键都带着同样的温暖触感。演示车间里很安静,所有人都屏息看着孙阿姨。
忽然,孙阿姨抬起头,虽然她的眼睛没有焦距,但脸上却绽放出一个无比明亮、无比温暖的笑容,她紧紧握着电饭煲的外壳,像是握住了一件失而复得的宝贝,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清晰地说道:
“这个……这个按键是暖的!摸着它,我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这……这不仅仅是几个凸点,这像是……像是有温度的记号,我‘摸’得懂,也‘感觉’得到。这……这是能‘看见’的温度啊!”
“能看见的温度”。
这简单的一句话,像一道暖流,瞬间击中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李静用力地用手语比划着,眼里闪着泪光;林涛激动地握紧了轮椅的扶手,镜片后的眼睛亮晶晶的;阿杰站在一旁,脸上洋溢着自豪而幸福的微笑;赵小满看着自己的藤编技艺以这样一种方式赋予了产品灵魂,眼圈微微发红。
苏宁站在人群后方,看着这一幕,感觉鼻腔有些发酸,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和成就感。她看到,科技在这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复杂代码和冰冷硬件,它通过年轻人充满同理心的创新和传统匠人的智慧,化作了一种可以被触摸、被感知的温暖,真正跨越了障碍,点亮了另一个感知世界的窗口。这,或许就是教育最本质的意义,也是企业社会责任最动人的体现。
演示结束后,孙阿姨和其他几位视障体验者都爱不释手,纷纷询问哪里可以买到。一位随行的残联领导更是激动地握住学校校长和苏宁的手:“这才是真正的无障碍设计!不仅解决了功能问题,更照顾到了心理和情感需求!这个项目,具有非常大的推广价值!”
毕业典礼上,林涛、李静和阿杰所在的“触感生活”项目组,毫无悬念地获得了最高创新奖。当他们三人一起上台领奖时,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那掌声,不仅是送给他们的智慧和努力,更是送给那份跨越障碍、温暖人心的力量。
晚上,星火科技为毕业生们举行了庆祝晚宴。陆信也特意从总部赶了过来。他听苏宁激动地讲述了白天发生的一切,尤其是孙阿姨那句“能看见的温度”。
陆信端着酒杯,走到三位获奖学生和赵小满面前,郑重地敬了他们一杯:“孩子们,小满,你们今天做的,不仅仅是一个发明。你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科技的初心,什么是有温度的教育。这个盲文电饭煲,是星火技术学校最好的毕业答卷,也是给我们所有做企业的人,最深刻的一课。”
他转向苏宁,目光深邃而温暖:“阿宁,我有个想法。将这个‘触感生活’系列,作为我们‘守护系列’下的一个特别子品牌来孵化、推广。不仅仅局限于电饭煲,还可以拓展到热水壶、微波炉、洗衣机……所有视障人士日常需要的家电。我们要让这份‘能看见的温度’,传递到更多需要的人手中。”
苏宁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与陆信同样的光芒:“好!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晚宴的喧嚣之外,夜空星光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