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船基金”的轮廓在有限的公开信息中若隐若现,注册于某个对资本极度友好的离岸天堂,管理层信息隐匿,投资组合模糊,像一个真正的幽灵,游荡在国际金融的灰色地带。林墨深知,仅凭现有的线索,远不足以撼动这艘潜航的巨舰。他需要更直接的接触,更近距离的观察。
机会很快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到来。
市金融办与工商联联合举办了一场“金融科技与跨境电商新发展”峰会,旨在促进本地金融与新兴产业的融合。作为在普惠金融和供应链金融领域崭露头角的部门负责人,林墨收到了邀请函。而演讲嘉宾名单上,一个名字赫然在列——周天宇,“天宇跨境”创始人兼cEo。
这将是一个绝佳的,近距离观察这位神秘对手的机会。
峰会当天,会场冠盖云集。周天宇的出场吸引了众多目光。他看上去不到三十岁,身材挺拔,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蓝色西装,没有打领带,显得随性而自信。他演讲的主题是“重塑跨境贸易:效率与资本的全球化舞步”。
台上,周天宇侃侃而谈,语速不快,但逻辑清晰,富有感染力。他描绘了一幅用大数据和算法优化全球供应链、打破传统贸易壁垒的宏伟蓝图,言语间对僵化的银行体系和繁琐的跨境结算流程多有揶揄。
“传统的金融通道就像古老的驿道,而我们需要的是超音速飞机。”周天宇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资金不应该被国界和官僚程序束缚,它应该像水一样,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高效的配置。我们‘天宇跨境’,正在构建的就是这样一套更智能、更自由的资本流动生态。”
台下,林墨静静地听着,眼神锐利。周天宇的演讲极具煽动性,巧妙地将“创新”、“效率”、“打破壁垒”这些正面词汇,与游走在规则边缘的资本运作捆绑在一起,包装成一场金融革命。但林墨听出了其中的危险信号——对监管的轻视,对资本绝对自由的推崇。
茶歇时间,人群簇拥着周天宇,如同众星捧月。林墨端着一杯咖啡,站在人群外围,冷静地观察着。终于,周天宇的目光穿过人群,与林墨相遇。他似乎对林墨有所了解,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主动走了过来。
“这位一定是东海分行普惠金融部的林墨,林总吧?”周天宇伸出手,笑容热情,但眼神深处却带着一丝审视和不易察觉的挑衅,“久仰大名,你们的‘税易贷’产品,可是让我们不少供应商朋友受益匪浅啊。”
“周总过奖,分内工作。”林墨与他轻轻一握,手感干燥而有力,“周总的演讲很精彩,理念非常……超前。”
“超前才能引领时代,不是吗?”周天宇轻笑,靠近一步,压低了些声音,仿佛在与老友分享秘密,“林总,说句实话,像您这样有能力的专业人才,困在传统银行的条条框框里,实在是有些屈才了。我们现在做的,才是金融的未来。有没有兴趣过来一起?我们能提供的舞台和回报,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直白的招揽!带着毫不掩饰的优越感和对传统体系的蔑视。
林墨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不动声色,保持着礼貌的微笑:“周总厚爱了。不过我觉得,金融的未来,应该是创新与稳健并存,效率与安全共舞。尤其是在跨境领域,规则的存在,恰恰是为了保护更多参与者的利益,避免系统性风险。”
周天宇眼中的笑意淡了几分,闪过一丝冷芒:“规则?林总,规则往往是既得利益者用来束缚后来者的枷锁。真正的强者,善于利用规则,甚至……重新定义规则。”他拍了拍林墨的肩膀,语气带着几分施舍般的意味,“好好考虑一下我的提议。这个世界很大,银行的池塘,太小了。”
说完,他不再给林墨反驳的机会,转身重新融入追捧他的人群中,仿佛刚才只是一次无足轻重的闲聊。
林墨站在原地,看着周天宇的背影,心中的疑虑变成了确定的警惕。这个人,不仅聪明、有魅力,而且极其自负,对金融秩序缺乏基本的敬畏。他所谓的“资本流动生态”,恐怕就是“幽灵船”赖以生存的黑暗网络。
峰会结束后,林墨心情沉重地回到分行。刚在办公桌前坐下,准备整理一下思绪,前台打来内线电话,说有一个给他的快递包裹,没有寄件人信息。
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让前台送上来,是一个普通的文件袋。他谨慎地拆开,里面没有文件,只有两样东西:
一张是几天前的旧报纸剪报,社会新闻版块的一个小方块,报道了一名在押人员赵伟在看守所内“意外猝死”的消息,报道措辞含糊。
另一张,是普通的A4打印纸,上面只有一行冰冷的宋体字:
「好奇心,曾经害死过一只猫。」
没有落款,没有日期。
“啪!”林墨手中的文件袋掉落在桌上。
威胁!赤裸裸的、带着死亡气息的威胁!
赵伟的“意外”死亡,绝对不是巧合!对方不仅知道他在调查,而且用这种最直接、最残忍的方式警告他——停止调查,否则赵伟的下场就是榜样。
对方的触手,比他想象的更长,动作也比他预料的更快、更狠辣。
林墨靠在椅背上,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自己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对手,而是一个冷酷无情、视人命如草芥的犯罪组织。
初次的正面交锋,无声无息,却已见血。这场较量,从这一刻起,变得真正危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