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一点的时候,皇帝也来了慈宁宫,他先悄悄地,用不会惊醒孩子的脚步进去里间看了看,为他整理一下被子,才去见太皇太后。
“去见完你的心肝肉了?”
太皇太后也没睡,拿着佛珠,坐在上方念念有词,直到皇帝走近了,才睁开眼睛问道。
“长华气色好多了,多谢玛嬷照顾。”
“他也是哀家的曾孙子,用得着你谢吗?”
太皇太后摆摆手,直接进入正题:“皇帝,你总不能把孩子藏一辈子,得早作打算了。”
“情况还没那么糟糕,”康熙倒是很乐观,“让孙儿来看,长华不过是还没有开窍而已,说是痴傻,那就太过了。”
“我何尝不知道他是个正常的孩子,只不过没那么聪明罢了,可玄烨,他是太子啊,太子愚钝,对国家而言是多么不幸啊!”
不用太皇太后说,皇帝也知道这种事,譬如那晋朝惠帝,说真的也不算痴傻,不过是反应迟缓,但仍惹来天大的祸患。
“再等等,玛嬷,再等等。”皇帝疲惫的揉着额头,“三藩之乱愈演愈烈,这时候不能废太子。”
“而且,”他犹豫了一下,“万一过几年,长华就开窍了呢?”
只要长华像个正常人一样,他就能保住他的太子之位。
长华总是不一样的。
“只能如此了。”
太皇太后看得出皇帝的心思,但她也不点破,两人都略过此事。
“不管太子和不和兄弟们一起读书,总不能继续住在乾清宫侧殿了,新的东宫准备的怎么样?”
“孙儿原本打算在奉先殿与斋宫之间,再建一所宫殿,但是长华去了几次,便被隔壁传来的烟味儿熏了嗓子。”
想到这事,皇帝颇为心疼。
“孙儿本还打算再选选,却不料长华得知此事后,哭的难以抑制,不想与孙儿分开。”
“他是个孝顺的,”太皇太后又叹息起来,“但如今他已经六岁了,平时起居坐卧,读书习武都需要地方,不能再挤在乾清宫东暖阁。”
“孙儿已经想好了,把坤宁宫西暖阁收拾出来,给他居住,平时读书还是来乾清宫。”
“这不好吧?”
太皇太后大为诧异,“坤宁宫西间都是供奉祖先和神明的地方,长华住进去多不方便啊。”
“而且你不打算再立皇后了吗?”自己孙子还年轻,可以再娶一次妻子。
康熙摆了摆手:“孙儿是怕了,如今才几年又没一个妻子,我打算过段时间升表姐为皇贵妃,继续执掌宫权,全当她是妻子。”
“至于长华,这孩子身体不好,正需要神明和祖先保佑,再者那里本就是他刚出生时,居住的地方,如今回去住也算合适。”
坤宁宫原为明朝中宫,内部共九间,除东西两间为过道之外,室内七间。
满人入关后,坤宁宫仿盛京清宁宫建设,改原明间开门为东次间开门,西暖阁连成一屋,按满族的传统改成了“口袋房,万字炕”。
虽说西间成了祭拜场所,可按照盛京清宁宫的习惯,西边祭神,南北两边的炕还是可以住人的。
太子小时候,宫人就在西暖阁的房梁上吊一个摇篮,让太子睡在里面,如今也是住回去,只是不住在摇篮里。
“朕已经让人已经去修缮了,除了东暖阁两间,和最西边的佛堂不能动,再保留了两间祭祀萨满,能留两间给太子起居的西次间。”
“冬日住在里头一点的西稍间的火炕上,夏日就住在西次间。”
“那还是太拥挤了。”
“可以了,”皇帝心里算的很明白,“如今他也小,用不到太多地方,等他再大一点,彻底开了窍,明了事理,就该给他建一个新的东宫了。”
如果没开窍,永远明不了事理呢?
祖孙二人默契的没有提这事。
那么一个废太子,也用不着东宫,出身尊贵的他,住在父亲身边获,就是最大的庇护。
……
你见过凌晨五点的紫禁城吗?
紫禁城的皇子阿哥们止不住点头,都说见过。
清朝的皇子皇孙,大概是过的最苦的一批,他们没有生下来,就随之而来的稳定爵位,更没有花天酒地随意躺平的生活。
凌晨五点不是起床,而是已经到了尚书房,开始一天的学习。
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骑射武艺等,还要学习满文、汉文、蒙文等多种语言
更为苛刻的是,他们必须保持正襟危坐的姿态,夏天不许摇扇子,饮食有严格限制。
每天两餐,每餐七分饱。全年只有元旦、端阳、中秋、皇帝生日、皇子生日等几天假期。
特别是康熙一朝,是清朝所有时期竞争最激烈的时候,康熙乐得做慈父,孩子们为了争他多看一眼,只能拼命。
然后,这些都与明殊无关。
太阳已经快日上三竿时,太子爷才在草药味余烬的烟熏中,慢悠悠醒来。
不同于斋宫的烟雾缭绕,祭祀同他一屋子的萨满神灵,烧的是草药,驱虫祛湿,闻习惯了还挺舒服。
宫人上前服侍他穿衣洗漱,而负责提膳的小太监这才出门,他们拿饭的时间从来不定,太子爷什么时候醒,他们什么时候拿。
务必让主子爷吃到最新鲜的。
在西次间的最外间,目前用来做明堂的屋子里,一张长桌子被打开,碟碟碗碗被依次落上。
不同于自己的兄弟,甚至父亲,太子爷的早膳堪称丰富,上到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下到清粥小菜瓜果点心。
早膳就得吃上一小个时辰。
负责伺候的宫人无论看多少次,都觉得新奇,这满桌子的饭菜,怕是来是十个人也吃不完,但这位爷愣是吃的干干净净,一点不剩。
万岁爷还担心过这是什么病症,但多位太医诊断后确定,太子爷还是营养不良。
太可笑了,一国太子营养不良。
这下皇帝也不知道怎么办是好,看在太子暴饮暴食也无事的情况下,只能任由太子随便吃喝。
但私下却和医者探讨,觉得普通食物不足以滋补,还得用名贵的来。
贴身的太监看主子吃完了早膳,正准备休息一会儿的时候,赶紧端上一杯滋补的药膳。
太子爷舌头娇气,不爱喝药,公公只能说尽了好话,道出了皇帝的一片慈心,才让太子爷不情不愿的喝完。
随后便立刻有宫人喂上了甜果子,祛除怪味儿。
太子爷:嗯……周到,这都得谢谢统子,没有它我哪来的好日子?
已经和自己的宿主斗智斗勇斗法了十年的统子,从眼睛里流出了机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