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万里一直在研究澳洲作战的全部报告,他发现整个战役的转折点其实是四十条鱼雷艇的夜晚突击行动。
牛野问,“你为什么这么看?”
肖万里的解释是:“整个远征舰队的核心是船,没有船的舰队什么也不是!一个晚上被摧毁二十条战舰,任何舰队都无法承受,换了我也会跑!”
接着,肖万里叹息道:“有一条鱼雷母舰没有回来,一次就损失八名船员,人员损失太大了。”
牛野随意说了一句,“要不我们造小潜艇?”
肖万里好奇的问道,“什么是潜艇?”
牛野说:“嗯。。。就是可以整个船体在水面下,可以发动鱼雷攻击的东西。”
牛野随手拿过一张牛皮纸,给他画了一个现代潜艇的样子,然后告诉肖万里潜望镜和通过注水下潜和排水上浮的原理,以及空气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基本知识,可潜艇里面到底是个什么鬼结构,他就搞不懂了。
从此,在回开普敦的海路上,肖万里就消失了,这货带着几个船上的机械师,蒸汽机维修工和铁匠,木工一起讨论如何搞一个下潜的小模型。
七八个人没事就聚在一起讨论怎么搞一个潜艇出来玩玩。
这群货做的第一个实验是,将两条鱼雷艇倒扣过来,然后用修补船缝的鱼胶把所有缝隙都涂满,再在外面刷上一层沥青。
然后在顶部装上一个可以爬人的通水阀,这玩意是用来自沉战舰用的,勉强可以爬进去一个瘦子,有阀门盖子可以打开和锁死。
这个阶段,他们主要是测试浮力和重物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安装什么蒸汽机。
这群货先是用木桶从顶上,通过通水阀向里面倒淡水,这么做有两点用途:
第一,看看这玩意漏水吗?
第二,记录到底需要多少桶水才能倒满,这是用来测算这条小东西的内部空气容积。
仔细检查,发现漏水点再次进行修补,并记录用了多少桶水,记录出内部容积以后。
这群货开始了第二阶段测试。
这时,他们在这条小东西头上安装一根长木杆高度是五米,标上不同深度的刻度。
再往里面搬进去压舱石,反正每条船搞几块,也不会有事。
他们要测试多少重量能把这玩意压进水下。
为了防止这东西被船只拖行时会侧翻,他们还在长木杆上安装了浮筒。
这群货,每天不断加入更多的压仓石,然后用绳子牵着放入大海,然后观察那根木杆露出海面的高度。通过列表,他们发现了这条小木壳潜艇,它的空气容积,重量和下潜深度的关系。
再然后,这群货用船上抓来的小老鼠做实验,用笼子装上小老鼠送进潜艇,然后让这玩意下潜,看小老鼠到底死不死?
我擦,小老鼠不要太牛皮,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四个小时,小老鼠都活的好好的,还站在笼子里面要吃的!
现在,这群货已经知道,下潜可行,生命可以在下潜的封闭空间里存活。
接下来,他们开始安装小型蒸汽机,但他们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阶段不能让人进去,不然可能出人命!
但没有人,怎么铲煤?这她娘是个问题!
于是有人提出来,“要不用油料,那玩意是液体的,能不能让油料自己定时流进燃烧室?”
汽油太猛,这群人不敢玩,于是开始玩柴油和煤油,怎么让油料自己流进去呢?
又有人说道:“用蒸汽机自动补水的浮阀!”
是的,加热蒸汽的锅炉里面有浮阀,低于某个水位,就会打开水箱自动补水。
于是这群半吊子工程师们做了一个深铁桶,里面装满柴油准备在甲板上点火。。。
牛野看到后,头皮都麻了,直接把这群货赶到一个救生艇上,人人身上捆着救生绳子,被大船拖行在小艇上面做实验。
小船摇晃的很厉害,他们减半柴油,看到柴油无法溢出,才小心翼翼的点燃柴油,然后所有人立刻趴在船舷边上,随时准备跳海。
可柴油真的只在铁桶的上面燃烧,并不会爆燃和爆炸,总之,一切都还算安全。
然后,测试了煤油,他们通过金属卷曲温度计发现煤油的燃烧热量更高。
回到母船,这群货开始制造油料球阀,然后把不同材质的钢铁和铜做的金属空心球体扔进燃烧的煤油里看看会不会被烧融。
结果一切都好!
好了,一半的半吊子工程师们开始重新设计蒸汽机燃烧室,另一半开始制造通风管道,一个进风管,一个出风管,为了防止海水进入,他们都做了向下的弯头。
二十五天后,这条小潜艇被拖在海面上进行发动机测试。
结果,从尾气来看,发动机只是工作了十分钟就停了。
研究了很久,才发现有可能是进气不足。。。
到此,他们已经回到开普敦,研究小组的成员扩大了,从原来的八人扩大到了三十八人,他们从发动机上接出一部分动力,制作了一个进气风扇。
发动机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了,可实验再次碰到问题,蒸汽机向后的螺旋桨动力轴要在水下旋转,居然会漏水?
总之,在实验工厂里,小老鼠现在长的肥肥胖胖,每天在笼子里看着那群喂它的傻子们在那里抓耳挠腮。
这群半吊子工程师们解决不了传动轴漏水的问题,可作为半吊子工程师,他们发明了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再借用动力直接做一个抽水机,从船底部把水从排气管了送出去!
牛野看到,只能说一句,“我擦,牛皮!”
这个木壳的小东西,带着两根五米长的铁管,第一次被绳子牵着在海港里,下潜五米,嘟嘟嘟向前进,再被绳子拉回来的时候,三十八个半吊子工程师和围观的人群全都在欢呼。
接下来,这群货开始着手解决,怎么注水和排水的问题,这群人想到办法不要太牛皮。
这群货注意到了大炮的空气缓冲装置的打气孔,他们用羊皮做了一个气囊塞进钢管,套在雨儿他们射击的打气和放气阀上,气阀焊死在镀锌钢管后部。
然后,用一根竖立的五米钢管,模拟海水的压强,让蒸汽机抽海水,从上面倒进镀锌管,这群货在下面打气和放气。。。
牛野站在远处,看着这群人玩的不亦乐乎,他在想,这玩意到底算什么?
潜水艇?
肯定不是!两个五米高的铁管捅在海面上,算个毛线潜水艇,可这两根黑漆漆的管子,夜里真的看不清楚。
嗯,这玩意应该叫做半潜船。
他们做了三条这玩意,一个测试长期潜水的水密性。
一个测试发动机的长期运行是不是有幺蛾子。
最后一个,用于各种改装的测试。
然后,他们发现,由于锅炉的燃烧,船体里面温度奇高,人肯定待不了,于是有人提议做个隔层,把发动机和人割开。
于是,隔开乘员舱,又多了两根铁管用于乘员舱的通风。
小老鼠被放进了成员舱看看活不活的了。
在大海上被大海船拖着航行了整整六个小时以后,人们打开顶盖,小老鼠再次看到了光明,它滋滋的叫,老开心了。
九月底,第二舰队的给这条半潜船命名为“小老鼠号”,两名勇敢的工程师第一次进入成员舱,他们在陆地上第一次长时间待在在里面测试。
这两个家伙,每隔两分钟会拉动一下通气管上挂着的铃铛,表示他们还活着。
如果,拼命拉动铃铛就表示他们搞不定了。
测试非常成功,两个人在里面待了三个小时才出来。
接下来,在一个深水码头,测试下潜和上浮,居然一切顺利。
最后就是,前面乘员舱控制动力舱室的控制系统,包括功率和舵机。
牛野为了安全,他要求两个潜水艇合起来,中间做一个可以双向爬过去的通水阀。
万一一条潜艇漏水,那么人员可以爬去不漏水的那一条,然后关闭通水阀,松开连接螺杆,进行水下分离。
十月十日,一个奇怪的双体半潜艇在三个船员的操作下,在开普敦外海下潜。牛野他们跟着八根管子,慢慢向前航行。
这个小家伙居然航行了四个小时才慢慢浮出水面,海船上全是欢呼声。
两台发动机在水下能够推动这个连体小潜艇以四点八节的速度航行,在水面的速度更是能达到六节。
但空间实在太小,人们要躬着身体爬行。。。
牛野让这群家伙,带着潜艇和小老鼠前去坤甸港,那里的工业设施能够做出真正的大家伙。
同时,肖万里这一次提出新要求,那就是,在双体潜艇的两侧再加挂两个小发动机的蒸汽鱼雷船,也用管道排气,攻击水位定在两米!
另外这货还是规定,一个小时自动起爆和开盖起爆装置必须要有,总之除了他们谁也别想拿到这些宝贝。
此时,法国和英国还在鏖战,英国人这一次在牺牲大量渔船和商船的情况下重创了法国海军,双方战列舰数量现在都只剩下二十艘。
法国快速巡洋舰这一次因为海面上众多带有炸药的渔船和商船,他们试图冲撞进入英军战列舰线列的行动,被密密麻麻的渔船阻止,好几条想要撞开渔船的巡洋舰,被渔船的爆炸直接炸开水线沉没在大海之上。
但陆地上,伦敦陷落,五万法军包围伯明翰再次上演拿破仑的围点打援战术。
英国最大的两座工业城市是曼彻斯特和伯明翰。
曼彻斯特作为棉纺织业的中心,凭借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和铁路交通的发展,成为当时全球最重要的纺织工业城市,被誉为“棉都”。其工业化程度和人口规模在19世纪初迅速增长,领先于其他城市。
伯明翰则以金属加工、五金制造和多元化的工业生产着称,被称为“世界工厂”。作为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伯明翰的制造业和技术创新能力使其成为经济重镇,人口和工业规模在1818年也位居前列。
这两座城市在工业革命中分别代表了纺织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巅峰,共同推动了英国的工业化进程。
现在伯明翰被围困,整个英国的产业链出现断层,英国开始疯狂改造曼彻斯特的工厂用于制造军工产品。
而南面,英法在南安普顿陷入苦战,双方现在都已经开始进化出壕沟战,开始疯狂挖壕沟在慢慢接近。
法国陆军在防守法国边境,普鲁士正式击败奥地利完成对德语区的全面控制,德国开始成型。
而刚刚恢复和平不久的俄罗斯,居然碰到了波兰人造反要求独立?伊万挥军西进进攻波兰,俄罗斯对东欧举起马刀!
于此同时,完全准备好的奥斯曼帝国突袭克里米亚,击败俄军,大量俄国人逃离克里米亚。
俄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再一次爆发,黑海沿岸战火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