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堂暖叙,邻里情长
晨光刚漫过上海老弄堂的青砖黛瓦,客堂间的八仙桌上就摆好了早点——桂姨熬的小米粥冒着热气,配着酱菜和刚买的粢饭团,瓷碗碰撞的轻响混着窗外的鸟鸣,把老房子的清晨衬得格外热闹。奶奶正坐在藤椅上,手里摩挲着昨天织好的小袜子,元宝趴在脚边,尾巴时不时扫过磨得发亮的地板。
“咚咚咚——”敲门声轻得怕惊着屋里人,桂姨擦着手去开门,门轴“吱呀”一声,露出物业志愿者小林笑盈盈的脸。小姑娘穿着天蓝色马甲,胸前别着“社区暖心服务”的徽章,手里捧着一叠彩色宣传单:“张奶奶,桂姨,早上好呀!给您送周末活动通知来啦。”
“快进来快进来,外头风大。”奶奶忙招手,挪了挪藤椅让位置。小林走进来,鼻尖冻得红红的,把宣传单递到奶奶手里:“这周六咱们社区办‘银龄暖聚’活动,专门给高龄长辈准备的,好多好玩的,您看看喜欢哪个。”
桂姨端来杯热水,小林接过抿了一口,指着宣传单上的图案介绍:“您看,有康体保健的手指操、八段锦,还有手工编织、趣味套圈,中午管饭,下午还有免费理发和血压测量,完了还能领小礼品呢。”
奶奶戴上老花镜,指尖划过宣传单上的字,眼睛越亮:“哎哟,这么多花样?我还以为就喝茶聊天呢!这个手工编织好,我在家就爱织个小袜子小围巾,还有这个手指操,正好活动活动关节,我这手有时候麻得握不住针。”
“可不是嘛!”桂姨凑过来看,指着“制作重阳糕”那栏,“这个好,咱们一起做糕,做完还能带回家给研新和一诺尝尝,让晶金在视频里也看看太奶奶做的糕。”
小林笑着点头:“桂姨您也能一起参加,活动不限家属,咱们就想让长辈们热热闹闹的。到时候我来接您俩,咱们弄堂里的张阿婆、李爷爷都去,大家一起热闹。”
奶奶笑得合不拢嘴,把宣传单叠好放进兜里:“一定去!一定去!我这就盼着周六了。桂姨,你帮我把织针和毛线带上,万一手工编织用得上。”
“哎,好!”桂姨应着,转身去收拾。小林又叮嘱了几句活动时间,才笑着告辞:“那我先去别家送通知,周六早上九点,我在弄堂口等您俩。”
送走小林,奶奶坐在藤椅上,手里攥着宣传单,嘴里念叨着:“现在社区真好,想着咱们老年人。以前哪有这待遇,顶多邻里间串个门,现在又有活动又有服务,比亲闺女还贴心。”
桂姨端来洗好的苹果,切成小块放在碟子里:“可不是嘛,上次社区来给您量血压,还嘱咐我哪些菜要少放盐,比我想得都周到。韩枚前两天视频还说,贵州那边的社区也有老人活动,她帮着志愿者给阿婆们教智能手机,跟咱们这儿一样热闹。”
奶奶拿起一块苹果,咬了一小口:“韩枚这孩子懂事,在外面也不忘帮人。等周六活动,咱们拍点照片给她发过去,让她也看看咱们社区的热闹劲儿。”
转眼到了周六,天刚亮,桂姨就帮奶奶换了身干净的蓝布衫,梳了个整齐的发髻。奶奶揣着织针和毛线,手里攥着小布包,里面装着老花镜和纸巾,跟着桂姨往弄堂口走。小林已经在那儿等着了,身边还围着几个老人,弄堂里的张阿婆看见奶奶,笑着挥挥手:“张姐,你也来啦!我还以为你不来呢。”
“怎么不来?这么热闹的事,我可不能落下!”奶奶拉着张阿婆的手,两人说说笑笑跟着小林往社区活动中心走。活动中心就在弄堂尽头,门口挂着红灯笼,飘着彩色气球,老远就听见里面的笑声。
一进门,暖融融的热气扑面而来。大厅里摆着好几排桌子,有的铺着彩纸和毛线,有的放着套圈和小礼品,墙上贴着“银龄暖聚,情满社区”的横幅,志愿者们穿着统一的马甲,忙前忙后地招呼老人。
“张奶奶,这边坐!”一个穿粉色马甲的志愿者迎上来,扶着奶奶走到手工编织区。桌上摆着各色毛线和编织图样,有小钱包、杯垫,还有可爱的小动物。奶奶拿起一团米白毛线,跟旁边的李奶奶说:“我织个小袜子,给我重孙女晶金的,她在纽约,还没穿过太奶奶织的袜子呢。”
李奶奶笑着点头:“好主意!我织个杯垫,给我家老头子用,他总说杯子滑。”志愿者拿来编织针,耐心地教大家起针,奶奶学得认真,手指虽然有些慢,却织得很仔细,桂姨在旁边帮着绕毛线,时不时给她递口水。
另一边的康体保健区,几个老人正跟着志愿者做手指操。“一二三四,伸伸手,五六七八,弯弯腰……”志愿者的声音温柔,动作舒缓,老人们跟着做,有的胳膊抬不高,志愿者就过来帮着抬;有的记不住动作,志愿者就一遍遍示范。奶奶织了会儿袜子,也凑过去跟着做,虽然动作有些笨拙,却笑得开心:“这么一动,身上暖和多了,手也不麻了。”
到了趣味套圈环节,老人们更是热闹。套圈的奖品有洗衣粉、毛巾,还有小零食。张阿婆眯着眼,手一抖,圈正好套中了一包洗衣粉,高兴得拍手:“中了!中了!”奶奶也试了试,第一次没套中,桂姨在旁边支招:“您身子往前挪挪,看准了再扔。”奶奶听了,调整姿势,第二次果然套中了一袋饼干,她把饼干递给桂姨:“给韩枚留着,她爱吃这个。”
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厅里摆起了长桌,志愿者们端来热气腾腾的饭菜:红烧肉、炒青菜、番茄蛋汤,还有松软的米饭。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张阿婆给奶奶夹了块红烧肉:“尝尝这个,炖得烂,好吃。”奶奶也给李爷爷夹了口青菜:“这个清淡,适合咱们老年人。”志愿者们穿梭在桌子之间,给老人添饭添汤,时不时问问饭菜合不合口味,场面温馨得像一家人。
下午的免费理发和血压测量更是贴心。理发的志愿者是个小伙子,手艺好,态度也好,他问奶奶:“您想剪什么样的?”奶奶笑着说:“剪短点就行,好打理。”小伙子小心翼翼地剪着,还时不时问奶奶疼不疼,剪完了,还帮奶奶梳整齐:“您看,多精神。”
测血压的时候,医护志愿者仔细地给奶奶量着,一边量一边叮嘱:“您血压有点高,平时要少吃盐,多散步,按时吃药。”桂姨在旁边记着,点点头:“知道了,谢谢您,我们一定注意。”
活动快结束的时候,志愿者们给每个老人都发了小礼品——一条印花毛巾和一袋洗衣粉。奶奶捧着礼品,心里暖暖的,她拉着小林的手:“太谢谢你们了,今天玩得真开心,比过年还热闹。”
小林笑着说:“您开心就好,以后我们每月都办活动,您常来。”
走回弄堂的时候,夕阳已经西下,把老房子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奶奶手里拎着礼品,怀里抱着织了一半的小袜子,嘴里还在念叨着今天的热闹。桂姨帮她拎着东西,笑着说:“以后有活动,咱们还来。”
回到家,陆研新正好打来视频电话,奶奶赶紧把今天的活动讲给他听,还把织的小袜子、套中的饼干都拿给屏幕里的陆研新看:“你看,社区活动多好,还有免费理发,我剪了头发,精神吧?”
陆研新笑着点头:“精神!妈和桂姨玩得开心就好,以后这种活动多参加。”屏幕里的金一诺也凑过来看,笑着说:“妈,您织的袜子真好看,晶金肯定喜欢。等我们回去,也参加社区活动。”
挂了电话,奶奶坐在藤椅上,手里摩挲着小袜子,心里满是感慨。窗外的弄堂里,传来邻居们的谈笑声,有的在说今天活动的趣事,有的在约着下次一起参加。奶奶看着桂姨在厨房收拾东西,元宝趴在脚边打盹,忽然觉得,这老房子里的日子,真好。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志愿者们是贴心的孩子,邻里们是互帮互助的亲人,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开开心心,这就是最幸福的生活。
她想起白天活动的时候,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邻里们开心的笑容,心里暖暖的。她知道,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热闹,越来越温馨,因为有这么多善良的人,这么温暖的社区,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互相陪伴,互相照顾,在这老弄堂里,书写着最动人的邻里情长。